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武夷茶聚儒释道之「道家」

《茶源地理》的团队

行走在中国的各个茶区,用脚丈量土地

用人文视觉“看见”土地上的山水人器物

呈现以茶为载体、交织着天地人的生命状态


▶回顾:图说|武夷茶聚儒释道之「佛家」

止止庵的道长很好客,常会留大家吃饭住宿。这位修行者已经是庵里的常客了

十六洞天地,建茶第一枝

武夷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为道教第十六洞天(见注释1)。先秦时期,原始的道家信仰和传说已在武夷山盛行。北宋时武夷山道教兴盛,真宗年间(公元998年~公元1022年)武夷山曾建有宫、观、堂达300多处。 如冲佑观、天游观等。现在桃源洞内的岩壁上,还雕刻着巨大的老子像。

道教形成之初,便尚茶、崇茶。在道家看来,茶是契合自然之物,是养生的媒介,还是可借助用于修道成仙的灵物。

马头岩垒石道观内,前来游玩的小孩正在玩水缸里的积水

武夷山的道教圣地止止庵,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长居,修习内丹。白玉蟾极喜饮茶,据传他在止止庵培育的一株白叶茶名曰 “白鸡冠” 。明清以来,“白鸡冠” 列为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他也写下不少有关茶的诗词,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白玉蟾记述了武夷山人制茶饮茶的过程。 最后一句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将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 欲得道升天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止止庵


建于晋朝,北宋东京李陶真、洛滨李铁笛、燕山李磨镜相踵而入,卜筑结庵,命名止止。南宋名道白玉蟾曾任止止庵住持。宋明清代多有修葺、扩建,并屡有道众驻足。 民国30年曾改庵为图书馆。 现保存完整的石砌墙基和石刻 “止止壶天”

注释 1:北宋道教名篇《云笈七谶》记载 : 武夷山荣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称 “第十六洞天” ,名曰 “升真元化之洞” 。

本期摄影 / 林可欣、林葭、张立柏、李菲、温隙

本文来自《茶源地理·武夷山》 /

▼点击下图深度阅读▼

添加茶道君为好友

一起加入/茶道新生活/

(微信号:chadaojunkef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道养生道家茶道养生功法——武夷留春茶(上)
不曾拜见止止庵,原来深山有修行
【茶文化】岩茶与儒释道的关系
道家传人往往都是一脉单传,为什么传到白玉蟾才开始开枝散叶?
朱熹与白玉蟾朱熹后来为什么又弃儒而修道呢?据说朱夫子在福建武夷山讲学时,刚好有一个道家南宗的白玉蟾也...
千古道教第一人:白玉蟾 草书《四言诗帖》及其释文,值得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