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于有本书把“现金流估值”给我讲懂了财报分析和估值的书,翻了好多本,现金流估值部分总觉得不尽人意。...

财报分析和估值的书,翻了好多本,现金流估值部分总觉得不尽人意。鉴于财务零基础这个弱项,一直畏惧估值。还好,最近两年兼职公司财务管理,才对表格有了点兴趣,预算编制、结算审核、家底清算、现金流之类的看起来也就眼熟了点。这个假期,利用隔离的日子,对照达摩达兰的《估值》和郭永清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从头到尾捋了两三遍。特别是老郭的现金流贴现模型估值,讲得还是足够够透彻的。尽管老郭在《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一书中,改编了标准财务报表的格式,有些数据和概念需要来回切换,但老郭从资产资本的角度和价值管理的方向分析财务报表数据的理念,甚得我心。估计很多球友已经读过,希望不吝赐教。

这里我就不讲解具体估值模型了,建议有兴趣的看老郭的原著。我再转述,也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阅读过程中,为了便于前后概念对照,整理了书中的一些公式,自己随时可以“ctrl+f”,不懂的地方及时备注,很是方便。

这里摘转分享,以后其他书的基本概念也会进一步丰富到里面。用熟练了,也就记得了,现在还达不到熟记于心的程度。电子资料的积累,对学习很有帮助。这两年,还建了不少股票数据档案,用起来方便。刚起步的时候有点慢,后来就觉得家底子好一点了。

另外,考虑到书本知识的根本在于运用,“尽信书不如无书”。起步阶段,基础扎实了,才有后来的“无书境界”。毕竟估值是“艺术”不是“科学”。

目前,全球市场波动很大,风险与机遇并存。作为小散,在足够谨小慎微的前提下,还是利用估值模型,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翻吧。

比如:美的集团的估值,我运用书中的两阶段现金流估值模型,做了三个预测假设。

第一种假设,后续五年的现金流每年增长15%,永续增长4%,贴现率8%,估值为每股97.43元;

第二种假设,后续五年的现金流每年增长15%,永续增长4%,贴现率9%,估值为每股77.11元;

第三种假设,后续五年的现金流每年增长12%,永续增长4%,贴现率9%,估值为每股68.30元。

最后一种假设为不变增长模型,4%的永续增长(尽管不可能永续下去),贴现率9%,估值为每股52元。

3月13日,美的集团的股价为51.90元,如果还觉得不托底,就在估值的基础上打个六、七折,还可以把格力、海尔、苏泊尔之类的都估一遍,麻烦一点而已,但是值得做。毕竟时间多得很,不要急着发财,又不是去抢银行。

下面,是本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手敲的,难免有误,后期再校对吧。特别标了页码,只有概念毫无用处,还是要对照原著学深、悟透、用好。多运用、多对比、多反思、多总结,这样才有可能提高。

《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

——郭永清

P71 长期资产净投资额=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注:长期经营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营运类)-减递延所得税负债(营运类)+其他非流动资产

P71 长期资产新投资额=长期资产净投资额-长期资产生产能力减少程度

P71 长期资产生成能力减少程度=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P71 长期资产扩张性支出比例=(长期资产新投资额÷期初长期资产净额)

P75 净合并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P76 战略投资活动综合现金需求=构建活动的净投资额+并购活动净投资额

P80 现金自给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战略投资活动综合现金需求

或:现金自给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P80 筹资需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战略投资活动综合现金需求+期初金融资产金额

P82 股东筹资净额=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的现金

P.83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利息支出+期末应付利息-期初应付利息

或者:

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的现金

注:金融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发放贷款和垫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应收股利+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利息(P98 表8-3)

P.84 债务筹资净额=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P.85 债务资金成本=利息支出÷平均有息债务×100%

有息债务=(短期借款+应付利息+交易性金融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P.87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有息债务÷投入资本)×税后债务资金成本+(股东权益÷投入资本)×股权资金成本

P.104 有息债务率=(有息债务÷资本总额)×100%=[(短期债务+长期债务)÷资本总额] ×100%

P.104 股权资本比率=股权资本÷资本总额×100%

P.104 财务杠杆倍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资本总额÷股东权益(≤2)

P.106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理想值为2)

P.106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应收账款)÷流动负债(理想值为1)

P.117 长期融资净资产=长期融资-长期资产=(长期借款+股东权益)-(长期经营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运营资本)(见P98页的表8-3和P119页的表8-14)

P.118 短期融资净值=短期资本-金融资产-短期波动性营运资本需求

P.120 营运资本长期化率=(长期资本-长期经营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营运资本

注:长期资本=长期债务+股东权益

注: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125 毛利=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

P.125 息税前经营利润=毛利-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

P.125 息税前金融资产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短期投资收益+财务费用中的汇兑收益+其他综合收益

P.125 金融资产所得税=息税前金融资产收益×实际所得税率

P.125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经营利润+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息税前金融资产收益

P.125息前税后利润=经营利润所得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税后金融资产收益

P.125 财务费用税收抵减=真实财务费用×实际所得税

P.125 税后财务费用=真实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税收抵减

P.125 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真实财务费用

P.125 实际所得税率=所得税/税前利润

P.125 股权价值增加值=净利润-股权资金成本(按8%计算)

P.131 营业收入=销量×单位价格

P.137 营业成本=销量×单位成本=销量×(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P.138 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量×(单位价格-单位成本)

P.138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销量×(单位价格-单位成本)]÷[销量×单位价格] ×100%=(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价格×100%

P.144 营业税金及附加率=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100%

P.144 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100%

P.144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营业收入×100%

P.144 经营资产减值损失占营业收入比率=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100%

P.144 营业外收支占营业收入比率=营业外收支÷营业收入×100%

P.144 总费用率=(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支)÷营业收入×100%

P.148 息税前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

P.148 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息税前经营利润×(1-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

P.148 营业收入利润率=息前税后经营利润÷营业收入×100%

P.152 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总额÷债务资本平均金额×100%

P.152 债务资本平均金额=(期初债务资本+期末债务资本)÷2

P.153 债务资本成本总额=利息支出总额+汇兑损益+其他筹资费用

注:其他筹资费用指某些债务融资中发生的手续费、管理费、信贷保险费、承诺费等融资费,一般情况下应将其单独计算并计入建设费用

P.153 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总额÷有息债务加权平均数

P.153有息债务加权平均数=(期末有息债务+期初有息债务)÷2

P.153 债务资本成本率(只考虑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总额÷有息债务加权平均数

P.154 真实财务费用=标准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P.154 财务成本负担率=真实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1-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

P.154 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真实财务费用

P.155 实际企业所得税税率=1-(净利润÷税前利润)×100%

P.155 净利润=税前利润-企业所得税费用

P.157 股权价值增加值=净利润-股权资本×股东预期回报率

注:股权资本=所有者权益合计

P.163 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净利润÷税前利润)×100%=息税前经营利润率×资产总额周转率×财务成本效应比率×财务杠杆倍数×企业所得税效应比率×100%=息税前资产回报率×财务杠杆效应×企业所得税效应比率×100%

P.164 息税前资产回报率=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100%=息税前经营利润率×资产周转率×100%

P.165 经营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经营资产

P.165 长期经营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长期经营资产

P.165 经营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营运资本

P.166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P.166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净值+期末净值)÷2

注:销售收入一般等于主营业务收入(百度)

P.166 固定资本成新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P.166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P.166 现金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P.166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注:往往用销售收入替代赊销收入净额

P.166 应收账款周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计算期天数)÷赊销收入净额

P.166 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初应收票据+期初预收款项)+(期末应收账款+期末应收票据+期末预收款项)] ÷2

P.170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货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P.170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计算期天数×平均存货余额÷销货成本

注:一般用营业成本替代销货成本

P.170 应付账款周转率(次数)=采购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其中: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2

P.170 应付账款平均付账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

P.170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P.170 采购成本=销售成本+期末成本-期初存货-生产成本

P.171 息税前经营资产回报率=息税前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总额×经营资产总额×100%

P.171 息税前经营资产回报率=(息税前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经营资产总额)×100%=息税前营业利润率×经营资产周转率×100%

P.172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长期股权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100%

P.173 金融资产收益率=金融资产收益÷金融资产×100%

P.174 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成本效应比率×财务杠杆倍数

P.174 财务成本效应比率=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真实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1-财务成本负担率

P.174 财务杠杆倍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资本总额÷股东权益

P.174 股东权益回报率=息税前资产总额回报率×(1-公司实际税率“t”)+[(息税前资产总额回报率-平均债务利率)×债务]÷股东权益

P.178 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股东权益

P.178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应当另行计算

P.179 企业所得税效应比率=净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公司所得税费用)÷税前利润=1-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

P.184 营业收入现金含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增值税销项税率)]÷营业收入×100%

P.185 成本费用付现率=[采购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1+增值税销项税率)+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100%

注:成本费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P.186 经营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利润>1

P.186 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所得税

P.186 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P.191 非付现成本费用=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

P.204 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股票市值÷净利润

P.205 每股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净利润×市盈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

P.208 市净率=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股票市值÷净资产

P.209 每股价值=每股净资产×市净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

P.209 股权价值=净资产×市净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净率)

P.209 市销率=每股价格÷每股营业收入=股票市值÷营业收入

P.210 每股价值=每股营业收入×市销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市销率)

P.210 股权价值=营业收入×市净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P.210 市盈增长比率=市盈率÷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股票市值÷净利润)÷净利润的年度增长率

P.211 每股价值=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市盈增长比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每股收益

P.211 股权价值=净利润的年度增长×市盈增长比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净利润

P.213 现值=一年后的现金流入÷(1+贴现率)

P.214现值=CF1÷(1+r1)+CF2÷(1+r2)2+CF3÷(1+r3)3

+……+CFn÷(1+rn)n+……

P.217 V=FCF1÷(1+WACC)+FCF2÷(1+ WACC)2+FCF3÷(1+ WACC)3+……+FCFn÷(1+ WACC)n+……

注:①FCF(free cash flow)自由现金流;②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③V代表公司价值。

P.217 零增长模型

V=FCF1÷(1+WACC)

P.217 不变增长模型

V=FCF1÷(WACC-g)

注:g代表自由现金流每年的增长率

P.218 两阶段模型

V={[FCF0×(1+g1)÷(1+WACC)]+[FCF0×(1+g1)2÷(1+WACC)2]+[FCF0×(1+g1)3÷(1+WACC)3]+……+[FCF0×(1+g1)n÷(1+WACC)n]}第一阶段+{FCFn×(1+g2)÷[(WACC-g2)×(1+WACC)n+1]}第二阶段

注:g1代表第一阶段自由现金流每年的高增长率;g2代表第二阶段较低的增长率。

P.218 两阶段模型

V={[FCF0×(1+g1)÷(1+WACC)]+[FCF0×(1+g1)2÷(1+WACC)2]+[FCF0×(1+g1)3÷(1+WACC)3]+……+[FCFn×(1+g1)n÷(1+WACC)n]}第一阶段+{[FCFn×(1+g2)÷(1+WACC)]+[FCFn×(1+g2)n+1÷(1+WACC)n+1]+[FCFn×(1+g2)n+2÷(1+WACC)n+2]+……+[FCFm×(1+g1)m÷(1+WACC)m]}第二阶段+{FCFn+m+×(1+g3)÷[(WACC-g3)×(1+WACC)n+m+1]}第三阶段

注:g1代表第一阶段自由现金流每年的高增长率;g2代表过渡阶段的增长率;g3代表稳定阶段的增长率。

P.220 公司价值=资产价值=金融资产价值+长期股权投资价值+经营资产价值

P.220 股权价值=公司价值-债务价值

本书自由现金流:

P.227 公司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长期资产的损失

P.227 机场类公司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过计算得出的保全性资本支出

P.227 公司股票价值=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未来预期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贴现值-公司债务

其他类概念(百度起来挺麻烦的,平时积累积累嘛):

一、关于估价是否低估的检验标准

1. 市盈率至少为长期AAA级债券收益率的2倍;

2. 市盈率位于最低10%的区间内;

3. 股息收益率至少为长期AAA债券收益率的2/3;

4.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有形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减无形资产)的2/3;

5. 股票价格低于流动资产价值(流动资产减总负债)的2/3。

二、关于盈利能力的检验标准

1. 前十年的年度盈利增长率至少为7%;

2. 在过去十年,年度盈利下跌幅度超过5%的期间不能超过2年。

三、关于财务状况安全的检验标准

1. 流动资产至少为流动负债的2倍;

2. 债务股本比低于1;

3. 总负债低于流动资产价值的2倍。

更喜欢从净资产中扣除无形资产(包括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商誉)

净资产-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商誉

沃尔特˙施洛斯:“不管什么股票,我们都不会以2倍市净率买入。”

资本结构检验标准: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

③总负债≤流动资产价值的2倍(流动资产价值=流动资产-总负债)

(速动资产包括:随时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1. 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额

2. 市利率至少为长期AAA级债券收益率的2倍

3.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总股本=每股收益

4. 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 过去十年的年度盈利增长率至少为7%

6. 在过去十年,年度盈利下跌幅度超过5%的期间不能超过2年

总负债的检验标准:

标准一:总负债小于股东权益

标准二:总负债小于流动资产价值的2倍(流动资产价值=流动资产-总负债)

毛利率=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投资标准:毛利润≥40%

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和汇兑的损益。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100%

预期年化收益率=【GC-L(1-C)】/YP

C 盈利概率(0~1的范围)

G 盈利时的收益

L 亏损是的损失

Y 预计持股年份

P 股票当前价格

偿债能力分析标准: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

改良:速动比率=(货币资金+银行承兑汇票)/有息负债

(3)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2.5

或=EBIT/利息,其中EBIT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70%

资产负债率在50%至70%之间比较合理

(5)有息负债比率=(有息负债÷净资产)×100%<100%

有息负债:一般包括“短期借债”“长期借债”“应付债券”,此外,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都可能是有息负债

盈利能力分析:

(1)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极其重要的经营指标,反映企业销售产品的初始获利能力,是净利润的起点。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营业收入}×100%

反映了企业在毛利率、财务杠杆和销售等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只有营业利润较高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

(4)总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营运能力分析:只能在同行之间比较

(1)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100%

(2)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或=(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100%

(3)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100%

(4)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00%

发展能力分析:

(1)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100%

(2)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上期营业利润)÷上期营业利润}×100%

(3)净资产增长率={(本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100%

(4)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上期总资产)÷上期总资产}×100%

杜邦分析法:

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净资产)×100%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总资产周转率=(平均总资产÷净资产)×100%

(3)杠杆比率=平均总资产÷净资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VA财务报表分析第二弹:哪些财务比率最管用?
金龙鱼VS海天味业的业务、财务比较分析与股票估值
自由现金流量贴现估值法(FCFF)(组图)
股市分析:分析学习万华化学的估值体系!
合兴包装 天使与魔鬼的双重面孔
手把手教你学估值(续一):万达信息持续跟踪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