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紧急辟谣!

虹彩病毒不能传染人,这是明确的。虹彩病毒也不能感染哺乳类和鸟类
  • 文/ 水产前沿 李钒

近日,日本媒体news-postseven报道了此前国内部分地区疑似检出虾虹彩病毒并造成损失的事件,并称“不排除传人的可能性”。

该报道指出,“虽然这种病毒(虾虹彩病毒)目前不会传染给人,但也不排除如同禽流感病毒,突变后传染给人类,人类也得加以防范”。

部分报道内容截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大众媒体转发了此日本媒体的报道,甚至出现了“恐无虾蟹可吃”、“新冠疫情还没完又暴发虾病”诸如此类的毫无关联的猜测和联想。

相关的报道

虹彩病毒不能传染人,这是明确的。虹彩病毒不能感染哺乳类和鸟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倢对日媒的报道进行辟谣。2014年,黄倢团队自浙江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发现了该病毒,并命名为虾血细胞虹彩病毒。同年,国家海洋局三所徐丽也在红螯螯虾中检测到了该病毒,并命名为红螯螯虾虹彩病毒。由于基因组序列测定确定以上两种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9%,去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

“大众媒体报道常这样,以前对虾白斑病毒也是常有这个疑问。”黄倢表示,意为白斑病毒也曾引起过媒体类似的误解误读。

其实,在学术界内已有共识,迄今为止,全世界也没有发现和报道过人水生动物共患传染性疾病,因为变温的水生动物与恒温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水生动物病毒不可能感染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病毒也不可能在水生动物体内增殖。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水产品与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任何直接联系。所以食用水产品是安全的,民众也没有必要恐慌。同时,民众也需要科学理性认识水生病害,切勿以讹传讹,制造恐慌。

对于现在业界广泛关注的虾虹彩病毒,目前的检测数据多来自市场一线的检测结果,并非官方数据。之前的报道已指出,2019年官方的虾虹彩病毒的监测分析报告还没有出来,2020年的监测还在进行中。养殖户如果怀疑自己的对虾感染虾虹彩病毒,最好送到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切勿人云亦云。

5月6-7日,黄倢老师将在“2020中国养虾高手春季云论坛”上作题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及其风险防控》的报告,与业者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相关链接:不容错过!何建国、黄倢、万夕和等大咖云集,肝肠胞虫、虹彩病毒、玻璃苗等热点问题,有何新观点?

“疫”去春来

一场虾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交流的线上盛会

即将来袭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南养虾人注意了,杭州发现南美白致命病毒。
惊喜,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检测,有大突破!或将对养虾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急!一个镇,60%池塘发病,有的塘突然大量死亡,损失惨重,是病毒还是弧菌?
高位池、工厂化大量死虾,竟是“黑脚”在作祟!再不重视,很快排塘……
死亡率80%,虹彩病毒怎么防?
是什么影响了我国对虾养殖成功率?今春虾价已超去年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