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伙人是律所的核心产品 | iCourt

作者:罗超

单位: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个人微信号:chaochaolou


去年和今年的国庆期间,我分别参加了iCourt法学院组织的美国行、欧洲行,与中国各地的iCourt校友一起拜访了欧美一些律所,见识了各类律所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感受了欧美的法律文化。


在欧美强所中,几乎清一色的强调合伙人的核心地位,合伙人以及合伙人制度决定了事务所的生命力。虽然中国律所也很重视,但发展过程中,以客户为核心,仍然是重中之重。这也导致,客户常常跟随律师在不同的事务所之间流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含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核心还是组织价值;律师事务所作为人合性组织,如何培养、聚集最优秀的合伙人,决定了事务所的能力,事关品牌、客户和服务等多方面。欧美强所,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其围绕合伙人所形成的制度、方法,非常值得中国同行借鉴。


    一、以培养未来合伙人为目标建立人才体系


1. 在引入新员方面


今年拜访的英国富尔德(Freshfield Bruckhaus Deringer)、史密夫(Herbert Smith Freehills)以及荷兰最佳律所隆路(Loyens Loeff)等,都非常重视招聘助理和律师的严格流程,以确保招到超一流的人才。


对人才的判断是一个综合指标,专业基础仅仅是一个方面,沟通力、协作意识、分享、抗压力等都会在招聘过程中被量化分析;美国硅谷泛伟(Fenwick West)律所招聘一个律师要经历6轮面试。如果仅仅是为招聘做业务的律师,也许不用这么繁琐,在这些强所看来,引入新员,是在做未来合伙人的苗选。


2. 在律师培训方面


欧美强所会设定系统化的培训方式,包括团队协作、项目管理、交易管理、客户提升、事务所贡献力等,都并非单一的业务培训。这些素质能力,往往是我们国内律所培训缺失的,并且,对律师的个性化能力挖掘和培养,针对不同的人,进行差异化的培训或引导,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人在律所平台上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式。


在英国史密夫、荷兰隆路律所访谈时,他们都提到了对一年级新人的“领导力培训”,这点很让我们诧异,新人就应该先打好专业基础,未来再考虑带团队的事。但是,如果我们把合伙人的协同及领导力设定为一项基础能力,则一定是在进入律所时就开始布道的,而非放在五年之后。


3. 在律师晋升方面


国内目前很多大所与欧美律所已非常近似,会根据律师工作年限,分阶段、分层次的设定考核路径,但很多更侧重分级,是一个静止的目标。荷兰隆路所,从一个律师进入律所后,除了每周、每月定期的交流,专门的人力部门,负责与律师对接,每年会设定定期考核、谈话。


事务所要保证晋升通道的透明,更会关注每个年轻律师距离这个目标的距离和偏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保持最佳状态,去接近目标。进阶路径的设定,除了淘汰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优秀,帮助律师成长,与事务所共同发展。

 


iCourt欧洲行访问荷兰隆路律师事务所


二、建立以计点制为基础的合伙人薪酬体系


如果说股权是落实公司产权的核心,计点制则是欧美律所管理和分配的基石。


计点制不只是确定合伙人之间的收入分配方法,更是以动态可预期的方式持续激励和约束合伙人,让合伙人为律所倾注足够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国内对计点制的探讨也很多,在与欧美律所的接触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1. 以一切办法来维护计点制的公信力


计点制的推行,国内律所往往因为合伙人之间分歧很大,推进不下去。我个人觉得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设计制度者和制度本身的信任力。如果国民不信法,则无谈法治。欧美律所发展几百年历史,在制度设计上,他们做了深入长期的研究和尝试。在制度起点上,合伙人有共同的理念,打造一个强组织平台,互相激励和约束,与事务所荣辱与共,绝非个人利益至上。


在制度制定层面,既经过民主程序讨论,也会赋予事务所权威的合伙人或者顾问来组织草拟,并且,制度设计的过程,投入了大量的调研、商讨、修正,综合了各类律所和自身特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信赖力的必由之路。由几个合伙人闷几个晚上拍出的方案,必然无公信。


在计点制的执行方面,目前国内律所,管理者往往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在制度改革层面,容易受到内部其他合伙人的质疑。欧美律所通常会设立薪酬管理委员会,并在中间引入外部薪酬顾问、退休合伙人等,让中间方来裁判,可以有效维护评价体系的公信力。


例如美国世达所,赋予首席运营官对薪酬争议的裁判权,以确保制度执行力,其裁判本身是以计点制为依据的,而非独裁,这可能是世达所经过长期发展总结的最合适方式,这位首席运营官并非律师出生,曾在麦肯锡工作过15年。在管理和执行之间,制定制衡机制,需要制度设计者的智慧;此外,一项制度是要让全体合伙人都认可,还是为了加强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个选择题。


2. 计点制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参数,不是单一的一两项指标,更不是一尘不变的


计点制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始终是在追求最科学的反映合伙人对事务所的贡献价值,在坚持这个价值评判标准基础上,保持制度的适度更新,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


国内律所,大多还是以收入作为唯一的计点标准,相比美国律所,则很丰富多彩,诸如业绩创收、工作时间、合伙人评价等基本要素,又会结合事务所特定阶段的发展目标,设定个性化的考量模式,比如规模扩张阶段,考核合伙人的培训贡献;竞争激烈领域,考核客户留存率;创新领域,考量业务创新、客户拓展数量。计点制还必须具有高度适应性,通过定期讨论的方式,类似于人大的定期会议,对制度进行修正调整。


3. 计点制是一种让人精进的制度


在英美律所,我们都发现一些律所,例如美国达维所,合伙人终生享有点数;荷兰隆路律所,退休了就不再享有点数。


点数具有金手铐的特点,让心有余力的合伙人,必须全部投入;让无心恋战的合伙人,快点出局;让超级合伙人,感受分享和引领的乐趣。


如果打造合伙人是事务所的核心产品线,计点制就是这条复杂生产线的设计图,为的是让合伙人在这里做出最好的自己,为在这里工作而自豪。 




三、合伙人的通道明亮且宽广


1. 晋升标准的透明公开


如果合伙人是律所的产品,生产合伙人的产品线,就类似于一个有诸多标准的生产线。对一个刚进入事务所的年轻人,他知道从助理到律师再到合伙人的通道坐标,生产线的每个关键点,透明、公开,并且充满吸引力。那么,在通往合伙人的道路上,通过事务所赋予的培训指导、业务锻炼、以及制度引导等,就可以帮助年轻律师脚踏实地前行,又充满激情的面对未来。


2. 吸引跨界合伙人


我们在很多欧美律所中,遇到了并非学习法律专业的合伙人,例如,美国互联网律所Axiom,其市场部的合伙人是专门从事商务谈判的;科技型律所Fenwick的专利部,有一半以上工程师的跨界背景。在律所组织体系内,对事务所有不可替代贡献的人,往往是具有跨界专业能力的人。


如果国内律所,能够通过设计计点制,让非法律专业人士取得分红所得,不失为律所吸引跨界人才的关键。未来的律师事务所,比拼的是合伙人综合化、复合化的能力,打破这种专业格局,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吸引跨界人才的加入。


四、文化的决定力


在英国富尔德交流时,有一位年轻律师分享说:她的合伙人在保持高强度工作的同时,会合理安排时间陪伴家人,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她们的楷模和榜样;在美国德汇(Dorsey & Whitney)所参观时,看到80岁的老律师因为身体不好,在跑步机上一边漫步、一边惬意的工作;在美国李维斯(Lewis Brisbois)律所见到了从好莱坞退休的明星,正专注于娱乐法领域的律师实务,他也已经80岁了……


在这些交流中,我更坚信,在律所这样一个人合组织中,除了硬朗的专业文化,合伙人需要共同认可的事业观和价值观,以及每个合伙人在每天日常工作、每件事情上以何种方式去实现和传递这种文化,这决定和影响着律所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所有大所的价值,小所有小所的确幸| iCourt ·领导力
两年创收过亿:律界黑马靠的是制度建设丨iCourt
深度解读美国第一律所Cravath的制胜秘密 | iCourt
公司化(制)律所和传统提成制律所间的鸿沟有多大? | 关于律所公司化(制)的基础性解读(六)
事业合伙人视野下的律所分配
中伦管委会换届:接力棒交给年轻一代,对律所百年有多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