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爱奇艺戴莹 |《破冰行动》: 主旋律题材的互联网“破冰”

“这个项目题材太好了,我们如获至宝。”

在现实题材、主旋律成为荧屏影视作品的创作主流,且被大众市场所接受并追捧之际,市场再迎一员大将。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联合出品且共同播出的《破冰行动》,开播不久便以8.5分的豆瓣评分成为今年开年以来的影视剧口碑之最,并引来无数用户及观众的自发安利

开播即获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等全国各地警方官微实名推荐,播出后爱奇艺热度迅速登顶、勇破8900热度值,微博主话题#破冰行动#以19.4亿的阅读量位居话题榜首位……事实上,无论是从题材内容、价值观念还是剧集制作层面,《破冰行动》所尝试的类型化道路以及对受众市场的影响力,都已取得显著成效。

纵然距离第一次接触到《破冰行动》这一项目已过去两年,但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又是《破冰行动》总制片人的戴莹,在聊到该剧的创作、诞生、突破,以及更多背后的故事时,依然难掩内心之激动

主旋律的互联网“破冰”

视频平台的题材进阶

2017年,第一时间接触到《破冰行动》项目后,戴莹便向其上级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和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进行了汇报,“我们大概一周左右就决定了要做这个项目

以2013年广东省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为创作蓝本的《破冰行动》,通过剧中男主角李飞(黄景瑜饰)和李维民(吴刚饰)这对缉毒警“父子”对东山市制毒网的一步步撕开,再现并高度还原了当年缉毒大案的侦破过程。而事实上,无论是当年的专项行动还是《破冰行动》对大案的还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亦非一日之功

将时间线拨回到2014年9月,彼时距离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过去不到一年,公安部新闻宣传局找到导演陈育新(代表作有《国家行动》《湄公河大案》等),希望能将扫毒专项行动改编成电视剧。几个月后剧本完工并顺利度过了审查环节,但项目迟迟未找到合适的播放端口,直到爱奇艺的出现

导演傅东育在谈及与爱奇艺的合作时透露,编剧陈育新最初拿出《破冰行动》项目第一稿时并不被市场所看好,“必须感谢爱奇艺,事实上来讲从承制方把这个剧本交给爱奇艺,从拍板决定,认定这是一个大剧,到投资成本给到多少,都是在一周之内的决定。这是一个特殊的题材,所以如果没有公安部,没有广东省厅的保驾护航,没有爱奇艺睿智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力,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行的。”

“我们觉得能参与这个项目就如获至宝,三生有幸。”戴莹笑着说,“我们之前一直在找寻真实大案改编的项目,所以当第一时间接触到《破冰行动》时,就被打动了。”不难发现,近年来爱奇艺在推理探案这种悬疑类题材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心理罪》、《美人为馅》,到《无证之罪》、《悍城》、《原生之罪》,再到如今的《破冰行动》,无论是题材、叙述角度还是人物设置、立意支点,勇于创新和寻求突破已成为爱奇艺的基调

放眼剧作本体,《破冰行动》从内容题材层面,不仅突破了主旋律题材作品类型的束缚,打破了缉毒题材的程式化故事框架。《破冰行动》导演傅东育在接受采访时亦指出,该剧所透视出的社会背景和禁毒形势的严峻性、毒品的真实危害性,以及禁毒工作之艰难,均是以往禁毒题材作品所不及甚至没有的。

从大的基调上来看,无论是题材层面的创新,还是整个剧作的立意高度,《破冰行动》都是同类型题材的一次“破冰”与突破。也正是基于题材的突破与内容的辛辣,《破冰行动》播出至今,拥有了同类型作品应该取得但却相对缺乏的反馈:真实、大胆、硬核成为了观众对这部剧的直观反映

“尺度”只是表现

“真实”最为动人

所谓尺度,正是源于真实。”

显而易见的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抑或是主旋律,这类作品唯有做到真实,落在每一颗纽扣上的细节性真实,才能感染观众。不管是《破冰行动》还是爱奇艺于去年世界大会发布的和陆川导演合作的《西部警事之白银档案》,这类基于现实事件改编的作品最动人之处就是它的真实性与现实感,所以其社会影响力以及大众共鸣感也会更强。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说主旋律作品或是艺术主旋律的作品,年轻人都不爱看?”导演傅东育指出,观众市场的反映,其实是在拷问创作者,拷问其是否把整个片子的氛围真实感带给了观众,让作品想传达的更高层的意义理想境界,被观众所接受。而《破冰行动》的用心打磨以及所收到的反馈,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主旋律“破冰”的一大佐证

据介绍,编剧陈育新在剧本创作阶段,多次前往“雷霆扫毒”行动的发生地广东,走访了近百名参与过此事的缉毒干警,在一对一深入交流的采访过程中获悉了案件之外,每个人的经历、感受与改变,累积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对此,戴莹肯定道,“正是因为编剧达到了真实充足的取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做二度创作就会更加从容。”

再次回到2017年,在项目剧本完成后,爱奇艺与项目制片人开始在没有演员、没有主创的前期阶段,进行对接。彼时,据戴莹介绍,爱奇艺不仅对该剧的整体定位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亦对剧本提出了一些修改要求和目标:类型、情节与人物都做到极致

“所谓的尺度是因为背后的真实性,所以控制好尺度,关键是要把事实性的部分真实、合理的表现出来。”如同戴莹所说,“真实感”与“真实性”已然成为了《破冰行动》让人无法忽视的两道光环

当前,随着剧情的展开与推进,《破冰行动》的诸多细节成为案件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小至剧中出现文件的书面规范、警服的分类、相关公务员使用的手机品牌、接听电话时的屏幕状态、枪支道具,大至办公室的布置、案件侦查与推理的合理性等,该剧都尽可能地在向现实世界靠拢,规避常识性、事实性错误。

当然,《破冰行动》得以安全过审,除了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和匠心制作外,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服装道具到拍摄场地,从真刀真枪的上阵到上千名警察的配合拍摄,该剧在制作层面获得了广东省公安厅、公安部禁毒局以及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等相关部门的鼎力协助,成为相关部门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影视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工作性质,“低调”一向是贴在缉毒干警身上的一大标签,缉毒工作的具体内容更是从未摘下过面纱。就《破冰行动》而言,据网友统计,该剧演员高达212个,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更像是一个群像戏。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去讲述一个对观众而言最陌生的故事

它需要一粒石子,去激起千层浪

李飞代表观众视角

人物群像背后是格局最大化

人物众多的《破冰行动》,故事视角必然会因主要人物的选择而变得不同,那为什么会是李飞?

《破冰行动》虽然源于真实大案,但剧中涉及人物繁多、支线分散,为了将公安局调查、塔寨制毒以及香港线人三条大线勾连起来,编剧陈育新虚构了李飞这样一个角色:东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缉毒警察,养父李维民是省厅禁毒局副局长,生父赵嘉良是李维民在香港的线人。

李飞像是我们的观众视角,刚上来也是稚嫩和看不清真相的,以他的视角介入,可以带着观众一起调查整个案件,包括他自己的身世。”戴莹表示,选择李飞做该剧的主角,强化他的人物线条,是爱奇艺加入项目后提出来的建议。

编剧陈育新对此肯定道,身在山东的李飞不仅最靠近毒窝,而且又是一个刚从警院毕业没几年的年轻警察,不够沉稳的他虽然没有李维民的全局观,也没有蔡永强的隐忍力,但“他身上最能体现缉毒警的理想,或者信仰的。”以这样一个冲动又执着的人物来撕开东山的黑幕,无疑是合适且具有戏剧性的。

从行至当下的剧情来看,《破冰行动》并不是一部以破案为主的刑侦剧,更没有大众习以为常的卧底设置。而是借助一件负责的案情,以大量的叙事手法来展现缉毒干警真实的工作状态、会陷入的困惑与挣扎,以及更多不为人所熟知的“马赛克人生”。

“他们的生命并不像我们剧里面所展现出来的刀光剑影,恰恰是一种陷入到迷局里的那种危险,面对的不单单是要正面面对的敌方,可能背后还有危险。”正如编剧陈育新在深入调查后的这一感慨,《破冰行动》显然有着更深刻的人性张力。基于真实故事的逻辑正确性,剧中善与恶的对立与博弈,人性之间的较量与挣扎,均随着剧情的深入展开而充满张力。

与此同时,除了缉毒干警外,《破冰行动》还设置了陈珂、水伯这样的“周边人物”。不管是代表缉毒英雄背后家属视角的陈珂,还是从抵触吸毒到无奈沉溺其中的水伯,正是这些没有一丝赘肉的人物的设置,从不同视角去搭建了《破冰行动》整部剧的视角和格局,带领会站在不同立场的用户走进故事,感受故事背后想要传达的声音。

据悉,该剧播出后,不少网友都翻出了《焦点访谈》等节目以往对“雷霆扫毒”行动的报道,在更加了解缉毒干警的不易后,一些网友还特地前往缉毒干警的办公室门口献花。

戴莹对此深有感慨:“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太动人了,如果能通过《破冰行动》将它传达出来,让大家对缉毒警和缉毒事业有更多的理解和尊敬,于我们而言就是最大的成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冰行动人物关系图,角色关系,人物介绍
豆瓣8.5,现在国产电视剧尺度都这么大了吗?
《破冰行动》虽然剧情有bug,但仍算得上国产剧中的良心之作
《破冰行动》李飞拿到铁证,林耀东启用更多“内鬼”?
《破冰行动》: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破冰行动》:马云波妻子自杀,塔寨危在旦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