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投资感悟
标签: 复星医药  巴菲特  股票  希尔  计算  分类: 实盘操作记录原创 2011-12-31 07:21

     

 

一个人,立足于世界,应该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什么,什么不能去做。风险大收益也大的事情,要看自己的储备和承受力,而选择从事、不从事或者少量从事。

一个人的一生短暂,总会遇到坎坎坷坷。自己创业的,逆境中无疑会尽力走出低估。但还守着公职的人员,则首先在体制上落后于创业人士。碰上国企等体制差、人员品质差的单位和人,你很难有所突破,因为,可以这么说,你基本上不可能改变体制及别人,尤其是你的上级和同事。如果自己的能力还不能摆脱体制束缚,从而自己创业,在此体制下努力可以,但不要存在幻想。有的话,可以说是处于“缘木求鱼”的状态。在如此企业不是谋事而很大程度上是谋人。谋人假如成功的话,也是舍弃脸面、使劲手腕、施展小人之能。一个正直、有尊严的人,应该不去做,环境所迫,需要生存的话,做也要有做人的底线。那么,审时度势吧!这也是国企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我很少涉足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是普遍现象,就是介入国企上市公司,也是轻仓位、偏重于中短线。民企,尤其是微小民企,活力更足。

巴菲特说过,很庆幸,他出生在美国而且恰逢好时代。现在的中国所处的时代,俨然如同巴菲特所庆幸的。老百姓有着太多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就看你如何把握了。前不久听到一个退休的公职人员,唠叨并记恨着自己在单位的三大委屈及不满意。我无语。明知不能为而为之,本身就是错误的,还庸人自扰,乃错上加错。我的看法是,单位能够发挥你的才华的话,就努力去干。但体制及身边的上司及人员束缚了你,就不要“霸王硬上弓”。单位体制压制了你,你在正道上再努力,也不可能有所发展。比如,有的体制更为僵化的单位,你的文凭,就决定了你终身的职业高度,就算你通过“小道”努力,也几无可能上升一个平台,所以,就不要枉费苦心了。早认清、少额外痴情付出,做出应该做的,自然就不会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怨气;少受伤害,也就不会有那位老者的苦恼了。现在的证券市场就给你发挥的空间。它就像你从事的又一份职业一样,而且面对着各行各业,可以自由发挥你的判断力。并且此职业没有退休年限,越老甚至越值钱。很多公职人员退休后一下失落了,而证券行业可以从事一辈子。完全可以这样认识,僵化体制的公职工作,就像临时工、第二职业,无所谓得失,你的付出在于广阔自主的证券市场,那儿才是你的天下,才是你的第一职业,才是你的事业所在。

做投资,需要前瞻未来一二十年。这使我想到衡量一个公司价值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的比较。定量重要,但定性更为宏观。定量分析,比如现金流折算,就是同一公司,由于折算取值不同,也不可能一样,巴菲特和芒格的计算结果,也不会一样。而定性分析则着重考虑比如,行业前景、公司体制、管理体制、历史行迹、文化传承、高管诚信等等。想一想,奥马哈市的巴菲特老乡很多由于投资伯克希尔,成为富翁。几十年前,他们想不到业务综合的伯克希尔收购的公司及发展具体路径,不会精确计算出伯克希尔的定量分析。就连巴菲特,我想也是不断沿着正确的投资思路不断寻觅,继而发展壮大的。定量分析不需要洞察力,好的投资,往往是那些能够作出正确定性决策的奖赏。定量和定性,两者互助、互补,相得益彰。

    投资股票,说起来也很简单,公司相对现价有无价值,更好的情况是公司的价值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如果有价值,拿着,偏离价值走人。但不容易的是判断有无价值,就看投资者的素质及其认知了,能否拿住,就看投资者的理念及其耐心了。

    但说一千道一万。是上述基于价值的操作,还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政策、热点、心理的短期博弈。无所谓好与坏,根本前提是符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投资素质及其认知。

    投资、投机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是各种方法对公司价值与价格判断的事情。投资者不要瞧不起投机者,投机者不要嘲笑投资者,其实,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有时也是互通的。短时间买卖,它不是投资、投机的界限之门,试问之,投资者基于价值买入低估股票,认知判断失误,难道第二天卖出,就是投机了吗?投资者基于价值买入低估股票,第二天,市场疯狂,价格上涨巨大,这时卖出,就是投机了吗?投机者基于量价关系买入价值判断高估的股票,股票震荡上扬,此投资者依照日线、月线、年线图形,按照年来计算一直持有,最后获利出局,难道他就是投资了吗?投资或者投机的分类,注重的是买入前的思考和行动决策逻辑,买卖时间不能作为判断的重要依据。

我只是一个普通投资者,谈不上是价值投资者,争取做个理性投资者。一个人不犯错,那是天方夜谭,只是自己要理性,争取少犯错、犯小错。也许,某股,今天看好,明天就不看好了。或许是对的,也或许是错误的。对与错,也随着自己考虑的时点而转换。对于投资标的,我从来没有说过某股要持有多少年、目标价位要达到多少。举个例子,比如复星医药,今天我是看好的,明天,因为某些事件,我改变看法,不看好了,就卖出了。请记住,我的判断很可能是错误的,大多数人皆如此。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关于实盘记录的问题。你在博客公布了实盘,那么,排除非股市因素,要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无论对与错。可是,公布出来,也许我是错误的,别人受你影响产生决策,那就很难受了。虽说,博文观点不做投资参考,但有些人的损失及埋怨还是确实存在的。所以,目前,我尽量避免对复星医药及别的个股产生明确的观点,就是出于这种顾虑。我自己操作错了,我不会后悔的。但因为我的错误,影响到别人。则不是一件好事情。刚开立博客时,热情很高,天天公布实盘,后来,时间及精力来不了,就不定期公布,就有博友这样说,复星医药走势好时,就公布,反之,就不公布。那么,我就改成在有了交易才公布。还有,一位博友曾说,你将《我为什么持有复星医药》置顶,容易误导。我赶紧撤下。其实,我的关注股,并不限于此股。所以说,关于博客的发布,我的观点也是逐渐改变的。我本来想,在年底公布一年实盘,现在想来,没有必要。因为,我很自量,我的水平还很差。所以,现在的博客里,记载的是,我看到的好文章和感触,也供博友参考和交流。   

今年四季度,对于复星医药进行了几次轻仓位操作,今年的此股仓位继续增加。一位博友留言到:“其实博主没必要公布自己的操作,而各位看客更不应该把别人的操作当作自己的指引。每个人的买卖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简单复制是或亦步亦趋是不可能成功的。”127日,在我网易博客里有一位出言不逊的人。我听从这位博友的建议,决定不再公布操作记录了。

2011年的上证收于2199.42点,涨幅为-21.68%,我的账户收益是-40.21%。落后于大盘。主要是源于重仓股走势不佳,今年下跌36.13%。这里需要提一下,账户收益不是很精确,因为日常资金增减,没有除权计算,但考虑到整体资金变化不太大和变化大的资金增减时间在一年里也是很晚,所以收益有偏差,但不至于太离谱。如果,以后某年的资金变化很大和很早,计算收益率影响大,我会考虑除权计算。

回顾过去20年,上证综指跌幅超过20%的年份合计不过三次。1994年上证综指全年跌幅为22.30%2001年全年跌幅为20.62%2008年全年跌幅高达65.39%。如今,上证综指以年内21.68%的跌幅跻身历史年跌幅榜前三位。

我一再说过并认为,中国股市千元与一元股价并存的时候,一定会到来。如此股市,乃理性和反映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经历过1994年股市的人,会记得,那时有1元出头的股票,但没有超过10元的股票。这是一个正常股市吗?但在那时是正常的,因为,当时股市还属于“试验田”,规模很小,齐涨齐跌,散户在里面如同鱼肉任人宰割。当时也没有投资的土壤,因为,上市的公司真正质地优良的可挑选公司,凤毛麟角。

同样是低迷,现在的股市出现百元与一元股价并存,是逐渐迈向成熟的表现,但股市不成熟和风险在于,有些垃圾股、重组股的股价高高在上,完全没有价值。2012年的股市,风险在于这些股票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股价分化的趋势一定会强化。

所以说,目前的股市是理性的,压缩的是整体估值,但优质股票与垃圾股票正在拉开差距,散户投资股市的土壤,与1994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不准确的是某些人的说词,指的是股市不断发行新股和融资。我认为,如果股市停发新股,才是真正的倒退。只是要逐渐减少新股和融资的政策把关力度,当然,这也是循序渐进和必然的事情,主要是尽快加快公司退市速度和力度。我相信,不断进步和开放的中国,会使近几年停滞的退市,恢复正常。今年很可能就会出现。并且以后就是常态。

中国证券市场没有更多优秀企业和新生微小企业不断上市,那么才难对证券市场抱有信心。关键还要加入重要一条,优胜劣汰,让垃圾企业不要在这儿“污染环境”。大浪淘沙,经济规律谁也违背不了。多看看美国及香港股市走过的路,没有坏处。

正在成熟中的中国股市,更加公平,越来越有吸引力。

目前的股市是理性的,不准确的是某些人的说词。

除一直持有复星医药和《说给孩子的话》博文里的4只股票外,我还有少部分资金偏重于中短结合进行投资。对于重仓股的基本看法依然如同近3年前初次介入时的想法。

去年底,写了我的股票买卖原则,其中卖出原则的第四条:“在一只股票上有着太多的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原因是此重仓股还处于我认可的低估阶段。也许,明、后年,它不再低估但也不高估,我会适当减持的。

我觉得,重仓买入的股票,要想到买后第二天就停止交易5年和20年后的发展情况能够有清晰的展望。

投资如同人生,凡事皆是如此。

 

2009年开博以来收益情况:

注:账户收益不是很精确,因为日常资金增减,没有除权计算,但考虑到整体资金变化不太大和变化大的资金增减时间在一年里也是很晚,所以收益有偏差,但不至于太离谱。如果,以后某年的资金变化很大和很早,计算收益率影响大,我会考虑除权计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中的羊群效应,你必须了解!
投资心得:关于股票投资的几点心得(2019
股市里,越是聪明的人越赚不了大钱
注册制扩围,一半股票还要跌一半
资金期限是价值投资者的命根
巴菲特如何面对伯克希尔的三次腰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