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高水体溶氧浓度达50mg/L的增氧设备、对虾白斑病及石斑神经坏死病防控方案……台湾渔业展见闻

广告


台湾水产养殖面临隐忧,需要思考如何走出去或提振岛内消费
  • 文/图 水产前沿 唐东东



11月9日,由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与贸有展览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年台湾国际渔业展”在高雄展览馆隆重开幕,展会将持续至11月11日。据了解,台湾国际渔业展目前已筹办第三届,是全台湾最大的渔业展,也是当地渔产业界的年度盛事,该展会全方位整合产业上中下游,也汇集了产、政、学、研相关资源,是产业重要的商务平台及升级的重要推手。

据展会主办方介绍,本届台湾国际渔业展创新性地与台湾国际渔业周共同举办,将台湾农业、渔业两大优势产业组合推向全球市场,共吸引了岛内外361家厂商参展,使用了662个展位。其中,国际渔业展有185家厂商参展,使用了354个展位,包括21个全球渔业主产区共襄盛举,吸引了约7000名岛内外专业人士前来参观。

渔业展展区包括渔捞工具及技术、养殖、水产及加工、加工机械及冷冻设备、渔产业服务、渔产业生技、地方政府暨学术单位,以及海外等八大展区;主题展区有海洋工业技术联谊会筹组的“渔业科技IoT智慧馆”,邀请包括安昌、知洋等海内外知名厂家展示海洋、渔业、物联网等跨领域科技整合方案,呈现台湾渔业科技IT及工业化整合软实力;“现金渔网具科技材料及多元应用馆”,由台湾区渔网具制造工业同业公会筹办,其中金洲海洋、庆发渔具等现场展示高科技超强纤维渔网具、延绳钓、远洋LED集鱼灯、浮球、鱼群探测船舶仪器等产品;另外还有台湾种苗协会“高科技养殖技术馆”及台湾区冷冻水产工业同业公会“优质安全的水产与海鲜产品馆”的精彩展出,学术机构则有台湾海洋大学发表最新技术。

同期,还举办了“2017年台湾水产养殖产业趋势”国际研讨会,主题探讨水产育苗场的角色及底线、台湾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及因应、水产动物疾病管理、水产养殖饲料发展、铜网箱养殖如何增加利润、饲料添加剂等话题。此外,展览期间主办方特别举办“台湾优良渔业创新产品与技术发表会”、“渔产轻食料理秀”等多场精彩活动与现场参观者互动。

为协助业者取得国际商机,今年持续办理“2017年渔业产业一对一采购洽谈会”,本届邀请到墨西哥、阿根廷、罗马尼亚、日本、越南、新加坡、孟加拉、加拿大及中国大陆等地重要买家来台采购。

《水产前沿》杂志作为受邀媒体参展,笔者谈谈本次参展的体会:

一、台湾水产养殖的隐忧

1、台湾水产养殖从最初的鳗鱼养殖到对虾养殖,主要是外销至日本,以至于有了外销的基因,本土水产品消费量低于实际养殖产量,水产养殖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目前,随着大陆、东南亚等消费市场的本土化养殖兴起,对台湾水产品的需求有下滑的趋势,这是台湾水产养殖面临的隐忧,需要其思考如何走出去或提振岛内消费。

有业者反馈,实际上台湾进口水产品的量在增加,意味着并非本土水产品没有消费潜力,而是该如何升级水产养殖来满足岛内居民消费。据悉,大部分的消费者已经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倒逼养殖业者去想方设法提供绿色健康的水产品。但由于养殖到终端消费的中间环节较多,养殖户并不能直接获取更高的收益,比如15g的对虾塘头价150-160台币/台斤,而终端市场售价高达250台币甚至更高,中间商赚取了更多利润。因此,目前台湾养殖业的趋势是养殖者直接对接终端,减少乃至去掉中间环节的利润损耗,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倒回来要求饲料生产商等提供能让水产品更具特色的投入品。

2、另一方面,台湾的市场基数小,企业获取岛内市场的压力较大且天花板明显,而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则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继续投入研发,以致企业未来缺乏竞争力;如果没有在岛内形成规模来支撑发展,走出去也可能后劲不足。因此,台湾水产养殖行业的企业,科研投入可能是个短板。

二、参展单位亮点

1、本届展会增氧设备企业居多,主要类型有五种,包括传统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旋转增氧机、鼓风机。据业者介绍,台湾增氧设备行业参与的企业不断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增氧设备为水产养殖中最为重要且普遍的装备,很多企业为了切入水产养殖市场,将增氧设备作为敲门砖,以此来圈定客户,进而带动公司其它产品的销售。展会上,松河电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浮动式浮油回收泵浦,收集处理水面的浮油问题;日资企业奥诚寰佳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展出高浓度气体溶解装置,将高浓度氧气溶解到水中,据悉最高能保持水体中溶氧浓度达50mg/L,且不容易逸散。

2、知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海洋设备整合制造商,在渔业展上首次曝光了多用途的“水下灯”,产品特色是二级体发光(LED)效能提高,又具有过热保护,外部的水下电缆抗拉力达200公斤,让水下灯除了可用在海洋聚鱼、潜水员引导之外,也可以在海上紧急救难时用。

3、台湾海洋大学展出了一些科研成果。如利用金门一条根(阔叶大豆科植物)开发出抗紧迫GTE滴剂,能用于活鱼运销中稳定水质、改善鱼体生理状况、提升活鱼存活率;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石斑鱼干扰素,可以提高石斑鱼免受神经坏死病毒感染的免疫力;利用细菌发展口服运送系统作为抑制白斑病病毒入侵虾类的机会,达到安全、不紧迫,该研究思路是:病毒通过某些通路去感染细胞,可利用某些物质去堵住通路,即可取得预防或治疗的效果。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米”工厂化高密度养虾用药少,产量翻番!
水产养殖增氧,只需3步,溶氧轻松达到8mg以上!改善溶氧不足
水产养殖水质的基本检测指标有哪几项?
“指尖”养虾,他们把最苦的活干得最轻松
太牛了!这样养虾,不要电、不要饲料,而且产出虾,很受市场欢迎!
水产养殖中氨氮的来源 水产养殖氨氮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