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万年】之二百六拾九:为何“谪仙人”李白在诗歌长安却难酬壮志?

诗歌发展到唐朝,迎来了其繁花似锦的春天。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其诗歌被认为是盛世绝响。居住在长安的李白,其诗情更具有一番浪慢情调。但李白在诗歌如此兴盛的长安,虽然为“谪仙人”,却没有实现其雄心壮志,为什么呢?

李白初次来到京城长安,贺知章慕名来访。才一见面,李白的风骨气度就得到贺知章的欣赏,遂与李白一见如故。当他们谈及诗歌学问时,李白拿出新作《蜀道难》,贺知章还没有读完,就赞不绝口,直称李白为“谪仙人”,李白的“诗仙”雅号从此而来。

贺知章对李白的诗评价非常高。他读到李白的《乌栖曲》时说,此诗可以泣鬼神,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此,当他听说李白喜欢饮酒时,就解下自己随身佩带的金龟,换来美酒,二人尽情畅饮。

李白和贺知章不仅诗歌相得益彰,而且有饮酒的共同爱好,以诗佐酒,以酒行诗,二人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知己,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所写:“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因为贺知章的称誉引荐,李白诗名很快就声闻长安,旬日之间,那些自由奔放的诗歌,吟咏众口,不绝于时。当时宰相准备接见李白,按照唐朝的惯例,李白须投贽(zhì)进见,“贽”就是今天的名片。

李白在贽上题:海上钓鰲客李白。那位宰相不解地问道:“先生临沧海,钓巨鰲,用什么来做钩线呢?”李白说:“风波逸我情,乾坤纵我志,以虹蜺(ní)为线,明月为钩。”宰相接着问:“既如此,又用什么做铒料呢?”李白说:“就拿天下无义气的男子为饵料。”此宰相对李逸情物外的豪情不禁肃然起敬。

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于金殿召见李白,见他器度弘大,神采飞杨,唐玄宗非常欣赏,便将他召入翰林院。有一次,玄宗和李白谈论当世时务,起草答蕃书。李白辩论口如悬河,下笔倚马可待。玄宗遂赐食于殿前,亲自为他和羹,又赏他方丈宝床,让他侍帝游宴。

有一天,唐玄宗度曲合乐,欲创作乐府新词,忽然对身旁的侍臣高力士说:“如此良辰美景,不能光凭声伎取乐,如果能得到逸才词人的名篇传唱讽咏,就可留名后世。”众人都说李翰林最合适,玄宗便派人去召李白进宫。

当时,李白正参加宁王李献的宴请,已经喝得半醉,接到诏令后,东倒西歪地来到御前。唐玄宗让他写十首《宫中行乐》诗,李白却说:“宁王赐我酒,让我尽兴而醉,如果陛下赐我无畏,让我尽情发挥雕虫小技,乃人生两大快事。”

唐玄宗当即答应了他的要求。李白乘兴引足(抬脚),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让两位宦者研墨濡笔,又命二人当众铺纸。准备就绪后,李白欣然命笔,十余首诗一挥而就。唐玄宗看后高度赞赏,认为近来诗赋得其意者唯李学士,对其宠爱有加。

李白的学识和风格受到“决策者”皇帝的赏识,但却被“执行者”宦官宠臣等忌恨,特别“领导身边人”高力士,深恨“脱靴之耻”,从李白的诗中摘出某些句子,断章取义,故意激怒杨贵妃,所以,玄宗多次想重用李白,杨贵妃和高力士都从中作梗,无果而终。

壮志难酬的李白,只好乞归故山,玄宗也就赐金放还了。尽管李白离京而去,他热情奔放、极富想象的诗歌却深深地打动了长安民众。唐文宗时,李白诗歌与裴旻(mín)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 

李白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其诗歌所体现的人文、平等、自由等思想,是超越唐朝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最开明、最自由、最丰富的时代的,即使我们今天读李白的诗词,都感觉不到任何思想的束缚,这就是其作品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人说李白之所以在长安壮志未酬,是因为其“铮铮傲骨”。这个结论,是不懂得欣赏真正的李白。事实上,李白这样的人,在以跪求皇帝为主子的时代,其思想和作风是无人能够理解的,也是不可能容于当世的,因此,李白不见容于唐王朝,才是时代的必然。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在《长安十二时辰》从未露面,凭什么能上微博热搜?
李白——酒入豪肠还是酒入愁肠?
李白“谪仙人”的称号是怎么来的,“金龟换酒”又是怎么回事?
贺知章与李白:我们也期望岁岁年年,但终究没有来日方长
看了一夜爆火的《长安三万里》,才明白成年人的辛酸,都被他说尽了
李白、《蜀道难》与蜀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