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春秋】之一百七十八:鸟乌声乐,齐师其遁

公元前555年,鲁襄公十八年,马年(丙午年)。这一年,晋国终于走出了晋悼公去世的低沉期,开始着手当“老大”的责任,出面解决国际问题,维护国际秩序,先拘捕了去年破坏规则,私自讨伐曹国的卫国大夫石买。然后,带领着11位小兄弟讨伐齐国,把齐灵公打得满地找牙,齐国国都也被破坏殆尽,齐灵公差一点就逃亡了。齐国之败,是违背天下追求和平大势之败,是急于挑战晋国权威的不时之败。所以,在《春秋左氏传》中,三记“齐师其遁”:“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意思是,乌鸦声音愉愉快,齐军逃跑了;马匹盘旋不进,齐军逃跑了;城上有乌鸦,齐军逃跑了。齐国、齐军、齐民危难命运,是齐灵公这种不顾大势,不识时务之人当政的必然结果。时也、势也,命也!

       “十八年,春,白狄来。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秋,齐师伐我北鄙。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曹伯负刍卒于师。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孔子老先生用69字记载今年6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晋国帅领诸侯讨伐齐国,这是晋国在努力维护自己建立的国际秩序。

           (一)

            “十八年,春,白狄来。”

        鲁襄公十八年,春季,白狄首领来鲁国。

        《春秋》记载白狄三次,第一次是鲁宣公八年,“晋师、白狄伐秦”。第二次是鲁成公九件,“秦人、白狄伐晋”。本次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

       《春秋公羊传》说,“白狄”是什么人?是夷狄的君主。为什么不说来鲁国朝见。因为白狄不懂中原各国的礼仪,不能朝见。但白狄能来,已经表达了其追求和平友好和相互尊重的愿望,比那些“一言不合就动武”的中原诸侯们要强很多。

        白狄,亦作“白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公元前550年,因受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4个氏族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为晋所灭。公元前507年鲜虞建立中山国,是为“早期鲜虞中山国”,公元前406年被魏文侯所灭。公元前381年左右,“中山复国”,是为“后期鲜虞中山国”,建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据说是白姓人的祖先。

            (二)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鲁襄公十八年,夏季,晋国拘捕了卫国外交使者石买。

        晋国人在长子(今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西)拘捕了卫国的外交使者石买(石共子,石稷之子),在纯留拘(今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南部)捕了孙蒯(kuǎi,孙文子之子,不记载孙蒯,是因为其父在位,孙蒯非卿),这是为了曹国的缘故(去年,卫国讨伐曹国。详见【闲话春秋】之一百三十四)。

        现在的晋国国君晋平公,德行已经与老爹晋悼公时期差距很大。惩罚卫国,不用公义,而用私行。连拘捕卫国外交官这样的事情都做出来了,有失大哥风范。

          (三)

          “秋,齐师伐我北鄙。”

        鲁襄公十八年,秋季,齐国军队侵犯鲁国北部边境。

       从鲁襄公十五年开始,齐国已经连续四年侵犯鲁国的边境,这个时间与晋悼公生病、死亡、安葬的几年相吻合,面子上是敲打鲁国,内心里是挑衅晋。世上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当齐国不懂得克制之时,就是晋国报复的来临之日。

 

          (四)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

        鲁襄公十八年,冬季,鲁襄公和晋平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在鲁国共同包围了齐国。

       11个诸侯兄弟,积极响应晋国的号召,先在鲁国境内的济水上会见,重温湨(jú)梁之盟中“同讨不庭”的盟约(详见【闲话春秋】之一百七十六),统一思想,然后一起进攻齐国。

        《春秋左氏传》补充了晋国带领“联合国军”讨伐齐国的前前后后之事。

        晋国中军将荀偃(中行献子)准备进攻齐国,梦见和晋厉公争讼(公元前574年栾书和荀偃杀了晋厉公),没有胜诉。晋厉公用戈打他,脑袋在前面掉下来,跪下来安在脖子上,两手捧着他的头走路,见到梗阳(晋地,今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清源镇)的巫皋。过了几天,在路上遇见巫皋,中行献子和他谈起做梦的情况,居然和巫皋梦见的相同。巫皋说:“今年您(指荀偃)一定要死,如果在东边有战事,那是可以达成愿望的。”中行献子答应了。

        晋平公发兵进攻齐国,将要渡过黄河,中行献子用朱丝系着两对玉(双玉曰瑴<jué>)而祷告说:“齐国的环(即齐灵公)靠着地形险要,仗着人多,丢弃好友违背盟誓,欺凌虐待百姓。陪臣彪(即晋平公)将要率领诸侯去讨伐(称臣者,是明白上有天子,以谦告神。曾臣,犹末臣 ),他的官臣偃(荀偃)在前后辅助,如果得到成功,不要使神灵羞耻,官臣偃不敢再次渡河(以死自誓)。惟你神灵加以制裁。”把玉沉入黄河然后渡河。

        齐灵公在平阴(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北)抵御联合国军的讨伐,在防门外挖壕据守,壕沟的长度有一里。齐国宦官夙沙卫说:“如果不能作战,还不如扼守险要为好(杜预注曰:谓防门不足为险。。”齐灵公不听。诸侯的士兵进攻防门,齐军战死很多人。范宣子(士匄,中军佐)告诉析文子(杜预注曰:齐大夫子家)说:“我了解您,难道敢隐瞒情况吗?鲁国人、莒国人都请求带一千辆战车从他们那里一往西北,一往东北打进去,我们已经答应了。如果攻进来,贵国君王必然丢掉国家。您何不考虑一下!”析文子把这些话告诉齐灵公,齐灵公听了十分恐惧。晏婴(晏平仲)听到了,说:“国君本来没有勇气,而又听到了这些话,活不了多久了。”

        齐灵公登上巫山(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观望晋国。晋国人派司马排除山林河泽的险阻,虽然是军队达不到的地方,也一定树起大旗而稀疏地布置军阵。让战车左边坐上真人而右边放上伪装的人,用大旗前导,战车后面拖上木柴跟着走以扬起尘土。齐灵公看到,害怕晋军人多,就离开军队脱身回去。二十九(丙寅晦),齐军夜里逃走。师旷告诉晋平公说:“乌鸦的声音愉快,齐军恐怕逃走了(鸟乌得空营,故乐)。”晋大夫邢侯告诉中行献子说:“有马匹盘旋不进的声音,齐军恐怕逃走了。”叔向告诉晋平公说:“城上有乌鸦,齐军恐怕逃走了。

        十一月初一(丁卯朔),晋军进入平阴,于是就追赶齐军。齐国的宦官夙沙卫拉着大车,堵塞山里的小路,然后自己作为殿后。殖绰、郭最说:“你来作为国家军队的殿后,这是齐国的耻辱。你姑且先走吧!”便代他殿后。夙沙卫杀了马匹放在狭路上来堵塞道路(杜预注曰:恨二子,故塞其道,欲使晋得之。)。晋国的州绰追上来,用箭射殖绰,射中肩膀,两枝箭夹着脖子。州绰说:“停下别跑,你还可以被我军俘虏;不停,我将会向你心口射一箭。”殖绰回过头来说:“你发誓。”州绰说:“有太阳为证!”于是就把弓弦解下来而从后边捆绑殖绰的手,他的车右具丙也放下武器而捆绑郭最,都不解除盔甲从后面捆绑,让他们坐在中军的战鼓下。

        晋国人要追赶齐国逃兵,鲁国、卫国请求进攻险要的地方,这是勇挑重担啦。十一月十三日(己卯),中军将荀偃(中行献子,中行偃)、中军佐士匄(gài,范宣子,)带领中军攻下京兹(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南)。十一月十九日(乙酉),下军将魏绛(魏庄子)、下军佐栾盈(栾黡之子)以下军攻克邿;上军将赵武(赵文子,赵孟)、上军佐韩起带领上军包围卢,庐未被攻克。京兹、邿、庐都属于泰山山脉中的险要之地。

        十二月初二(戊戌),赵武、韩起和鲁国大夫秦周一起砍伐了齐国都城门雍门外边的萩木(齐国都城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政府驻地东北 7公里的齐都镇)。士匄之子范鞅(范献子)进攻雍门,他的御者(今天的司机)追喜用戈在门里杀死一条狗。孟庄子(仲孙速,孺子速)砍下橁(chūn)木制作颂琴。这两件事表示作战之余还有闲暇做点别的事情,显示出与齐国的局促相比,晋国还是很轻松的。

        初三(己亥),“联合国军”放火烧毁了雍门和西边、南边的外城。晋国大夫刘难、士弱(士庄子,士渥浊之子)率领诸侯的军队放火烧了申池边上的竹子树木。初六(壬寅),放火烧了东边、北边的外城,晋国大夫范鞅(范献子)攻打扬门(齐都西门)。晋大夫州绰攻打东闾(齐都东门),左边的骖马由于拥挤而不能前进,回到门里盘旋,停留很久,把城门门扇上的铜钉都数清楚了。走动就停下来数门板上的铜钉,一点也不害怕。齐灵公驾了车,准备逃到邮棠(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东南)去。太子光和郭荣牵住马,说:“诸侯的兵行动快速而且勇敢,这是在到外抢掠物资,没有长久攻打的意思。联军将要退走了,君王害怕什么?而且国家之主不能逃走,逃走就会失去大众。君王一定要等着!”齐灵公准备冲向前去,太子抽出剑来砍断马缰,这才停了下来。初八(甲辰),诸侯的军队向东边进攻到达潍水(潍河),南边到达沂水(沂河)。

        老虎不发威,你当是病猫。晋国老大哥带领11个中原诸侯小兄弟,把齐灵公揍得满地找牙。自以为强大的齐国,不断摸老虎屁股,一再挑衅晋老大的权威,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最终以齐国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代价,弥补了自己的罪过。

        齐国与鲁国比,是大国强国;但与晋国比,却是小国弱国。国与国之间,一定会有更好的相处规则,否则,如果单凭谁强谁弱作为相外的规则,那么,谁也不可能最强,因为最终谁也强不过时间、强不过老天(命运)。 

        (五)

          “曹伯负刍卒于师。”

       鲁襄公十八年,冬季,曹成公负刍死在了军中。

       凡是诸侯薨(死)于朝会,加一等。此次曹国跟随晋国讨伐齐国,就是朝会的形式之一。曹国是伯爵级国家,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顺序,应当葬以“侯”礼。这位曹成公当初“会抢”,杀死了太子自立为君;现在“会死”,因为死在随晋讨齐的军旅之中而爵升一级。但无论如何“会抢”,都无法把抢到的东西永远据为己有、无法把心爱的君位带进坟墓、无法长生久视永享荣华;不论如何“会死”,死就是死了,能量释放,重新转变为其他物质,伯也罢,侯也罢,那就是个形式,再大的哀容,也比不过人还活着。

        曹成公,姬姓,曹氏,名负刍, 曹宣公庶子(一说为庶弟),继曹宣公而立。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55年在位23年。

          (六)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鲁襄公十八年,冬季,楚国令尹公子午帅师讨伐郑国。

       这是一起典型的里应外合、乘人之危的缺乏道义的战争,是后晋悼公时代,楚国对晋国的试探性反攻。

        郑国的当国者子孔(公子嘉)想要除掉大夫们,准备背叛晋国然后发动楚国军队来除掉他们。郑国自公元前562年“萧鱼之会”完全顺服晋国以来,已经历时八载,无会不与,无役不从。子孔一直是“亲晋派”,现在看到晋悼公之后晋国走弱,便起了“小心思”,这是招致祸乱的行为。这帮子贱骨头,好日子才过几天,又开始折腾,而且把民众也捎带进去了。子孔派人把想法告诉楚国令尹子庚(公子午),子庚不答应。楚康王听说了这件事,派扬豚(tún)尹宜告诉子庚说:“国内的人们认为我主持国政而不出兵,死后就不能用规定的礼仪安葬祭祀。不能承先君之业,死将不能享先君之礼。我即位后,到现在五年,军队不出动,人们恐怕认为我只顾自己安逸而忘了先君的霸业了。大夫考虑一下,怎么办?”子庚叹气说:“君王恐怕认为午(子庚自称)是贪图安逸吧!我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国家啊。”于是子庚接见了郑国使者,然后向楚康王叩头回答:“诸侯正和晋国和睦,下臣请求试探一下。如果可行,君王就跟着来。如果不行,收兵而退回去,可以没有损害,君王也不会受到羞辱。”子庚率领军队在汾地(今河南省许昌市颖河北岸朱阁乡)颁发武器。当时,郑国大夫子蟜(jiǎo,公孙虿chài)、伯有(良霄)、子张(公孙黑肱,伯张)跟从郑简公进攻齐国,子孔(公子嘉)、子展(公孙舍之)、子西(公孙夏)留守。子展、子西两个人知道子孔的策略,就加强守备入城坚守。子孔不敢和楚军会合。

        楚军进攻郑国,驻扎在鱼陵(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鱼陵山)。右翼部队在上棘(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北)筑城,就徒步渡过颍水,驻扎在旃然(今枯河)水边,这是在水边筑起小城,作为进退之备。楚国大夫子冯、公子格率领精锐部队攻打费滑(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鲁庄镇)、胥靡(费滑附近)、献于(费滑附近)、雍梁(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东北),向右绕过梅山,入侵郑国东北部,到达虫牢(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北)然后回去。子庚进攻郑国都城的纯门,在城下住了两晚然后回去。军队渡过鱼齿山下的滍水,遇到大雨,楚军大多被冻坏,服杂役的人几乎死光。晋国人听到楚国出兵,师旷说:“没有妨害。我屡次歌唱北方的曲调,又歌唱南方的曲调。南方的曲调不强,象征死亡的声音很多。楚国一定不能建功。”董叔说:“天象在于西北。南方的军队不合天时,一定不能建功。”叔向说:“决定胜负还在于他们国君的德行。”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下)悼公复霸
晋国霸业:晋平公腐化堕落加速了晋国的衰落?
襄公十八年 砍头之疮 疑兵之术 城上有乌 三夫论战
为了以死谢君,他摘下头盔脱去铠甲,故意冲入敌军,终究壮烈殉国
一口气读完《左传》2
中华上下五千年——东周春秋(2) 齐国兴衰 楚宋争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