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乐队》收官,击碎文化“区隔” ,搭建中国乐队“桥梁”


作为一档前所未有且备受争议的乐队综艺节目,江苏卫视大型纪实类音乐综艺——《中国乐队》在今晚正式收官。


香港宗师级别的摇滚乐队太极乐队,以一首极近温柔的粤语歌曲《每一句说话》,瞬时将观众拽入了香港八十年代的乐队热潮中;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带来了乐队版《最最遥远的路》,娓娓道出“你我需穿透每场虚幻的梦,才能走进自己的门”的人生体悟。

重庆摇滚先驱者碎瓷乐队也以一首《I’ll be missing you》唱尽思乡之情,乐队推荐人谭维维与陈伟伦分别登台演唱了原创作品,此外,五位电台DJ的加盟助阵也为《中国乐队》最后一期的舞台带来了又一抹纯音。

在《中国乐队》的十二期节目中,从第一期的备受争议,到通过一步步“试错”来摸索电视音乐综艺类型的“底线”,伴随着第一季的结束,节目可谓完成了这艰难使命的第一步。

“摸爬滚打”的乐队综艺,

与“绝不认输”的摇滚精神

经历了三年筹备、不断复审与无限期延播等风波的《中国乐队》,终于在万众期待中播出了第一期,却陷入了一片质疑漩涡中,关于节奏拖沓、每期呈现的乐队数量过少等质疑声比比皆是。

 

好在节目组把这些都一一扛了下来,在此后的节目中,《中国乐队》的收视及口碑开始在上升曲线中一路攀爬。无论是更加丰富的乐队种类呈现、更加细致的乐队成员的人物群像、还是节奏上非常明显的简洁,在整体制作上明显更加用心,而这些努力也让《中国乐队》的收视率逐步攀升。

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一定是以内容为内核辐射开来的,在《中国乐队》的舞台上,一支支乐队便是内容呈现的根本。

有如指南针这样的摇滚老炮儿乐队,也有飞鱼乐队这种新生代00后乐队,摇滚、电子、雷鬼、民谣、爵士、流行,一批各具风格和特色的乐队登上电视舞台,不仅较为完整的展现了当代中国乐队的完整生态,也在大众层面为观众进行了一次较为成功的科普和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乐队》总导演陈韬曾说过:在乐队最好的发展时光里,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渠道去扩散影响力,那么公众就会记住这个最好的你。对于中国乐队而言,如果你觉得你处在自己创作的“黄金年代”,那么我们希望能给你一个与你成色相配的舞台,让大家认识你、欣赏你。

用内容回归音乐形态,

创新实现“区隔化”

尽管《中国乐队》的舞台给了风格迥异的乐队们一个展示舞台,但是显然,这些内容对于不熟悉乐队的观众们而言,是具有一定的"代际感",并被贴上了“区隔性”的文化标签,而这正是《中国乐队》想要做的——用创新实现区隔化、再用内容击碎区隔化标签,让更多的人“认识你、欣赏你”

为此,节目的核心点没有落在传统娱乐节目常用的套路和模式上,从舞台灯光设计到表演,包括前面恰如其分的纪录片,以及各界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都是构成节目的核心点。

将最本源的乐队文化呈现给观众,再以各种形式的创新元素让音乐回归音乐。流行歌手谭维维,近年来也对中国乐队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扶持与发掘,而在《中国乐队》的舞台上,她却以DJ身份登上音乐调频,这也显现出节目在弱化明星元素、凸显音乐本源的意愿。而如致力于融合中国文化的新乐府创始人陈伟伦、代表老一辈乐队文化与新生代的交集的音乐制作人郭亮等等,也在这条思路上形成了一致性。

节目的阵容搭配中,每一期都会有一组老炮儿乐队、新锐极具感染力的年轻乐队和民族、爵士等风格独特的成熟乐队。而每一组乐队的专属故事也会在表演结束后以访谈方式呈现。观众们能够通过各种接地气、让人印象深刻的小细节来加深对乐队文化的了解,也会让乐队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一些登上节目的乐队音乐人都曾谈到,“《中国乐队》是自己参加过的最尊重乐队的节目”。无论是从灯光舞美创新效果的体验,还是从专业制作人及设备的角度来看,《中国乐队》已经力所能及的将每一支乐队最完整的呈现传递给观众。 

这样一档看似有些“素”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丰富多元的乐队内容及绚丽的舞台灯光,再将中国乐队文化糅合进专属于纪录片式沉稳、却又拥有独特冲击力的节目中,无疑为观众带来了属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独特冲击力。而《中国乐队》也在用独特的无PK呈现模式告诉市场:呈现一个多元化的中国乐队才是这个节目的终极使命。

探路者的展望:

搭建属于中国乐队的“桥梁”

作为中国乐队音乐综艺的探路者,《中国乐队》首先掀开了乐队综艺类型的创作大幕,呈现了一出“破冰之旅”。

谈到最初制作《中国乐队》的契机,陈韬曾向媒体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乐队音乐的销量都是非常好的,去年全球演出排行榜前六位里有5个都是乐队。但在中国,乐队音乐的占比还太少了。”

 

一方面,对于中国的乐队而言,这档节目无疑能够为其打造一个绚丽华美又大方周正的电视舞台,另一方面,培养起观众对乐队的感知能力,对于这片亟待挖掘的蓝海中,刺激中国乐队产业的发展,无疑是最强烈的“催化剂”。毕竟,让更多原本不了解乐队的观众开始接触乐队,才是《中国乐队》想要搭建的“桥梁”。

而以创新实现区隔化,与当前热门的音乐节目模式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虽然在大众层面一度出现争议,但多元化的展示,为不同风格的乐队都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也为未来乐队类音乐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执行经验。

近年来,电视综艺市场也在不断进行着革新,脱去了网络综艺的浮躁感,从扎堆的星素对抗类音乐节目、到充斥着文化教育意义的《声临其境》,回归内容的综艺节目逐渐增多,并且已经开始成为电视节目选题的“香饽饽”。

 

在此背景下,《中国乐队》曾遭遇的困境都将被逐一击退,以渐进式的思路,完成底限的探索,以文化自信和正能量的模式完成乐队文化的首次展现,对于电视综艺市场及乐队文化而言,都意义重大。同时,走遍全国寻找乐队,也为乐队类节目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相信像《中国乐队》这般的文化类纪实节目,将拥有更多展示舞台。

《中国乐队》第一季结束了,但这是中国乐队的新开始。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艺节目岂能渲染“撕”和“斗”
豆瓣9.8分!节目老套却成“神仙”综艺,国内综艺还要走多久?
继《乐夏》《街舞》之后,《中国新说唱3》《中餐厅4》也来了!
《中国乐队》开播:这档“小切口”的音乐综艺或将再创“嘻哈”般的风潮
乐队的夏天
年轻人的歌声飘扬在草莓星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