看病时,医生经常会要求你“伸出舌头看看”,就是因为五脏哪里不好,舌头比你更早知道。
中医把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关脏腑,并反映着相对应脏腑的健康状况。
因此,舌头的颜色、形状、舌苔的质地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体问题,究竟该怎么分辨健康好坏呢?
健康的舌头是淡红色,看上去红润有血色,且很干净的样子。红润说明气血充足,而干净说明没有邪气侵扰。
如果是实热,会伴有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治疗时重点是要清热解毒,平时还可以用菊花泡茶喝。
如果是虚热,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治疗时重点是滋阴降火,平时还可以用黄柏泡茶喝。
这类人群最重要的就是补气血,推荐一道美食:当归羊肉汤。当归补血,羊肉补阳,有助于慢慢地把血补足,把阳气提升上来。
这个时候重点是活血化瘀,多吃活血、行气的食物,比如黑木耳、山楂、海带、玫瑰花茶等。
正常的舌头没有齿痕,没有裂纹,如果出现了这些“奇形怪状”,千万要当心了。
而这一切背后的根源在于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液,导致水湿泛滥,蔓延到舌面,进而舌体肿大,舌边被牙齿压迫所致。
治疗上宜补中益气,可用党参、白术、茯苓、薏米、白扁豆、陈皮等配伍加减健脾除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饱过饥,养好脾胃。
阴精、阴血、津液,这些都是类似水样的精华物质,它们是负责濡润人体的。当人体内水分缺乏的时候,舌体就会有这样的裂纹出现。正如久旱无雨的大地,地面也会裂开深深的口子。
这个时候重点要滋阴生津,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玉竹等,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舌苔是指覆盖在我们舌面上的苔状物,健康的舌苔是淡白色的,质地不厚不薄,它是由胃气、津液上蒸于舌面而生成。
舌头上一层厚厚的白色舌苔,这种现象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多提示胃肠消化不良,同时体内有湿气。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爱护自己的脾胃,不要随意吃寒凉的东西。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薏苡仁、冬瓜、萝卜、扁豆等。
舌苔发黄,说明有热,还很厚腻,这是痰湿的表现。因此,这种舌苔多是脾胃湿热导致的。
此时应该清热祛湿,调理脾胃。饮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像冬瓜、丝瓜、苦瓜、芹菜、竹笋、绿茶等。少吃肉、少吃煎炸油腻食物。
舌头是健康的一面镜子,出现了异常可千万要当回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