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本人是《诗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诗经》文化的守正者和传播者

孔子本人是《诗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诗经》文化的守正者和传播者,他坚持先王时期的德化之治与西周时的礼乐制度,更是以《诗经》为教学书目,整部《论语》共有约18处谈及了《诗经》,有的是直接谈论,有的是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有的是借用《诗经》中句子借题发挥。从《论语》的《阳货》篇可以看出孔子重视《诗经》的原因。这个部分虽然短小,但信息量却非常大。几乎囊括了孔子对于《诗经》价值的绝大多数看法。按照孔子谈话的顺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修养:兴观群怨。《诗经》中讲述了很多治国道理。《诗经》提倡为政以德。如《诗经·大雅·大明》《诗经·大雅·思齐》。通过歌颂祖先的功德,对于后世君主带来启示,如《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要求统治者吸取夏朝殷商灭亡的教训。《诗经·大雅》“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赞美君子的恩德等等。朱熹集注中说:“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也就是说“兴观群怨”虽然是对于读诗经者个人的修养而言,但其实最终都潜移默化影响到政治伦理,事君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00年前,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
张中宇:《诗经》的经典地位与现代价值|光明讲坛137讲
宝鸡:诗经文化之乡
《诗经》中的玉文化:两周时期,玉如何成为道德品质的象征?
从《周易》到《诗经》:周公旦的文化贡献和思想影响
不进来看看吗?龚鹏程活化传统礼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