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势利好!夏季高温有惊无险,去年秋参苗高达90%绝收率将不再!
去年夏季高温致海参苗大幅减少,个别地区绝收达90%,严重影响了养殖量,成品参价格因此也大幅上涨。今年海参育苗主产区的情况是否还重蹈去年覆辙,本文为你揭晓
  • 文/图 霞浦海参协会 沐屿岛  

8月31日,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县农副产品产业协会、县海参协会就今年北方参苗的保有量、受灾情况及苗种市场的情况进行调研,旨在促进霞浦海参可持续发展。

调研组一行沿渤海湾进行调研,走访了山东即墨、烟台、威海,河北乐亭,大连、蓬莱、葫芦岛数十家苗种企业,并电话采访了坊间传闻“受灾较重”的东营海参产业联盟。

夏季高温受灾比去年轻

笔者走访了山东威海、烟台、青岛地区和辽宁的大连、葫芦岛及河北的乐亭数十家苗种企业和养殖户,普遍反映今年夏季高温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去年来说,受灾较轻。

调研组在山东即墨市田横镇了解苗种情况

即墨渔业协会副会长、田横海参协会会长陈成英介绍,去年青岛、威海地区夏季高温给海参造成的损失较大,仅田横镇受灾面估计高达80%。今年夏季养殖户相当重视海参度夏问题,采取了很多降温措施,小的池塘基本上都采取了遮阴。加上今年高温期时,刚好遇上了大潮,进水方便;又加上期间来了一场及时雨,降低了水温。除个别进排水条件不好的池塘有损失外,大部分养殖户都能平稳的度夏。

听取河北乐亭海参养殖协会会长刘勇介绍苗种情况

河北唐山市乐亭海参养殖协会会长刘勇等人介绍,今年夏季河北主要供苗区乐亭、昌黎等地也比较平稳,除个别养殖户受灾外,没有出现往年那种普遍受灾的情况。

综合从山东、大连、河北等主要供苗区了解的情况,今年夏季受灾较轻,池塘中海参苗的保有量比去年增加。

东营虽受灾,但对全局影响不大

坊间传闻,东营今年夏季海参受灾较重。笔者就受灾情况采访东营海参产业联盟理事长张士华、秘书长刘志国。理事长张士华介绍,东营2013年夏季海参受灾十分严重,90%的养殖户绝收。近几年,东营为安全度夏,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小池塘遮阴;池塘规范化改造;海水浮床;池塘底部铺设进水管道、打深水井,高温期向池塘底部注入凉水等,提高了海参安全度夏的机率。2017年夏季受灾情况目前还没有官方数据。但民间统计数据约在30%。受灾海参的规格主要在70头以内。

调研期间参加烟台海参展销会,参观“参参堂”SI热缩活海参新产品

之所以认为,东营的受灾对南方的供苗影响不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受灾不重且补苗所需苗的苗种以当地为主。据秘书长刘志国介绍,东营受灾后,由于苗种价格上的价差,养殖户的补苗,主要以当地手捡苗或100以内的大棚苗为主,很少从青岛、大连及河北地区进苗,不会影响到这些地区池塘大规格参苗的存量。相反,往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苗种流往上述各地。

二是,由于盐度因素,目前东营未成为霞浦手检苗主要供苗区。

北方养殖新模式对福建有影响

由于2016年夏季山东受灾较重,青岛、东营、河北乐亭等地的养殖户借鉴福建的养殖模式,自秋季始,投放20头以内的大规格参苗,到第二年的5月份清池出售。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过夏,可以有效避免夏季高温期海参的受灾。另一优点是,相对于霞浦的养殖模式成本要低的多。据陈成英介绍,去年即墨地区含邻近的海阳养殖规模约有3000亩,从大连皮口及河北、东营等购入近100车约80万斤的手检苗,规格均在6-10之间。采用这种新模式的养殖户,去年均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估计今年养殖规模会略有增加。具体多大规模目前尚不清楚。

这种新模式对福建的影响主要有:

一、供苗的规格上与福建的需求有交叉。北方需求在6-20头,而福建在8-15头。等于说,福建需要的规格被北方提前抓走,若是规模较大的话,就会减少了对福建苗种的供应量。

二、抓苗时间比霞浦早。这种新模式一般在9月下旬抓苗,10上中旬投放苗。而霞浦要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才抓苗。由于抓的早,部分池塘适宜规格的苗种被抓过一次,影响之后猛子对该池塘的抓苗兴趣与出苗量。

三、质优的苗种提前被抓,影响到参苗整体质量。

四、苗价比后期霞浦来抓苗时低。从去年的情况看,河北地区前期供应山东的苗价在39-40元/斤,后期霞浦大量上来抓苗时,苗价在45-47元/斤。由于成本低,直接影响到来年5月份山东成参的价格,从而影响到福建拉缸盐的价格与销量。

河北秋季河口一带的美景

部分区域苗种质量堪忧,养殖户购苗时须谨慎

据山东青岛地区某苗种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山东相当一部分养殖户担心明年夏季高温期海参受灾,会选择放规格20-30头的参苗,这些苗多是育苗企业筛过第3批以后的苗种,被育苗人俗称为“老头苗”,总体来说,这种苗状态差,长速慢,抗病性差。9月底或10初投放,但是经过近2个月的池塘养殖,仍有部分也会长到霞浦所需的苗种规格(8-15头/斤)。这种苗未经过冬季及夏季野外训化及自然淘汰,经长途沷涉至霞浦,通常长势差,翻倍不好,易发病。因此,养殖户在购苗时,需谨慎,应注意鉴别。

福建也在创新养殖模式

随着北方养殖模式的创新,面对日益沉重的养殖生存压力,霞浦也在创新养殖模式。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成为养殖户探索的重点。相当部分养殖户在喂养时改过去的鲜杂鱼靡伴海带为鱼靡与海带分开投喂,这样可以减少小杂鱼流失,近而减少小杂鱼的投喂量,达到减少成本的最终目的。

其次,今年霞浦也有部分养殖户,借鉴山东等地养殖新模式的做法。在青岛地区租用虾池,计划与山东同期在大连、河北等先行购苗。在青岛暂养近2个月后,等霞浦水域水温适宜时再拉回霞浦投放到吊笼里。根据去年山东地区的做法,通过2个月的科学养殖,一般可以长0.5-1倍,可以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炎是海参养殖常见病害,你还习惯性地靠抗生素?
超过30%的从业人士退出海参产业,价格拐点有望在2016年底出现
全线疯涨!最高涨500元/斤!百万亩海参被“烧”死引爆抢货潮
去年1斤150多元,今年降到90多,养殖户减少采购量:对行情很担忧
拯救烟台海参---红火的背后与从业者艰难生存现状
他养的海参苗从未出现过缩水?有什么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