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春秋】之一百四十一:无尽的权欲,鲁宣公为君位所累的一生

        公元前609年,鲁宣公的老爹鲁文公姬兴很不幸地“薨(hōng)于台下”,不是“寿终正寝”,而是“不得善终”。鲁文公的死不是重点,重点是鲁国开始了残酷的君位之争。公元前608年,正月,鲁宣公杀出了一条血路,坐上了鲁国国君的“宝座”。综观鲁宣公的一生,可以称道的只有一点,即“初税亩”,开创了中国最早按亩计收农业税的先河,这也是“三桓”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而推动鲁宣公实施的。除此之外,鲁宣公一生只有对君位无尽的欲望和因此而造成的无尽痛苦,直到公元前591年“公薨于路寝”,他才彻底放下了权欲,离开了君位,得到了解脱。鲁宣公的人生,有三个显明特点。

        争君位,六亲不认。鲁宣公的即位,是有原罪的,是血淋淋的。鲁文公在位期间,对鲁国国君人选是有安排的,这便是“出姜”的儿子太子恶将来即位做鲁国国君。但对这位过于“文弱”的鲁国前国君的安排,他自己的小妾敬赢不服从、鲁国当时的权臣公子遂(东门襄仲)不服从,估计连他自己的儿子公子姬俀(tuǐ)、后来的鲁宣公也不服从,因为,在君位这巨大的诱惑面前,这三个人心中那个大大的“私”字,蒙住了鲁国江山社稷和国计民生。于是,鲁国公室上演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君位争斗剧。年轻的公子姬俀(tuǐ,鲁宣公)无疑是相当国君的,这一方面有年轻人的虚荣,也有荣华富贵的诱惑,他可没有当年宋国“能让其国”的太子兹父(宋襄公)和庶长兄子鱼的修养(详见【闲话春秋】之七十七)。鲁宣公的母亲敬赢更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国君,对这位女人而言,她可不管谁作国君对鲁国有利,对鲁国民生有益,凭借着权深的心机,在鲁文公时代就搞定了鲁国权臣公子遂,只有一个信念,让自己的儿子当国君,自己可以母凭子贵,享尽荣华。公子遂作为鲁国权臣,谁当国君对他来说应该都可以,但架不住敬赢这位颇有心计的女人的软磨硬泡,心中的天平自然偏向了公子俀(tuǐ,鲁宣公)这边,更何况拥立鲁宣公后,儿子、母亲双双搞定,而如果拥立太子恶,则只搞定了儿子,没有搞定母亲“出姜”,这是公子遂心中的如意算盘。这三位构成的“利益集团”,开始一步步地实施“夺君位”的计划。第一步,搞定鲁文公夫人“出姜”的娘家人、太子恶的舅舅齐惠公。这项工作由公子遂来完成。公子遂跑到齐国,和新任的齐国国君齐惠公做了一笔交易,齐国支持鲁国换国君继承人,鲁国全力支持齐惠公。齐惠公的“私”心那么一合计,自己的外甥太子恶当国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支持不支持人家未必会感谢他,而支持表面上看来不可能当国君的公子俀(tuǐ,鲁宣公)做国君,以后会收到很大的政治利益,于是,齐惠公居然抛弃了齐国外甥、鲁国太子恶,转而支持非亲非故的公子俀(tuǐ,鲁宣公)。在利益面前,齐惠公六亲不认。第二步,没有了齐国对其外甥太子恶的保护,有了齐惠公对公子遂的支持,公子遂便放心大胆地干掉太子恶,同时,为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还杀掉了“出姜”的另一个儿子公子视。失去了两个儿子的齐国公女、鲁文公夫人“出姜”,也被公子遂送回了娘家齐国。鲁宣公的“夺君位”准备工作做得步步为营、滴水不漏。第三步,将公子俀(tuǐ)扶上鲁国君位,成为了历史上的“鲁宣公”。太子恶和公子视是鲁宣公的兄弟,鲁宣公六亲不认,只认君位。

        保君位,不择手段。鲁宣公明知自己是通过“弑君”上台的,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最迫切地任务是“保君位”,为此,他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是与齐联姻,建立翁婿关系。公元前608年正月(鲁宣公正式即位的当月),就派公子遂为迎亲大臣,前往齐国迎娶齐国公主为妻。先君(老爹)鲁文公尸骨未寒,两位兄弟的血迹未干,便急急忙忙给自己办喜事,鲁宣公此举在当时无疑受到舆论的谴责,后人对此也多持讥讽的态度。二是贿齐求会,以定其位。同年夏天,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带着大量财礼访问齐国,请求安排齐鲁两国元首会晤,希望通过会晤这种形式,齐国正式确认鲁宣公政权的合法性。齐惠公收了鲁国人的贿赂,倒也不含糊,很快与鲁宣公在平州见面,承认了鲁宣公的诸侯地位,必竟是自己支持上台的,而且还是女婿,该照顾还是要照顾的。三是割让土地,谄媚事齐。鲁宣公回国之后,又安排公子遂访问齐国,专程对齐惠公表示感谢。但感谢要拿出实际行动,这个实际行动就是把老祖先跑步抢到的“济西之田”做为谢礼割让给了齐国。同年六月,齐国人正式接收了鲁国的济西土地。四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公元前602年,鲁宣公跟从齐惠公,带兵讨伐山东的莱国。莱国是小国,从地理位置上看,莱国位于齐国之东,而鲁国在齐国之西,莱鲁两国根本不搭界,也没有产生任何外交上的不愉快。因此,鲁国讨伐莱国,完全是为齐国效力。鲁国之后还参与了齐国讨伐莒国的行动。可以说,只要能让齐国高兴和满意,鲁宣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公元前601年,拥立自己上台的公子遂在出访齐国的路上病死了,鲁宣公如丧考妣,给公子遂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绎”,估计老爹鲁文公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公子遂死后第七天,母亲敬赢也死了,于是,鲁宣公于公元前600年、599年,连续两次给齐惠公拜年。鲁宣公对母亲和公子遂的孝心可嘉,对老丈人齐惠公的孝心也不遑多让,这也是奇葩之处。

        失君位,无可耐何。“六亲不认”的鲁宣公无论如何“不择手段”,君位的魅力和君位本身都在一点点失去。公元前604年春天,鲁宣公又主动跑到齐国去朝觐齐惠公。这一去就呆了好几个月,直到夏天才回到鲁国。之所以住那么久,不是因为齐惠公好客,而是因为齐国的世袭贵族高固看中了鲁国的公主叔姬,要求齐惠公将鲁宣公强行留下来,商讨高固迎娶叔姬的事宜。在等级观念相当强大的春秋时期,诸侯之女如果嫁给邻国的卿大夫,是相当没面子的事。鲁宣公很难答应齐国人这一无礼的要求。没关系,那就乖乖呆在齐国吧,不打你也不骂你,只要你坐坐冷板凳就行。到了夏天,鲁宣公终于投降,接受了高固的求婚,才被解除软禁,回到鲁国。这种羞辱或许可以让鲁宣公认识到,即使你争得了国君之位,也不会人人都希罕你,甚至有人还会欺凌你,国君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虽然有叔姬下嫁高固之辱,鲁宣公在齐惠公鞍前马后效力,仍然是积极得很,不敢有丝毫懈怠。鲁宣公这样委曲求全,对于加强齐鲁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保障鲁国的安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天下的霸主不是齐国,而是晋国。自鲁宣公即位以来,只顾给齐国人擦鞋,完全把晋国抛到了一边。晋成公上台,他没有前去祝贺,也没有派大夫代表他前去祝贺。这在当时是十分失礼的事。晋国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形成了一个大疙瘩。虽然现在的晋国与晋文公、晋襄公时期相比,国势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仍然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庞然大物。一向不搭理晋国的鲁宣公冒冒失失地跑到黑壤,准备在中原各国诸侯面前露露脸。没想到,热脸贴上了冷屁股,鲁宣公一到黑壤,就被晋国人囚禁起来,连会盟仪式都没让他参加。直到鲁国人交出一笔贿赂金,晋国人才将他释放。这又是一次对鲁宣公的巨大打击,如果知道国君原来这么不好当,估计当年就不争这个破位置了。更让鲁宣公感到在君位上压力山大的是鲁国内部的“三桓”势力。鲁国有“三桓”、东门氏、臧氏,公子遂为东门氏,坚定地支持鲁宣公,臧氏为中间派,受东门氏打击的“三桓”,随着公子遂的死去开始逐渐向鲁宣公发难,逼得走投无路的鲁宣公派公子遂的儿子、东门氏的下一代掌门人公孙归父出使晋国,希望借助晋国的力量打击和消灭“三桓”,但“无道之人天不助”,使者没有回来,老天爷把鲁宣公从君位上撤了下来,“公薨于路寝”。这一次,无可耐何的鲁宣公彻底失去了他最不想失去的君位。

        谥法说:“善问周达曰宣。”鲁宣公这一生,善问?周达?可能只有对齐国做到了“善问周达”吧,而这样做的目的,也始终是为了“君位”。为了“君位”,鲁宣公丧尽了天良尽显了邪恶;为了“君位”,鲁宣公费尽了心机使尽了手段;为了“君位”,鲁宣公受尽了屈辱遍尝了无耐。鲁国从此真正形成“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无论是旁观的他人后人,还是当局的鲁宣公,都会感受到鲁宣公无尽的权欲和为君位所累的可怜一生。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时期的这个国家
15成公十五年
三桓
春秋·莒国篇
战国七雄大事件之齐国编年史
三十世家之齐太公世家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