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最冷的一天!江浙沪地区警惕:这些疾病天冷高发!


很多江浙沪的朋友或许都感觉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猛烈。

除了开始主动穿秋裤了,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起床越来越难……

既没有北方的绝美雪景,也没有南方的暖阳,却总要承受极致的寒冷。

今天起,江浙沪速冻模式将正式开启啦,零下8℃,你有多少年没有经历过了?

气温速降,身体难免适应不过来,很多健康问题就容易发生!

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请务必收下常笑健康这份冬季健康“四防”指南,认真对待这场降温大战!

一防


心脑血管疾病


每当冬季来临,气温突降,都无一例外是急性心肌梗死、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候。

医学研究发现,气温每下降1℃,心梗风险就增加2%。75~84岁的冠心病老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尤其是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温馨提示

适当赖床一会,睡醒后躺5分钟再起床。起床后,可以喝一杯温白开水。

日常注意补充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强行排便,以免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另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家中,应常备急救药,定期监测血压。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一定要留意。

具体可以点击查看我们的往期文章:《每降温1℃,这种致命疾病的风险就增加2%!遇到不典型症状千万不能忽视!》


而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以下关于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

具体可以点击查看我们的往期文章:《脑卒中危害大,了解这些临床表现很重要。》

二防


呼吸系统疾病


天气转凉,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猖獗,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增多,再加上干燥的冷空气会刺激呼吸系统黏膜,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所以每年冬季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

很多抵抗力欠佳的人会出现呼吸道感染,轻则感冒,重则肺炎。尤其是有“老慢支”、“慢阻肺”甚至肺心病的患者,每次过冬都是挑战。

对于这部分「呼吸困难」的老友们,经过治疗虽可改善病情,但不能彻底治愈,而且病情反反复复,因此预防急性加重是关键。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不断反弹的当下,更应该加强自我防护,积极应对,科学预防。

温馨提示

天气寒冷,出于保暖的考虑,室内通风欠佳,更易于病原体传播。建议在天气良好时,开窗通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外出期间佩戴口罩,尽量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场所。

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儿童和65岁以下的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发病率70%-90%。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防接种可减少流感导致的病死率约20%-80%。

具体可以点击查看我们的往期文章:《冬季流感预防在前,流感疫苗接种你需要了解这些!》


慢阻肺患者除了坚持规范用药外,可以在家进行一些简易肺康复锻炼,或进行家庭氧疗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

具体可以点击图片免费观看《肺常康复训练营》视频,瑞金医院呼吸康复专家做您的肺部健康教练。


三防


骨类疾病


冬季一到,发生骨折的风险也直线上升,据临床资料显示,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骨折发生率增加5%至6%。

主要是因为冬季日照时间短,户外活动少,从而导致紫外线照射不足,维生素D合成量降低,肌肉缺乏锻炼,骨骼内的钙质容易被吸出,而为了抵御严寒日常饮食中又会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尿钙自然增多,骨质疏松的进程越发加快。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稍有碰摔,就会产生骨折。

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冬季也是最难熬的日子,稍不注意,一旦受凉、风寒等就会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这是因为气温下降,寒冷导致关节受凉后,局部血管收缩,造成血液循环减缓,关节的代谢产物和局部累积的一些炎症因子无法像夏天血液循环加快时候被清理的那样快,从而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加重。

温馨提示

骨头不好,大家都会想起补钙。补钙的同时不要忘了补充维生素D。

之前常笑健康就介绍过《天天补钙天天缺?缺了维生素D,钙补再多也是“打水漂”》,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与此同时,还要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少动多坐及低钙饮食等,都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

关节炎的患者主要还是要保暖,出门回到家后可用粗盐袋加热后热敷关节,除湿解冷。或者直接热水浴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疼痛。

部分正常人在大风天气里也可能会感到关节疼痛,所以做好保暖工作非常重要,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


在运动方面,冬天不适合剧烈运动,但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散步。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冬季还是尽量不要单独外出,可酌情使用拐杖。 

四防


皮肤类疾病


因为夏天潮湿多雨易滋生病菌,许多人都会认为湿疹只会发生在夏季,其实冬天的湿疹不比夏天的少,特别是婴幼儿。

冬天温度降低,人的皮肤调节功能减弱、出汗少,不易形成皮肤的油脂保护膜。

从热乎乎的屋内踏入冰冷的户外,或从冷气房中进入热水浴,都可能引发皮肤病。

冬季湿疹又称为“冬季痒”或干性湿疹,是冬季常见皮肤病的一种。与夏季湿疹不同的是,因为皮肤比较干燥,所以皮肤会起白屑,一般会在四肢、背部等部位出现。

温馨提示

湿疹损害皮肤,平日里要加强保护,注意防晒,冬季湿疹大多由“干燥”导致,可使用大量天然保湿霜,让皮肤在良好的状态中进行治疗。

洗澡次数不宜过多,频繁的洗澡会让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水分过量流失后就容易出现湿疹。建议冬天隔天洗一次澡即可,水温不要过热,避免碱性较大的洗浴品。


虽然冬季寒冷,但也要适度通风,室内暖气或空调的温度不宜过高,闷热出汗会使湿疹加重。

另外还要注意忌口应该视个体差异而定,一味怕湿疹忌口,反而会使人体丧失大量营养,不利病情好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养生,主要靠“躲”,还要会“防”
生活提示视频     心脑血管疾病夏季高发原因
初春早晨心脑血管病高发
【秋天,有4种病最“猖狂”】春华秋实,夏种冬藏,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样,不同季节高发的疾病也多种多样。春天流感频发、夏季肠道疾病严重、冬季心脑血管疾病要严防,而秋季,人们容易被鼻炎、咽喉炎等高发
[高危预警]:“阳”与四类疾病同步进入高发期,老人与体弱者做好预防!
“换季生百病”,家人们应当注意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