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下来,外公养!

行了,

你那男人不是个东西,

离就离吧。

文/婉兮  

滑动可翻看《老张家》目录

2、打掉孩子,离婚!

1、他的老婆,生了7个女儿

临水去往个鸣的车,一天只有两趟。
早上8点,下午1点。
张玉竹花一块五毛钱买了车票,又挺着大肚子,煎熬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大姐张咏梅所在的城市个鸣。
而这,也是父亲老张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这是一座因锡矿兴起的城市,一大半人口都依存锡矿公司生活。这公司有自己的学校、医院、食堂、澡堂子、电影院、俱乐部……俨然是一台运转良好、严丝合缝的庞大机器。
老张口中的“我们厂”,正是这公司的分厂之一。
1984年,60岁的老张退休,21岁的大女儿张咏梅顶了班,成为厂里的一员,从此端上铁饭碗。
后来,张咏梅嫁了同厂工人,彻彻底底脱离农村,还分了房子,成为真真正正的拿工资吃饭的城里人。
这一点,张玉竹很羡慕。
不过,也只是羡慕。
各人有各人的命数,怨不得天、怨不得地、也怨不得人,更怨不得爹娘。
这是老张说的。
是当年,老二张素兰因为顶班跟父母闹翻时,老张厉声吼骂出来的,“她是老大!什么叫长幼有序?什么叫兄友弟恭?就算放在古代,那也是立长子,轮不到你!”
这句话,老二记住了,其他几个姑娘,也都记住了。
车子驶进城,街景渐渐繁华,张玉竹攥紧皮革提包,身子半蹲,扶着车门,一步一挪,艰难地下了车。
一瞬间,有些茫然。
眼前的城市,和上回来,好像又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上回已经是六七年前了吧。
六七年,人都可以面目全非,又何况是一座城市呢?

那时候,老张还没有退休,张玉竹跟着阿妈,带着老七来探亲。也就是那次,张玉竹第一次逛了公园,还逛了百货大楼,对那些不同于供销社的衣裳裤子,心生向往。
同样是的确良衬衫,城里的似乎就是要洋气些、大方些。
同样是涤纶裤子,城里的似乎也更显腰身些,摸上去也更有质感,一看就是好料子、好东西。
同样是手绢,城里的印花就是要别致些,令人爱不释手。
说不清为什么,反正城里的东西,就是要好很多很多。
但这次,没人来接张玉竹。
她的决定,是一瞬间做出来的,没办法提前告知,更来不及写信,只能以“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跌跌撞撞冲到个鸣来。
好在,她的记性并不差。
虽没来过大姐的新家,但她记得,阿妈说过,大姐的新家在工人村,“就在你家爹老倌以前住的宿舍旁边那栋楼,厂里给了他们两间房,大的睡觉待客,小的煮饭。说是厨房,其实就是巴掌大的一小点儿地方。”
她也记得去往工人村的路。
扶着栏杆稍作休息,喘了几口气,张玉竹又直起身来,撑着腰右转,过了马路,又上了一个斜坡,缓缓往工人村去。
约莫20分钟后,目的地到了。
眼前是一些苏 联风格的楼群。
据说这是苏 联专家援建时,厂里模仿苏式风格盖起来的。红砖环绕,整整齐齐,跟小麦村那些歪歪扭扭的房子相比,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找到老爹住过的宿舍楼,张玉竹又以此为坐标,找到了大姐所在的楼栋。
一座红砖砌成的三层小楼,拱形大门,水磨石地面,干干净净的。
不过,她不晓得具体是哪一家,只好站在大门口,搓了搓手,急切而焦灼地,等着大姐夫或是父母回家。
大姐应该还在医院吧。
阿妈说过,大姐生娃,应该就在这几天。
不知站了多久,工人村渐渐热闹起来。
穿深蓝色劳保服的工人们,踩着自行车说说笑笑,车头挂着网兜,里头装着铝制的饭盒,三五成群,各自散入不同的楼栋。那些红砖小楼里,开始传出滋啦滋啦的炒菜声,香味隐隐约约,渐渐散了出来。
下班时间到了。
张玉竹饿了。
从小麦村逃出来,她只在县城客运站的小摊子上,买了个8分钱的酸浆粑粑吃。
即便对饭店里的过桥米线垂涎三尺,也舍不得那2两粮票和1角5分钱。
可她身怀六角,正是容易饥饿的时候。
正琢磨着找人问路,却见一个跟阿妈差不多年纪的老妇人走上来,看着她,左瞧右看:“你是不是姓张?”
“啊?哦,对,姓张。”
这老妇人有些面熟,但一时半会儿,她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但还是急忙堆出一脸笑容,讨好地望着对方。
第六感告诉她,面前这位阿姨,大概率是认识大姐的。
果然,对方的下一句话就给了张玉竹希望。
“我是方进勇他妈,你大姐明天就出院了,这不,让我回来取点东西,送职工医院去。对了,你爹妈不都在那儿吗?”
言外之意是,你怎么一个人来了?还挺着个大肚子?
那眼神中,也带着一丝疑问、一丝不悦。
但张玉竹的眼睛,瞬间亮起来。大姐夫的名字,不正是方进勇吗?也就是说,眼前这位阿姨,是大姐的婆婆。
“对对对,张咏梅是我大姐。”
张玉竹点头如捣蒜,讨好的笑容还挂在脸上。她想起来了,这位阿姨去过自己家,跟自己打过照面,确确实实是大姐夫的亲妈。

不过,大姐的婆婆好像不太高兴。
她没让张玉竹进儿子的家,只嘱咐她等在外面,待拿了东西,才带着儿子的三姨子上了公交,往职工医院而去。
一路上,老太太不讲话,也没笑容,面容严肃,嘴巴紧闭。
张玉竹偷偷看了看老太太,只见她那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的卡其布套装规规整整。乍一看,就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她便把满肚子话咽回肚子,扭头去看窗外,假装欣赏街景。
到了职工医院,见到父母,张玉竹的泪水立刻冲到眼眶,一声“爹老倌”和一声“阿妈”喊出口,就泣不成声了。
“咋个了?”
老张的眼皮,忽然没来由地跳了起来。三女儿大腹便便,孤身一人跑到个鸣来,绝对不是小事情。
可现如今,大女儿分娩尚未出院……
更何况,亲家母还看着呢。
老张用眼神示意老伴儿,对亲家母和大女婿抱歉一笑,赶紧把三女儿带到楼梯间,低声询问她发生了什么。
张玉竹抽抽噎噎,把前因后果讲明:“我不要这孩子了,打掉,离婚!”
“这可不行!”赵翠云一听,厉声反对,“这都7个月了,已经是一条命了,怎么打?万一出意外,你还要命吗?”
当妈的,也开始抹眼泪。
她是个女人,她明白把七个月的小生命从体内剥离,意味着什么。就算不心疼素未谋面的胎儿,也得心疼自己的女儿呀。
“那我就不要命了!”
张玉竹跺着脚,抹着眼泪,“反正,这孩子坚决不能要。婚我离定了,爸,我就在职工医院流产,做完了,就回去办离婚。”
她脾气倔,拿了主意,坚决不改。
赵翠云跟着急,一句接一句地劝,张玉竹的眼泪流个不停,但就是不肯低头。
老张望着老伴儿和女儿,半晌,终于做了决定:“行了,你那男人不是个东西,离就离吧。但孩子不能流。生下来吧,我替你养着!你爹老倌有退休工资,养得起!”
-未完待续-

-作者-

婉兮,90后写手,不偏激不毒舌,有温度有力量。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ID:zmwx322),已出版《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愿所有姑娘,都嫁给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南文学•建文科技杯•小说】张菊兰/云南/彝族/张老倌上坟
年糕谣
赣鄱专栏 | 邓海凤 :父亲二三事
天堂里的阿妈
苦夏的味道
手记 | 驻村工作的“三知三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