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喜临门(散文)

      生活里真有好运连连的人,我的同事张胜利让我向往已久。

       他文革中念过初中,当过农民,学习过机电修理,为人爱学习,青年时代去过三线工地,回家后组织安排他在一所初中当代课老师。

       出过门,见过世面的胜利,一边教书,一边自学。1982年出任学校副校长,他自告奋勇参加成人大专函授,3年后拿到了一张毕业文凭。镇里管教育的刘书记也是去过三线的,熟悉张胜利。1985年是他人生辉煌的时刻——有专科文凭,直接转为国家教师;家属3口转为商品粮;1988年提拔为一所中学的校长。

       我遇到张胜利就是他来学校当校长的一年。

       他的传奇故事,令我向往!

       土八路也有光明之日,就如抗战期间参加了革命的青年一样,解放后好多战士提了干,当了政府官员。

        张胜利当上正校长,妻子安排在学校当炊事员。1991年教育组给他一个工友指标,他出资3000元,让妻子成了正式炊事员。妻子没文化,现在照样每月拿可观的退休费。

        笑得合不拢嘴的张校长,每天满脸微笑,在校园里是说话算数的领导,没有人不敬他三分。

        我出任副校长期间,他深有感受地对我说:“副校长相当于部队里的连长,是一个送死的官。”真不假!我干了三年副校长,果真免职了,成了一个牺牲品。

        当时他的儿女小学读5年级,6年级。上了初中,老师、同学知道他们是校长的公子、千金,科任老师不敢怠慢这两个学生。但他们中考很不理想,后来只有托关系,走技校、中专学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吃商品粮的与农业户口的有差别。张校长的儿女毕业后,儿子分到镇文化站上班,女儿分到一所小学当教师,他们给镇里交几千元上岗费就完事了。

        张校长的儿子虽然读书一般,但有了一个拿国家工资的单位,追他的姑娘还是很多的。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是拿工资的,而且父亲是学校“一把手”,权力令人眼红。所以一位女教师愿意嫁给张校长的儿子。女儿当了老师,选了当地一个经商的男青年。

       家运和国运相连。张校长的三喜临门,成为我校的一则传奇故事,他是幸运儿,他是从吃苦路上奔走向享乐路上的一位教师。教师熬到了校长级别,那就是当上了一个大官。

       初中毕业——代课教师——副校长——正校长。这就是张胜利的人生轨迹。

       2000年以后,这样的政策就没有了。当老师必须有大专文凭,必须通过省里统一招聘考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夫妇
“胜利再望”更名小感
家教误区知多少
一所重点技校的困惑:校长教师人人有招生任务 职教动态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三校联动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质量提升——阜南三中开展教研活动
为编制放弃“领导岗位”!从高中副校长到初中一线教师,值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