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万年】之八十八:秦人真正的疯狂,从车裂商鞅而不弃商君之法开始

        从公元前900年,东周天子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为附庸,秦国肇始,到公元前337年赢驷称秦惠文“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任“王”,秦国在东进的征程中,已经从昔日的“附庸”变成了与周天子一样平起平座的“王”,秦人也从清醒逐渐变得张狂、轻狂、疯狂,车裂商鞅而不弃商君之法,就是典型的病症。

        秦人有伟大的“秦人梦”,也有世代相继励精图治的国君,这是秦人的幸运;但是,秦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奔跑得太快,忘记了“民为国本”的初心,这又是秦人的不幸。秦国人太想拥有天下了,所以在“治国理政”上就有点“跑偏”。秦人在秦献公之前的改革,大体上坚持了“富民”然后“强国”的道路,几合于道;而在秦孝公之后的改革,则过份强调“强国”,轻视了“富民”,偏离于道。

        “商鞅变法”,过份强调了国家的强大,忽视了老百姓的利益。没有个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再强大的集体于我何干?当秦国人在强大的政治裹胁下奋力实现了统一天下的梦想后,猛然发现,除了秦始皇代表的贵族可以安享尊荣外,每个普通秦人和被并入秦国版图的六国百姓一样,依然苦难深重,生命唯艰,于是,新一轮的“亡秦革命”爆发了。

        阳极一阴生。亡秦革命,显于秦二世时期,但始于秦孝公时代。“商鞅变法”,不仅决定了秦国的命运,也造就了他个人的宿命。那么,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看看其人其事。商鞅,复姓公孙,名鞅,卫国人。曾被秦孝公封在商邑,所以后人称他为商鞅或商君。商鞅因变法而遭车袭,秦国却因商鞅变法而富强起来。商鞅的命运,其实就是秦帝国的命运。

        公元前365年,商鞅入魏求仕,在魏相公叔痤的门下任家臣。商鞅在魏期间,对李悝(kuī,魏文侯的相,法家代表人物)的《法经》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法治理论。公叔痤深知商鞅的才能,称他“年虽少,有奇才”,于是在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要求委以重任,并告诫魏惠王如果不用商鞅,则“必杀之,无令出境”,以免为他国所用。但魏惠王并未把商鞅当回事。商鞅在魏国不得志,正好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便来到秦国,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孝公排队一切阻力,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先后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在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变法是在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这一时期,秦人的都城在长安东北的栎阳,即今天的陕西西安阎良区。

        商鞅对秦国社会进行了全面革新,其中最“吊诡”的是实行残酷的“连坐制”,这样的历史倒退,也叫变法?!怪不得连稍有良知的秦国贵族坚持反地呢!秦孝公为了国家强大,已经不要天地良知了!家中一人有罪,父母妻子连坐。五家互保为“伍”,十家相连为“什”。一人有罪,“什”“伍”连坐。在“什”“伍”之内,大家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如果发现“奸人”而不告发,判处腰斩重刑。告发者与斩敌人首级者一样重赏。隐藏“奸人”的,与投降敌人同罪。这是何等的恶法!

        组建地方政府系统。把小的村落、乡邑聚集起来,设立县。秦国全国共设41个县,直属中央。每县设置县令。这是秦国实行郡县制的开端,创制了崭新的政治结构。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二十级爵位。第一至第八级为民爵,一级称“公士”,二级称“上造”等,第九级以上为官爵,第九级叫“五大夫”,十九级称“关内侯”,二十级称“彻侯”等。法令规定不论职位高低,只要在战场上斩敌人脑袋一颗,就可授爵一级,同时还授予五十石(dàn)俸禄的小官。若立有战功,国家还赏赐给田地。如此一来,许多靠世袭、资历等途径成为贵族的人便失去了特权。有军功的贵族宗室,最高待遇就是封侯,封侯之后只是收取食邑内的租税,不管理民事。这种新的政治秩序和政治结构,给普通人提供了进身之阶,打硬了贵族阶层的垄断,扩大了群众基础,使政治体制稳定有序并充满活力。

        有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使粟帛增多的人,免去其本身的徭役,而经营商业导致贫穷者,则要变为奴隶。

        其一,推崇农耕,打击商人和士人。商鞅认为商人是“游民”,助长奢侈。民间凡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全家一并逮捕,收为官府充作奴隶。凡是无业、懒惰而贫穷的,或收入官府充作奴隶,或押送边疆垦荒。各国“文学游说之士”,也归入“末流”“游民”一类,不许入秦。秦秋时期,儒家瞧不起秦国,不入秦;现在,秦国瞧不起儒家,不让入秦。

        其二,“废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把原来“百步为亩”的“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封疆”统统破除,而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这次田制改革正式确认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同时,商鞅也号召民众到荒地上开辟新的农田,允许土地私人买卖。秦国地广人稀,有大量闲置之田,商鞅便挖邻国的墙脚,对三晋之人给予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劳动者。这有点象今天在漠河以北俄罗斯土地上耕作的中国人。

        其三,统一度量衡。制作标准的斗、桶、丈、尺等等,以利于全国交易。秦国统一六国,拥有天下后,被今天的教科书大书特书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创举,其根基在此已经奠定。

       在社会风俗上,规定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儿子,必须分开居住,否则加倍征收赋税,培养“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这一招稍加改动,可以拿来对付今天的啃老族吧!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在多次对外战争中均取得了胜利。商鞅因此被孝公封为大良造,相当于当时关东六国的丞相。孝公又把商、於一带15个邑封给商鞅作食邑,可谓是荣宠有加。但商鞅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孝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赢驷即位。赢驷的师傅公子虔曾经受到过商鞅的严厉惩罚,于是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仓皇出逃,这可不象是通透的一方大家所为。当他来到边境的关口上时,想在旅店留住一宿,旅店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向他索要证件。商鞅不便交出证件。旅店主人便毫不客气地说:“商君有令,让没有证件的人留宿,店主是要连带判罪的。”走出旅店大门,商鞅喟然长叹说:“唉,没想到我推选的法制的弊端是如此严重啊!”连坐恶法,报应不爽!

        商鞅逃到魏国,算是回到了出发点。但魏国人却不接纳他,怨恨他曾经通过欺骗公子卬(áng)而打败魏军,又把他送回秦国。商鞅不认命,举商邑之力,与强大的秦国国家机器对抗,这可是靠他的改革真正强大起来的武装力量。结果可想而知,商鞅在封地商邑被秦军打败,遭车裂而死。 

       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改革新法却没有被废弃。“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商鞅的命运,就是秦国命运,最辉煌之时,也就是其灭亡之日。任何政权、任何改革、任何人,无论如何自信满满,只要丢掉了人民这个根本,终将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商鞅如此,秦王朝亦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鞅变法的五点注视
一诺千金:商鞅
商鞅变法
商鞅-----被车裂的改革者
商鞅变法的结果及影响
5战国时期之商鞅惨遭车裂酷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