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配置管理中所要求的“多级控制”?

有个同学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受控库和产品库的配置管理员如果是同一个人,是不是就违背了配置管理“多级控制”的要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看看标准当中对“多级控制”是怎么要求的。

GJB5000B配置管理实践域CM2.2中关于“多级控制”有两条活动实例,分别是:

c) 建立多级控制机制。多级访问控制等级宜根据项目生存周期的不同时段,产品的成熟度、系统乐行或配置项的保密程度设置。一般通过建立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分配相应的权限,以实现在配置管理系统的不同库中存储、检索、更新以及共享和传递配置项;
d) 多级变更控制等级从非正式控制到正式控制,前者是对开发期间的配置项变更所作的简单跟踪,后者是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规程进行的配置管理变更。

其中,c)条说的是“多级控制”的一般要求,d)条只是针对变更下的“多级控制”要求。

c)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多级控制”的核心是将不同的产品纳入不同的库中进行管理,而且管理的权限也不相同。

比如:未经验证和确认的工作产品可以存储在开发库,工作产品的生产者拥有读写权限;经过验证和确认的被识别为受控配置项的工作产品存储在受控库,它的入库、出库、变更,都需要具备一定权限的人审批才行。

配置管理提倡“多级控制”,目的就是希望工作产品处于合理的管控当中,不希望工作产品失控,使用时出现版本问题,也不希望管控过于繁琐,流程很难执行,浪费工作量,又延长开发等待时间。

所以,“多级控制”体现在库的不同、权限的不同,与这个库的配置管理员没有什么关系。配置管理员只是执行物理配置审核,完成出入库流程中的操作,不同的库的配置管理员是否为同一个人,并不影响工作产品存放哪个库,不影响谁来存取/审批这个工作产品。

这正是:

多级控制好实践,用好功倍而事半
理解标准何含义,流程顺畅又不乱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培训、内外部评价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系统项目文档及其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文档管理和配置管理小结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资料
科普文,分享项目管理的经验,解读项目配置管理技术内容
T1.配置管理及其实现-V4.0
1.4.6.(M02)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