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神内这些年 | 面对它,我们如此渺小!


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

——熊顿《滚蛋吧!肿瘤君》

满面痛楚的老先生

2019年4月28日上午10点多,一位65岁,家住湖北十堰的男病人被收治到我院住院部。老先生较虚弱,左眼睑下垂,满面痛楚。他爱人立在身旁,手里拿着的是一个装着呕吐物,用塑料袋套着的碗。另一旁立着个戴大大眼镜,高高白净偏瘦的女孩,应该是女儿。

“医生,我疼!” 哇!一口带着胆汁的呕吐物,吐到碗里。

“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好的?”我问。

白净女孩回答:“大约19年2月春节时,我带他去厦门玩,当时先有感冒,后出现右下肢疼痛,疼痛约几天后逐渐改善,回家后又出现左上肢颈部、肩部及手臂疼痛。”

据悉,老先生平时有高血压,3年前有过脑梗死。治疗后没有遗留后遗症。此前,女儿已经带老先生到C医院骨科看过,检查过颈椎,说颈部、肩部的疼痛是颈椎病引起的,还在外面做了几次针灸,可疼痛一直也不缓解。

这一两周,情况持续恶化。

老先生看东西有两个影子(复视),这几天又呕吐的厉害,什么都吃不下,好不容易在B医院约了个CT,说是脑梗塞,后转至H医院就诊,需要住院,就联系到这边来了。

是肿瘤吗?

住院后,常规查体发现,老人左眼睑下垂、左眼内收、上视、下视均受限,右眼外展位不到边。左面部下1/3浅感觉减退。伸舌偏左,四肢肌力稍减退,膝、踝反射减弱,左肩有轻度压痛和阵发性疼痛,疼痛剧烈,阵发。

CT报告显示,左侧海马区异常密度。看着虚弱的病人和各项病史和查体,诊断思路迅速在我脑中浮现:脑干脑炎?多颅神经炎?CIDP?副肿瘤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

可以明确的是,病人肯定不是脑梗塞,而目前疾病诊断不能确诊,中枢系统、外周系统均有受累的疾病,考虑代谢、炎症和肿瘤等,只能针对呕吐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在和家属沟通后,决定给老先生进行更多检查,包括各项血、各器官彩超等常规检查,增强MRI、腰椎穿刺术(并要外送肿瘤医院脑脊液脱落细胞)、脑电图等。如果是肿瘤,那就麻烦了。病人女儿很聪明,理解力及逻辑思维很强,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头颅磁共振检查

左侧海马区信号异常,并异常强化

其他检查报告


腰穿提示白细胞增高、磁共振提示颅内异常强化病变、脑脊液内发现变异白细胞。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确实是肿瘤……

是肿瘤吗?初步判断,老先生身患肿瘤的可能更大,像骨髓源性?可能是中枢系统白血病?进一步和家属沟通,给出建议,若是骨髓源性肿瘤,需要做骨穿等检查,建议去RJ医院门诊先看看。但感染性疾病仍不能排除。

老先生女儿此时的态度还是挺积极的,要求对症止吐治疗。

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查房综合评判,也同意诊断偏向肿瘤观点。建议跟Bickerstaff脑干脑炎相鉴别,必要时外送Gq1b,GM1抗体,同时排查其他器官肿瘤情况。若无激素禁忌症,可加用小剂量激素,改善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症状。

再过了几天,剩余的几个验血结果也出来:乳酸脱氢酶增高、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减低:恶性肿瘤+1分。

Tips:乳酸脱氢酶临床意义要结合疾病诊断,其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肺梗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疾病、进行性肌萎缩等;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减低,提示有营养消耗。

最后经过H医院的W教授会诊,认为80%可能为恶性肿瘤。建议做PET-CT,明确其他器官及肿瘤转移情况。如有条件,可做骨穿。积极查找肿瘤原发病灶。

Tips:PET-CT是最高档PET扫描仪和先进螺旋CT设备功能的一体化完美融合,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诊断。

最终检查报告诊断脑脊液找到异型细胞。自此,病人“肿瘤”诊断已坐实。

爸爸走了

仅仅2天的时间,从外院诊断“颈椎病、脑梗塞”到确诊“肿瘤”,这对病人、病人家属来说是极其残酷的事实。

病人女儿很坚强,从头到尾都用积极态度面对,一个人扛下了所有压力。五一放假期间,病人女儿至R医院血液科咨询,告知需要寻找原发肿瘤并有病理,希望外科积极帮助寻找。

最终PET-CT结果示:考虑肿瘤原发在乙状结肠;腹腔内浆膜、腹膜后淋巴结多发转移;骨转移、脑转移、软组织、心包多发转移。

PET-CT检查结束后没过多久,老先生就出现双眼球活动固定的情况,病情又加重了。病人女儿至上海市肿瘤医院就诊3次,被告知病情较重,建议姑息治疗。骨痛实在痛的受不住时,给老先生加用了止疼药。

接着做肠镜检查,未发现乙状结肠内有异常病变,肠镜医生说不排除有粘膜下层病变。此时,老先生已经出现腹胀、腹水,加用白蛋白及利尿剂。

检查继续,淋巴结彩超提示:左侧锁骨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左侧股骨沟淋巴结多发淋巴结肿大。拟联系外科行淋巴结病理活检,综合患者病情及淋巴结多在大血管以下,未行淋巴结活检。

这时候,老先生双腿、足水肿严重。经过再三考虑,老先生一家在5月18日自动出院,这时,距离4月28日入院仅仅过去20天。

5月21日,老先生因发热至C医院急诊。

5月30日,老先生女儿发来消息:“我爸爸走了”

写在最后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疾病发展如此凶,死神到来如此快。

纵观疾病诊断和发展过程,病人、家属、医生都如此渺小,在很多方面都无法选择,也没有选择。现代医学带来的仅仅是明确疾病诊断、评测疾病程度,预测疾病发展、控制疾病症状。

我突然想到1915年死于结核病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医学存在的意义仅仅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虽然医学发展很迅速,但100年前总结的医学名言,目前仍适用。医生存在的意义,或许仅仅是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理解、接受疾病的本质。

谨以此文,送给我的病人,5月30日因肿瘤离世的老先生。天堂没有癌痛、天堂没有疾病。

作者介绍

武玉军 主治医师

解放军第905医院 神经内科

章悦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简介:章悦,男,1981.07出生,1999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七年制,2006年神经病学专业硕士毕业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1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毕业。

专业方向:癫痫,神经遗传病及神经内科各类疑难杂症。目前为华山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t报告胃癌准确率是多少
“趴着做的CT”怎么检查肿瘤(三)
肝癌早期有什么症状?B超能检查出来肝癌吗?
阅读的力量 |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全家向疾病宣战,要靠这些智慧
重磅推荐《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
遭遇万癌之王,理性与其和平共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