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影节开幕 | 于冬、王长田、程武等大佬“重逢”,电影业终于“等风来”

7月25日,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伴随着上海鼓噪的蝉鸣,正式开幕。这或许是历史上最仓促的一个上影节,疫情情况反复下,官方从确定举行、筹划放映、公布片单、到开放来宾注册、策划论坛、项目创投等各个环节落地,只用了两个星期。

这也是最受期待与渴望的上影节,电影节官方海报的主题定为“重逢”,傅若清、王健儿、王长田、于冬、程武、李捷六位行业大佬代表行业头部公司出席开幕论坛,电影行业似乎真正与大众重逢了。
 

而真正重要的问题是,重逢的仪式完成了,重逢之后电影市场何时真正步入正轨?

一方面,票房市场的情况需要观察,到底有多少人走进电影院?“我觉得未来两周是非常关键的,周末和下个周末。我们希望这两个周末,如果更多的观众入场,从票务平台的情况来看,应该会恢复到平时同期的正常的2/3电影票房的水平。”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说。

电影节开幕这天,国内影院复工后迎来第一个周末,专资办中国电影票房数据显示,周五(7月24日)《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喋血战士》两部进口新片(国内首次上映)开画,票房发盘达到1925万,“大概是以中国电影市场1/6的场次,实现了1/5的日常票房,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数据。”李捷说。而接下来两天,是行业观察票房市场活力几何的重要节点。
 

另一方面,是电影行业上游内容创作问题,行业有多少片源?“我们目前的片源大概四五百部,能够支撑到明年三四月份,明年的暑期档可能会有建党百年的献礼电影出现,但是接下来档期是比较空的。”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说。

而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冗长,“这场疫情会加速整个产业的结构性的调整。重启之后线下重资产,影院、影视基地、主题乐园等,会加大兼并收购重组的力度,线下业务会加速与线上渠道、流媒体的融合整合置换。”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影”)董事长王健儿说。

2018年行业回归理性、2019年的“后600亿时代”到被疫情打乱的2020年,电影产业上下游各环经历一番洗牌,在意外与格局变化里走向新的局面。

危与机之下,
电影头部公司的“关键词”
 
“2020年上半年整个的电影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但其实我们认为每一次危机,每一次挑战反而可能是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反思自我,进行更好的思考和沉淀,更好的练内功,对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的转危为机的机会。”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说。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

而“危”如何转变成“机”,从各公司在疫情期间或者复工之初作出的布局中,或许能够得到答案。

腾讯影业的关键词是“连接”。程武介绍,腾讯影业作为互联网头部电影公司,在疫情期间一共在三个方面推进电影工作。一方面仍然在进行电影项目的创作筹备;第二方面腾讯影业加大了对于行业优秀的制片人、编剧、包括制作环节等各个环节优秀人才的招募力度;第三方面,腾讯体系内也做了一轮的调整,腾讯影业在体系内将更紧密联动阅文集团、新丽传媒、猫眼娱乐等上下游公司,体系外则更积极更开放,连接更多的优秀的创作者。

同样具备互联网基因的阿里影业,疫情发生时展现出更加明显的“服务”属性。淘票票作为国内主要票务平台之一,影院宣布关闭时刻,平台三天内完成了近百万的退票,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承担了一部分退票形成的资金压力,并在4月中旬时就已经开始根据疫情情况进行隔座售票、疫情安全防控等产品开发,影院复工后阿里影业旗下淘票票、灯塔、云智等平台,免去了电影院服务费。这对于影院而言是一个莫大的支撑。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

而光线传媒、博纳影业这类传统影视公司则竭力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转,核心是“帮扶”。光线传媒一方面公司内部团队与创作质量的稳定,不减薪、不裁员,并持续招聘人才,大量精力剧本,一方面则帮扶中小企业,“对我们投资和合作的企业,光线传媒派出了我们主要的管理者到他们公司去工作,有的则是派出了我们的编剧和项目管理人员来帮他们发展项目,包括解决资金的问题。”

博纳影业没有股市资本市场的支持,帮扶更直接的来自于行业各环公司。“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奔波在各大业主老板跟他们讲租降租,目前我感觉还是很得到业主方的同情跟理解的,比如说银泰百货、中粮大悦城、龙湖地产、北京的兆泰、上海的复星都给博纳影业给予了疫情期间全免,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帮企业,企业家帮企业家,这也代表了中国经济的韧劲。”于冬说。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

中国电影、上海电影这样的“国家队”选手,更多的是对外“辅助”。中国电影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董事长傅若清表示,于7月24日至8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免费发放400万张观影券,投放近1亿。上影集团则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全国首支“影院抗疫纾困基金”,抗疫纾困基金覆盖整个长三角,总额达10亿。

“这样大家联手做事情,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于冬感叹。

这场疫情让电影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也让产业链条各方意识到连接与互助的重要性。2018年行业说起“抱团取暖”,或许还带着一点意味不明的调侃色彩,但2020年行业说起联手、帮扶这类词,却是心头一热。行业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联合,不仅仅是项目或资本上的合作,更像是为一个行业如何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而达成的共识。

各家产“新粮”,
电影行业真正的“敌人”是谁?
 
目前,行业内头部电影公司在影院复工后已经在迅速恢复生产发行节奏,配合着今年抗美援朝70周年、2021年建党100年的时间节点,在各路类型片之外还有一批大制作献礼片袭来。

7月20日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电影《第一次的离别》也作为影院复工的首部新片上映,同时7月份腾讯影业与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阅文集团联合出品的建党百年献礼片《1921》已经开机,后续腾讯影业还有《许愿神龙》《怒火重案》等电影作品。
 

阿里影业参与出品的爱情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七夕档上映,新片《一点就到家》预定国庆档,而《第一炉香》《拆弹专家2》等电影也将上映,目前阿里影业筹备或者开机电影项目达到了6部。

光线传媒今年5月开拍的爱情片《你的婚礼》已经基本拍完,而关于李大钊生平的影片《革命者》、抗疫题材《火神山》等新片都在全面的推进之中。博纳影业抗疫题材的电影《中国医生》在武汉解封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取材。
 

中影则有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与北京文化合作、7位导演联合制作的《我和我的家乡》,同时还在和阿里影业联合打磨关于抗疫题材的电影。10月下旬,中影和华夏将会联合推出四部反映抗美援朝志愿军出国作战题材的影片,包括与阿里影业合作的农村扶贫题材的电影《一点就到家》也在将上映。
 

上影则对外公布了片单,据悉作品达到25部,包括有《1921》《大城大楼》等献礼片在内的12部故事片,还有5部电视剧集,5部动漫作品,2部纪录电影,1部京剧电影。

但这些“新粮”并不能缓解电影行业面临的“饥荒”。“我们应该加快恢复电影的创作,这是现在比较着急的事情。”于冬强调。电影行业开机量与创作意识还没有恢复正常,“前不久说横店的开机量,基本上剧组恢复的挺快的,但大部分是十天左右的网络电影,我们真正的院线电影开机量是很低的。”

更让行业觉得忧虑的是,电影作为一种内容形态,还面临着新的冲击。疫情期间线上内容大爆发,内容市场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以下院线发行为主的电影市场,也不得不正视线上发行与网络电影的存在。

网络电影是否会对院线电影造成冲击、甚至取代院线电影?李捷给出笃定的回答,电影成熟的商业模式使它不断进步、并拥有不可替代性。

“虽然流媒体长视频内容有得天独厚的观影便利和理论上无限大的排片、无限多用户的优势,但是电影行业与剧集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诞生的第一天就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商业模式,一人一张电影票,决定了电影天生是C端收费的产品,只有用户愿意买单的情况下电影才可以成为一个卖出的产品,这样就倒逼电影创作者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内容进步。我从来都不担心院线电影会出现消亡或者被长视频内容替代。”

而传统院线公司也表现出拥抱线上发行新趋势的意愿。傅若清表示,上影未来除了线下、影院的电影发行之外,将大踏步地推进线上电影的发行工作,差异化地和爱优腾共同成长。

未来电影市场上流媒体线上电影发行、网络电影都将成为电影市场的一种补充选择,行业需要做的不是担忧一个不存在的挑战,而是如何让院线与流媒体建立起互相补助的运行模式。

“今天真正要担心的不是网络电影内容对院线电影的冲击,而是短视频对人类阅读习惯的改变。”论坛上李捷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近几年短视频、直播风口持续上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用户迅速增长,秀场、游戏、卖货等直播形式层出不穷,年轻一代已经习惯短视频、直播快捷直接的内容表达形式。疫情期间有人渴望影院回归,有人适应了影院的缺失。
 

“因为观众会习惯越来越喜欢短的、直给的、没有任何剧情设计的内容,可能就是一些梗和视觉冲击,而电影是要有故事剧情和表演的。这种短视频的阅读习惯被建立起来是可怕的,我们可能再下一代,再再下一代,他们可能接受不了看过长的电影。”

行业已经有了认知,无论是院线有序恢复营业,还是上海电影节的举办,这些都只是电影市场复工的开始,之后或许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复工档”才能让一切走向正轨。而这个复工过渡期比想象中更长,它不单单是电影行业自身的重塑和挑战,还有着电影行业如何与流媒体等线上形式完成自洽,如何从短视频、直播等“快销”内容中夺回市场的问题。

“电影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好的电影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程武感叹。这场疫情不仅仅是一场资本灾难,也是时代给电影产业的一次感念教育,而这届电影节注定要退下它的胭脂花色与迷幻泡沫,露出行业最真诚的样子。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始于情怀 忠于内容 《八佰》是一场全行业的集体接力
阅文新丽腾讯影业组成三驾马车,就能拉着腾讯驶向迪士尼吗?|腾讯|阅文|新丽
新文创的下一个五年:生长出一片大海
对话程武:腾讯影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影院复工首周:总票房破亿,复工率接近50% ,整体依然疲弱
一个男人的死,点燃整个电影业的惊恐和彷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