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万年】之九十七:一将成名万骨枯,双手沾满100多万生灵鲜血的白起未得善终

 

古谚语讲:“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理解此话,可以看看秦昭襄王时期,关东出了范睢(suī)这样的名相,而关西则出了白起这样的名将。白起是地地道道的秦人,秦国郿(méi)县,即今天陕西眉县人。支持白起的人会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战神;反对白起的人则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作呕的杀人魔鬼,屠夫。

白起的成长得益于四登相位的魏冉,是魏冉一手提拨起来的青年将领。白起善于用兵,其戎马生涯,可谓战功赫赫,功勋卓著,世人称白起为“杀神”,但白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冷血动物,杀人魔鬼。据不完全统计,死在白起手上的六国热血男儿超过100万人,最残忍、最血腥、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他活埋了“长平之战”中投降的40万赵国士兵。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以战止战。白起,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白“为何而战?”

秦昭襄王十三年,即公元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之职,领兵攻打韩国的新城,即今天河南伊川。次年,在魏冉的强力推荐下(魏冉甚至动用了姐姐芈月的关系才推荐成功),白起由左庶长升迁为左更,作为秦军主将,带兵攻打韩、魏,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què),在今天河南洛阳南,斩获首级24万,俘大将公孙喜,白起因此晋升为国尉。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升为大良造,领兵攻魏,夺得大小城池16座,斩杀无数。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白起率兵进攻赵国,占领光狼城,在今天山西高平。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8年,挥军攻楚,夺得鄢、邓等五城。次年,攻陷楚国都城郢,在今天湖北江陵。白起还乘势平定了楚国的巫、黔二郡,即今天的四川、贵州,还是斩杀无数。白起所向披靡,功勋卓著,被封为武安君。武力,让秦国安定,让诸侯惊恐,让生灵涂炭。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白起率军攻打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即今天河南新郑,斩首13万。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他又进攻韩国的陉城,即今天山西曲沃境内,攻陷五城,斩首5万。两年后,昭襄王四十五年,他率兵平定韩国的野王,即今天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与其上党郡的联系,即今天的山西长治。白起可谓是“身经百战而无不胜”,在他的人生字典中,除了“杀伐”,别无他字。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4月,秦派左庶长王龁(hé)攻打赵国的长平,即今天山西高平。赵国派大将廉颇率军抵抗。廉颇根据敌强我弱、初战失利的形势,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始终不出兵。秦国劳师远征,久攻不下,不仅士气受措,而且粮草给养供应也出现了大问题。

军事陷入僵局,两国开始斗智。为了摆脱困局,秦相范睢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并散布流言说:“秦国最痛恨、最畏惧的不是廉颇,而是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就要投除了。”赵王既对廉颇坚壁固守战有怀疑,又听到外面散布的流言,对形势和战局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竟然如秦所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秦国看到赵王中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hé)为副将,以对付赵军。

临阵换将,赵括走马上任,他的第一把火便是进击秦军,急于证明自己比廉颇强,也急于向赵王献媚表功。白起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令军队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布置了两支突袭部队围截赵军。当赵军追到秦军营垒时,其与赵军大本营的联系被秦军截断,同时粮道也被阻隔。秦军又派骑兵不断骚扰赵军,秦昭襄王还亲自督战,并征发秦国15岁以上的男丁从军,倾全国兵力与赵军作战。

见战事危急,赵括这才反应过来廉颇老辣的战法,但为时已晚,只得筑壁垒坚守,以待救兵。至九月,赵军已断粮46天,士兵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主帅一死,赵军大败,40万士兵全部投降白起。白起不纳降,40多万放下武器的生灵,全部被坑杀,即被活埋,制造中了中国历史上最残酷、规模最大的屠杀惨案。至此,白起斩杀的人数,有数可统计的就达到了100万之多。

白起的“贵人”和“恩人”魏冉从多年的军事生涯中总结出:军事将领越是出名,越没有好下场。白起估计没有学到老领导的这一思想精髓。白起种下了恶因,那么现在该是尝苦果的时候了。秦昭襄公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秦军攻下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后,兵分两路攻打赵国。“长平之战,秦国消灭了赵国的精税之师,赵国从此一厥不振。现在秦国进攻,韩、赵两国这对难兄难弟根本无力抵抗,连忙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睢。苏代对范睢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为秦攻拔70多城,虽周公、召(shào)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若赵国灭亡,白起必为三公,你愿意在白起之下吗?”

按今天的“路线”理论,白起是前丞相魏冉线上的人,而魏冉又是被现丞相范睢赶走的,范睢与白起天然地成为了敌我关系。范睢当然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君子,而是利欲熏心的功利者。于是,范睢利用可以在秦昭襄王面前说上话(受宠幸)的优势,请求昭襄王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范睢扮演的“主和派”,把坚定的“主战派”白起凉在了半梁上。白起闻知此事,从此更是与范睢结下了仇怨。

同年十一月,秦昭襄王计划派白起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但白起便托病不出,白起活命的第一次机会丧失了。对君王(领导)来说,可用之人多了去了,不差白起一个。秦昭襄王于是便派五大夫王陵领军出征,但王陵毕竟与白起差得太远,东线战事不利。第二年,秦昭襄王又增兵支援,王陵损失了五个军营仍然无法攻克邯郸。前线失利,秦昭襄王想让白起代替王陵,白起继续借口有病推辞,并派人劝说昭襄王放弃攻打邯郸,白起活命的第二次机会也浪费了。后来,秦昭襄王又派范睢代表自己亲自去请,结果白起仍然称病不起,拒绝出征,白起活命的第三次机会也消失了,而且这一次是致命的,因为有仇家范睢在其中作祟。此游戏只有三次机会,至此,Game over!

秦昭襄王一看,白起根本没把自己这领导放在眼里,完全不听领导的,也不给单位干活,要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呢?不为我用,留你何用?于是,一系列的惩罚手段接踵而来。首先,剥夺了白起的所有官爵,那些因杀人而获得的功名利禄瞬间烟消云散。接着,命令白起迁居阴密,即今天甘肃灵台西,不给主子干活的奴才能滚多远滚多远。然后,白起被迫带病起程,当行至杜邮,即今天陕西咸阳东北时,秦昭襄王的使者追了上来,赐给白起一把宝剑,令他自杀。范睢有杀白起之心,秦昭襄王有杀人之权,二者完美结合,白起性命便不保。

至此,所谓的“一代神将”也罢,“常胜将军”也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为了秦国统一大业卖命杀人的功臣(刽子手)白起,自己却成了秦人的刀下之鬼!自杀之前,白起仰天长叹道:“上天,我犯了什么罪而至于此啊?”良久之后,他自语道:“我确实该死。长平一战,赵国40多万士卒都投降了于我,我却用欺诈之术,将他们全部活埋,这足够死罪了。”说完便自刎而死。这一年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

白起应该是明白的,也还是有良知的,只是明白得太晚,内心仅存的那点良知被所谓的功名利禄所蒙蔽,掩盖在浓得化不开的私欲下边,直到最后死亡来临的时刻,才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白起的一生,不是在杀人,便是在去杀人的路上。白起,这样好吗?这样一个被六国之人恨之入骨髓、被秦国君臣弃之如敝履的人,有人居然立庙祭祀,真是天理何在啊!

今天陕西咸阳东郊、渭河北岸的任家咀,秦时称杜邮,白起墓便在这里。1990年,白起后人按照《水经注》的记载,在此重建了白起祠,以纪念自己的祖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杀敌百万,秦昭襄王为何就容不下他
百战风云--长平之战(战国)
大秦帝国崛起之“人屠”白起—长平之战的谋略
贵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却被史学家踢出名将之列,为国戎马一生,却遭人陷害致死
【睡前故事】三十六计故事之二十二——关门捉贼(0713)
邯郸之战——虎狼之秦前所未有的惨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