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00309 癌症不是病?!


今天一早打开手机,看到朋友转来的一篇热文“癌症不是病?医学界惊天隐瞒”。

文中提到今年国人热传的一本据说是一个叫安德烈·莫瑞兹的印度传统医学大师写的书《癌症不是病》,其观点完全颠覆了以往医学界关于癌症的观念。

文(或书)中主要观点是:

1)癌不是疾病的真正来源。成年人,每天有300亿个细胞死亡,其中有1%到10%,是癌细胞。换言之,是人都有癌细胞

2)只有癌细胞因外界致癌、突变因素的作用才会变大。如果人体的代谢、内分泌、免疫力正常,癌细胞会自然消亡,反之,就会堆积,愈来愈大。因此,肿瘤是长期三到五年全身病态的积累,即患者长期不良心态、阴暗心理、无规律作息、随意生活习惯或生活环境恶化的累积,集中表现在肿瘤突变上

3)现代西医的医疗过于暴力,许多人无法从开刀后恢复。而且随后的放疗、化疗更恐怖,通杀各种细胞,这已是无知的医疗。

4)真正致命的是毒素及肿瘤成长的病态环境,不是癌细胞本身。如果今天将癌瘤拿掉,而身体原先的许多问题还在持续,癌症还是会复发。所以,身体的代谢功能,免疫功能,排毒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最后建议大家:快乐心情,时刻注意身体,这已是人世间最有效的防癌突变的智慧。听轻松音乐,对镜子微笑,去看喜剧,笑对人生,融入自然,改变执着的价值观,心平气和走过这一生。

 


我把文章转发到医学专家云集的同学群和同事群,自然又引来一阵热议。挑选些有代表性的,记录如下:

A(临床医学): 这是媒体没底线,成为标题党的结果。癌细胞不是病而不应该是癌症。学医的应该能分辨吧。至于治不治,以前听到癌症,那一定是死刑,现在也不会谈癌色变了,难道是癌细胞变种退化了?有些东西是商家炒作,学医者有自己的判断,难道旅游、睡觉、食疗真能治癌,个例除外。

B (分子医学) : 《癌症不是病》这本书的作者据说是一位多年从事印度传统医学的医者。有自己对癌症的想法和感悟,其观点与现代医学中的认识有诸多分歧。……该书已在百姓中流传多年。我倒是也认同书中的部分观点。……但因为无论从哪个科学体系,到目前为止,癌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是一个基本未明了的课题。所以,本人觉得,对任何一种说法,都应该是有待商榷,或者仅供参考吧。

C(生物医学): 癌症,就是症状,疾病是身体环境变糟糕了,好像蛮有逻辑的

D(预防医学):该文观点可以参考,但不能夸大和绝对化,因病制宜,因人而异我国追求短平快,不能沉下来做大规模人群对列研究,凭个案说事是传销组织干的。我们只能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才能有发言权。

F (临床医学,美籍):我没有看到比那篇文章更胡说八道的了!所以我看大家对待癌症还是如临大敌!无论是你的病人,邻居,认识的人,关心的人,家人,或者你自己,一旦有怀疑,及时诊断治疗!绝对不要相信那个印度人的荒谬之论!

G  (生物医学,美籍)

其实这也还是各种癌处理不一样。甲状腺癌过早发现可能有害无益,但胃癌之类早期发现绝对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这种化疗特别有效的不化疗简直就是见死不救,但有些慢性淋巴瘤,不处理可能能活很多年,一旦化疗可能就恶化了。

可话说回来,又有几人能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质,知道自己有癌症而且不处理,还能坦然地活着呢?大多数人如果不治疗的话,会觉得体内有颗定时炸弹,会是一直生活在阴影中。我这边有一个好友就是全家在这种阴影中生活了近15年,最后慢性淋巴瘤急性发作,再无有效治疗措施走的。他的妻子女儿陪他熬了那么多年,真的不容易。

H(临床医学,中医):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大有用武之地

I (生物医药)

认为癌细胞正常机体普遍存在,不正常是因为机体环境变糟糕了……此文观点确实超前。从目前来看,估计短期内也难以有客观的适合所有类型癌肿的应对方案。那就还是要提倡普遍适用的乐观心态、良好情绪,这个永远不会错的。

还有,能否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指导哪些筛选检查要做,哪些不要没事找事……化疗、手术也只针对敏感癌肿,大样本统计结果说明治疗和放弃治疗,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的,放弃化疗、手术……不过难点应该在于,没有放弃治疗的大数据吧。

J(基础医学科研专家):

现代医学为生物医学主导,过分依据分子生物学依据,不太重视群体或病例对照的研究(现场和流行病学研究比实验研究复杂,受多诸多条件限制,且很难体现个人的贡献)。前段时间推崇的循证医学,很快被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所代替。

我认为,医学确实是经验十科学十共识的管理决策体系,许多治疗方案是一种在可选择条件下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结果对某一个体来说是无法通过比较来进行评价的。

因此,评价某种治疗方案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是目前最适当的选择,包括人群大样本的实验。而靠动物实验或细胞实验来推测对人的疗效与临床效果相差甚远。从逻辑上讲,这是很自然的事。

人的同-种疾病,当出现症状去就医时,其病程就非同质,千差万別,而基础健康状况更是千差万別。这就要求医生既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也要有好的决策判断能力。

所以,从一般意义上谈肿瘤是否要治疗,要选择哪种治疗方案,最佳的选择是找到一位真正的好医生。这也更说明,培养高质量医学生的重要性


大家一个个慷慨陈词,各抒己见,真是讨论得热火朝天啊...  

综上所言,本人非常认同最后陈述的J专家关于医学的观点: 医学确实是经验 十 科学 十 共识的管理决策体系。许多治疗方案是一种在可选择条件下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结果对某一个体来说是无法通过比较来进行评价的。

所以,至少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我同意D专家的观点:无论哪种学派或医疗体系,都不能夸大和绝对化,因病制宜,因人而异。如此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起来很蹊跷 癌症不是病
第十一章 情绪与肿瘤
不幸查出癌症晚期,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医生说出3点真相
癌症的现状与困境、希望与出路
2017/12/20【肿瘤】2017破解肿瘤谣言—1
JCI:激素疗法导致前列腺癌恶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