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馆传奇·第二季 | 六朝博物馆:在这里,看见六朝

【博物馆传奇·第二季】

六朝博物馆:在这里,看见六朝


边听边看

走进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说到南京这个城市,“六朝古都”好像是它的一个固定前缀,张口就来。但是除了那些文史专家,普通游客,甚至就是南京人,谁知道六朝古都到底在哪儿?六朝时候的南京又是什么样的呢?



南京似乎早就应该有一座六朝博物馆。


但是直到2014年,南京的六朝博物馆才建成开放。它坐落在长江路上,小小的一座米黄色建筑,外观并不起眼。




这座博物馆能建成,源于2007年,汉府街长途汽车站搬迁,在地下2米,发现了一段夯土墙。据说南京的考古方向大约在2000年以后发生转变,由原来的墓葬考古转入城市考古,最想弄清楚的就是六朝的台城在哪里?石头城在哪里?六朝都城的基本布局是怎么样?而这段夯土墙经考证就是1000多年前六朝台城的城墙。



鸡鸣寺后的台城


之前在不远处的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也曾经发现六朝台城城墙的一个拐角,遗憾的是没能保护下来。2007年的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南京几位声望卓著的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是南京大学的蒋赞初,东南大学的潘谷西,以及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三位先生被称为南京文物保护的三驾马车,他们一再呼吁,如果再不保护,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六朝古都就再也看不到六朝的东西了。最终这处城墙遗址被保留下来,六朝博物馆就建立在这处遗址之上。

 

也正是这段城墙给了所有参观者身临其境,回到历史现场的机会。




在博物馆负一层遗址厅,考古现场的探方被保留下来,夯土墙、包砖墙,城壕,都被一一标明,站在这里,观众的视线可以沿着残存的城墙延伸开去,一座城墙围合起来的六朝台城就在头脑中构建起来。其实这座城池并不大,环城一周也就7、8里,这里是六朝的政治中心,中央办公机构,那时称作尚书台,所以叫台城。


从前南京人以为台城在今天鸡鸣寺附近,那边正好是明城墙台城段,每到春天,站在城墙上看下去,玄武湖边的柳树刚刚发芽,南京人就会发思古之幽情,想起晚唐诗人韦庄的那首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而此台城并非彼台城。当台城的位置被确定下来,想象六朝时南京人的生活,好像也有了实实在在的凭据。据史料记载,六朝时的梁朝,南京城的住户有28万多户,加上不被计入人口的军队,不上户口的僧人尼姑,贵族家的奴婢等等,南京城的人口可能达到一百六七十万,是当时东方世界最大的城市。而且南京与周边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对外交往和商贸往来。


当年的石头城下,各种肤色、长相、穿着的外国人,老百姓都已经见惯不怪,习以为常,如果有画家来画一幅那时石头城的风俗图,可能会比《清明上河图》更多出一份异国风情。所以,六朝博物馆,它的英文名称,就叫3-6世纪东方大都会博物馆。

 



走进六朝博物馆的遗址厅,左手是1000多年前的城墙遗址,右手边就是六朝南京的日常生活。街巷的名称,家居陈设,坐卧的床榻,交往用的名刺,也就是现在的名片,还有穿着的木屐,佩戴的首饰,吃的食物,用的餐具,出行的牛车,六朝的衣食住行,都通过文物展现出来。








六朝博物馆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这也是贝氏在南京的第一栋建筑。对于博物馆的设计建造,贝聿铭和他的次子贝建中都很有心得,他们觉得建一座好的博物馆也许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好位置,所以在1800多年的历史遗迹上建一座博物馆,对设计师来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贝聿铭

(陈静)

原文转载自公众号 江苏新闻广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寸土寸金的闹市区,为何保留着这段土墙?
历史上建于今南京的四座都城城垣 11
2014.09.14 江苏 南京 石头城遗址公园
台城到底在哪儿?
南京人看南京——博物馆篇——走过六朝之六朝帝都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交流报告会 会议纪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