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护、传承、弘扬海宁农耕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集中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在当今时代,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我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不仅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1.“应时”。
  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2.“取宜”
  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的原则,周祖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守则”
  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它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4.“和谐”
 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天、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运动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是并列的,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农耕生活的平实性与和谐性,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并且重视和合。中国的农耕文化连绵不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铸就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使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思想。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仍是农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和主要精神资源。
  (二)农耕文化的特征
  1.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差异很大。中国很早就懂得根据不同土壤、地貌、季节与作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模式。从南方的热带农业,到北方的寒带农业,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山地高原,农业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中国传统农业非常注重多作物的搭配与布局,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使农田生态系统复合化,提高稳定性。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利用相生组合使种间互利共生,使用相克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南方北方,各有差异;东部西部,各具特色。我们经常说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等等,都表明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2.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
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一部中国农业史,就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交汇的历史。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过程中,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创造了自己的农耕文化。比如,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等,都是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有与之相应的生产生活习俗。同时,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各地的动植物品种、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都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印记。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也包括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
3.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农耕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性遗产文化,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村的某些习俗中发现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祈年求雨习俗、祭山拜地习俗、开犁开廉习俗、丰收庆典习俗等等(重农的国家的人都敬天地,敬自然。人必须要有所敬畏,不能天不怕、地不怕,要懂得感恩)。由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各民族的农耕文明进程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梯性。有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而有一些地区发展进程较慢,但构成农耕文化的文化链都没有断。农耕文化景观,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它是历经漫长历史不断发展、演变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兼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两种不同要素和特征,凸现了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关联,表现出极大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4.农耕文化的乡土民间性。
  农耕文化产生于乡土乡村,它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农耕文化的民间性特点,使它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既不完全受王朝演替的影响,也不全部因时尚文化而改变。这就是农耕文化的生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抗御文化进程中的都市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冲击与同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延续传承,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如民歌、船工号子)。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享受的,花好、月圆、人长寿的人文理念。让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境;它如灯火照亮人们心中的幽暗给你以光明,它如船工的号子给疲惫的心灵以力量。古今中外,能够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生命勇气的民间传统文学故事,大多是有温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的。这种温暖和精神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超越时空,直抵心灵;它是一种慰藉,能使冷漠的情感火热起来;它是一种生命,能够感染乃至唤醒另一个生命。文化、文明、精神对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具有灵魂的作用。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永远影响、照耀和激励着后人。
  二、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的意义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业生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传承本国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人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村落带来的只是记忆的空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海宁农耕文化的保护,实质是对精神情感的保护,是为人们体味历史、透射人文提供桥梁纽带的一项特殊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意义深远。
——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特质。文化是感悟历史的一种工具,靠视觉、听觉和嗅觉感知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社会的底蕴禀赋,海宁农耕文化就是一种始有稼穑时积累和流传的朴实的农家气息,具有田园固有的精神特质。那就是诚朴、勤劳、谦逊的人文特质,精致、敬业、互助的做事风格。
——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理念。“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海宁农耕文化,根植于农村,维系于农民,最大特征的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理念,是农业生产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江南水乡由于人均占有资源少,凡事一向认真、细致,造就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工作理念从农业根植到工业领域,使江南水乡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品质之城、品牌之城应运而生,现在这种工作和发展的理念正在向其它领域延伸,得到的将是丰硕的成果。当然,弘扬和提炼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必不可少。
——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精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泱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集聚了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的智慧与理想,呈现出的是一种胸怀。海宁农耕文化,将农业的忠诚、农村的宽广、农民的执着代代传承,成为见证历史不断前行的深刻注解。宽厚和包容使江南文化兼容并蓄,始终保持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脉络。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文化的脉络是一种精神的脉络、人格的脉络,也是一种审美程序。形态是具体的、线索是抽象的,因此可以穿透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域。”海宁农耕文化,其承江南文化而生,又游离抽象加入了具体的农事生产、风化习俗,成为一样可以追溯历史的文化产物,使江南农业的生产生活意境得以展现。链接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一种动力,是对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
——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是一种文化的和谐。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的种类已衍生出若干类型,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释家文化,也有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文化和谐是由主旋律、精英文化、世俗文化共同构建的,各种文化互相交错融合,推动了今天社会的发展进步。海宁农耕文化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乡土文化就是世俗文化,体现出专心农事的和谐、睦邻友好的和谐和悠然南山的和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三、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的途径
海宁农耕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为种田养蚕的生产方式和江南水乡的田园生活;内容主要由有形的传统民居、农具、生活用具、历史文物和无形的民俗风情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等要素组成。海宁农耕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草根文化,是先人遗留给我们后人具有文化价值的财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回望传统的村落,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家乡,回味传统的文化;我们应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1.建立组织出台政策形成体系
建立海宁农耕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任正副组长,宣传部、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农经局、水利局、环保局、旅游局、史志办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梳理保护环节,落实工作责任,体现保护实效。组成专家调查组,分门别类对文化遗存、民居农具、自然生态环境、传统习俗等农耕文化资源进行调查,鼓励保护农耕文化特色,对列为保护对象的,政府给予资金补偿。制订出台《海宁市农耕文化保护工作意见》、《海宁市农耕文化保护镇(街道)责任制》、《海宁市农耕文化保护产业政策》等相关政策。市财政加大投入,落实专项资金,保证农耕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研究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要在特定的推介宣传场合进行重点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挖掘内在实质传承海宁农耕文化
文化都带有时代的烙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或更加繁荣,或步入没落,甚至因保护不好而最终完全消亡。海宁农耕文化非常丰富,但农耕文化存续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演化。 海宁农耕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形态,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多的事物也都因此深深地打上农耕文化的印记,并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数千年农耕文化传统在当前逐步消失的严峻形势。因此,要保护、传承、弘扬海宁农耕文化,首先要深入发掘海宁农耕文化的内在潜力,准确把握海宁农耕文化的实质,大力弘扬符合当前时代特性的农耕文化。一是挖掘具有海宁特色的农耕文化。要对属于海宁农耕文化范围内的传统产业、传统用具进行一次系统梳理,挖掘、整理出一批真正具有海宁特色的农耕文化内容。二是挖掘散落的农耕文化。当前,大量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散落于民间,这些农耕文化没有具体的资料可查阅、可参考。因此,传承海宁农耕文化必须注重这些已经散落于民间的农耕文化的挖掘与整理,确保海宁农耕文化的完整性。三是挖掘具有现代涵义的农耕文化。一方面农耕文化展现了历史,另一方面时代又会赋予农耕文化新的内涵。传承农耕文化也必须同时注重具有现代涵义农耕文化的挖掘,及时把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的元素列入农耕文化的范畴。
3.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
古村落和传统民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村落文化景观,都属于它自己的一段特殊的发展历史。这种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并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不但能增进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还是增加每一个成员的历史认同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筑是有生命的,跳跃的生命符号反映的是人文思考,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折射着时代的进步。乡村传统的村落、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和农事活动都是农耕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建筑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有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市传统民居是节能(低碳)建筑,具有冬暖夏凉、透气性好、质量轻等优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两新”建设,不但没有珍惜、保护和利用原先遗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乡村特色,反而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统一模式,失去了海宁江南水乡的特色和个性。这种做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失去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建新不能废旧,历史不能复制”。我市袁花镇、马桥街道、丁桥镇等还一些在70年代建造的民居和自然村落,保留着江南水乡独特的地貌、自然生态景观。这些传统自然村落、传统民居不是包袱、不是破烂,不是改造对象,它是海宁传统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传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孕育生息城市的土壤。我们海宁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些自然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明清建筑、小桥流水、农耕文化都是江南秀美景色的集中体现,都具有独特地观赏价值。自然村落的建设都遵循的是中国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4.建立海宁农耕文化展览馆
为了方便民众和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我市应利用原海宁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仓库,将其改建为海宁市农耕文化展览馆。
(1)展览馆。在展览馆内设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粮食作物、民俗民风四块实物陈列区。如铁耙、水车、稻床、稻桶、风车、纺车、织布机、砻、农船、手推车、土棣、粪桶、磨子、蓑衣等对收集到的农具、物品进行分类整理陈放,并将这些器具的操作方法、功能及历史演变、粮食的名称等配以文字及图片解说。
(2)文化园。在该馆旁边建海宁农耕文化园,一是设立传统农业耕作区。按照我市传统的农作物生产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进行或恢复进行水稻、大小麦、棉花、油菜、络麻、蔬菜、瓜果等曾在我市历史上种植过的各类农作物的种植。二是设立现代农业展示区。在展现传统农耕活动的同时,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在区域内设立现代农业展示区,采用现代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向人们展示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3)展览室。在全市每个村(社区)建农耕文化展览室,记住乡愁,留住我们的根。现在我国有些地方也已经开始建农耕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园。我省台州等地,正在启动和即将建成农耕文化园或相关博物馆,民俗风情园、生态农业园正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收藏民俗、守望民间,成为21世纪中华文化的热点。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石磨、石缸、石臼、犁铧、背夹、风车、水车、纺车等等传统的农耕用具,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在日益浮躁的今天,这些可亲可敬的旧物和传统农事已距离都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重读“往事”竟有恍若幻梦之感。城市喧嚣繁华背后的寂寞常常需要宁静自然来填补和平衡,也许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人们更能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间的哀乐得失。最真实最自然去掉了浮饰和光环的生活,使人能够直窥心中最本质的生活欲望。那秋日、蓝天、晚霞、农景中的壮阔与淡定,其实依然无不深藏着人们无尽的乡土眷恋。
  5.重视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
  不管有多少原因,人们都不会不爱田园。因为,是田园养育了我们。而且田园能舒展人们心里的紧张和阴郁。面对春天绿油油的庄稼地,我们会丢下烦恼,心旷神怡;看着黄澄澄的秋季田野,我们会荣辱皆忘,欢呼雀跃。因为田园是我们中国人灵魂的栖息地之一,要展示田园的魅力并赞美她,对那些破坏田园的人要敢于谴责,不要认为这是在呼吁向农耕经济倒退。乡村旅游要重视游客对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文化性与娱乐性、趣味性充分结合,给旅游者更大的空间,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亲历的体验。比如,为民众和游客提供“做一天农民,体验农耕辛劳”的项目;提供传统的水车、石磨、石碾等农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的饮食文化,让游客品尝具有农家特色的菜肴,了解饭菜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当地菜肴的制作。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可以使游客直接接触、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生活方式,使游客置身于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落脚在安然平和的氛围里,感受到亲和的召唤,享受到沉稳与踏实,找回寄生的家园,使乡村旅游成为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
  6.注重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协调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环境、空气等都正在遭到大量侵蚀和污染,乡村的传统活力在日渐衰退,乡土建筑在快速消失,乡土文化和精神价值正在被抛弃,整个村落文化面临传统被中断的威胁。有些封闭落后的农村,由于在旅游业兴起之前缺乏经济能力改善道路交通和住房条件,较好地保存了旧村落原貌等物质的农耕文化与传统习俗等非物质的农耕文化。但来自城市的工业文明,对农耕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现在的工业文明特别是信息时代的高科技,严重冲击或快速摧毁着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正发生着基础性的动摇,我市在“两新”工程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很多传统民居、历史街区被无情的拆毁,许多建筑本可以继续使用而成为珍贵的记忆。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尤其要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不仅保护好农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还要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质朴的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个民族进步昌盛的精神旗帜,同时标识着不同民族发展过程的历史路径,其对人的教化与陶冶功能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
  7.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的衔接
  我国传统节日都起源于农耕时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是自然法则与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自身是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生机的生命机体,它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培植、滋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循环往复的中国传统节日,把松弛和欢乐插入持续不断的生活流,使流逝的时间以环状结构和着自然与人生的节奏,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频率,在给生活增添乐趣和生机的同时,反复激发社会心理,舒张人文情怀,使大众生活意志、社会意识和文化认同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因此,弘扬农耕文化,应首先要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每个人普遍认同传统节日,成为节庆文化的传承人。
  民俗来源于人民对美的追求,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几亿人次回家过年,十几亿人同时吃饺子、吃年糕、放鞭炮、挂红灯、贴对联,都说明民俗是一个伟大的力量,是民族文化身份的体现,民俗文化是人民共同情感的基因,是民族共同体的维系力量。作为传统年节符号的春联、年画、剪纸、烟花、灯彩、社火等,广泛存在于祭祀、纪念、敬仰、迎送等节俗活动中,人们既可获得强烈的视觉美感,还可通过亲身参加活动,体验审美和获得深切的文化归属感。但是,今天的传统节庆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传承被淡化。节庆形式的单一阻碍着节庆文化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形态和流于表面的庆祝方式让传统节日丧失了其丰富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的传承重在延续其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现代生活的内涵,不仅是传承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乡村旅游的支撑力量。要想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扛起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这杆大旗,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平台,使农家乐、乡村旅游突出人性化、个性化、绿色性,传承地方特色、民俗特色、传统特色,以适应体验乡村旅游者们的需求。
  8.注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协调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高认识,并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对农村文化的漠视。农村文化应从被淡忘的农耕文化价值入手,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农村居民传统风尚道德的积极与健康的本质属性。只有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才有可能对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有真正的尊重,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大量的积极因素。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盖房子,更不是搬迁合并,移植近些年来中国城市改造和建设的一个模式,使不同地区失去了个性,使建筑物失去了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的功能。近年来,一大批故村落、历史名胜、古迹、古建筑,正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摧毁和消失。如果仅仅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同于高楼大厦,对古建筑拆字当头,毫不珍惜,那样的城市化只能是抹去记忆的城市化,是丧失精气神的城市化。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千万不能在单一思想意识的主导下搞“样板房”,搞一个模式。应在保护原生态、原村落、传统民俗、传统风格、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重点是先改造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和环境搞好了,农民自己会遵循乡土建筑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选择建最适宜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民居。
  田园风光,是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源头,心灵的故乡,是一种无语的念想和精神的栖息地,它滋养和护佑着现代的健康生存。如果我们能够暂时躲开喧嚣的城市,排除掉浮躁和焦虑,以宁静、恬淡的心态回顾和体味一下田园风光,那无疑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精神的返乡。“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但随着我市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特别是星级美丽乡村的创建这些现象将不再出现,农村已经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农耕文化最主要的精神和价值是“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理念。不要把人和自然割裂,不要对自然一味地征服、一味地开发、一味地掠夺。大自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们的贪欲。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知识之源,千万要善待,绝不可忘记。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的源头和母本。我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在发展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更加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俗、传统民居和海宁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海宁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海宁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9.注重繁荣农村文化和乡村旅游溶合
  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追求自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线,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基本上是由农耕文化表现出来,国内外的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依托。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渗透力与稳定性,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重生产力,挖掘农村的各种潜力,整合农村的生产、生态、生活与文化资源,把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形成良性互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重要功能是传承农耕文化,使城市居民在休闲旅游中享受和体验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清爽快乐。我们繁荣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丰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上多下功夫。随着人们对农耕文化的逐渐认识和充分理解,其价值也会逐步凸现出来,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也将会使整个社会收益。农耕文化是连接乡村传统生活与都市现代生活的纽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耕文化创新赋能乡村旅游
“新三生文化”促进三生农业耕育田园健康发展
创意农业的十大功能
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中农耕文化的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声音|传统农耕文化遭遇断崖式沉没 “为往圣继绝学”成当务之急
文化乡村绽放新时代华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