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一上课就犯困?

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课一段时间后开始感到疲倦,甚至打瞌睡。

而这种犯困的状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人们的注意力水平、课程内容、心理防御机制等。

为什么学生时代上课会瞌睡?

1.注意力水平下降

曾有学者研究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其结果表明,人们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这种函数关系称为“衰减函数”。

一般注意的衰减是在开始学习或工作后20-35分钟出现,最初15分钟的注意下降是最后下降水平的50%左右。

这就意味着,如果人们不是主动地运用注意策略,或积极关注课程内容,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会更短。

此外,注意力稳定时间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的学生其注意时间越短,12岁以后人们的注意时间稳定在30分钟左右。

2.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一般来说,与丰富的内容相比,人们对于单调、枯燥的内容注意的稳定性更差。

这就意味着无趣的授课形式,枯燥的课程内容, 容易让我们在课堂上发呆。或许你依旧在听老师讲课,但大脑已经停止运行,表现出瞌睡的状态。

在各学科中,高数、物理等课程内容较为枯燥,知识点难度也较大,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这类型的课程更容易让学生瞌睡。

但这并不绝对,如果某个学生对于理科类课程尤其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水平也会更持久。

3.逃避性的防御机制

当我们做一件不情愿的事情时,大脑中控制痛苦相关的区域会被激活,大脑就趋向于将注意力转移到不那么痛苦的事情。而这种逃避性的防御机制可以缓解人们遭受挫折或冲突时的痛苦。

对于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学生,其犯困的状态可能只是一种逃避行为,就像鸵鸟在遭遇危险时把头埋在沙里一样,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的就是安全。

这种消极的防御机制带有欺骗性,可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原因。

为什么毕业后,课堂的声音也能催眠?

学生时代在课堂上睡觉,这也许是一种生理行为,也许是一种习惯反应,甚至是厌学、反抗的表现形式。但当我们远离校园之后,为什么听到课堂的声音还会感到困倦?

这与我们建立的不良习惯有关,不良的习惯促使学习与睡眠建立了抑制性条件反射。即当我们在困倦的时候看书,学习的兴奋受到抑制,而这种抑制可能又与睡眠之间产生联系。

而长期的习惯,可能会使得抑制分化,这就意味着与看书相关的学习行为也会引起困倦的感觉,如做作业、背书等行为,甚至会发展为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也会感觉到困倦。

此外,老师上课的声音可以人为营造课堂的氛围,老师的腔调、熟悉的教材、记忆的课桌,仿佛一个熟悉的梦境,即便身处陌生的环境也能找回曾经的回忆。这种熟悉的感觉对于睡眠也有积极地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上的人脸识别在瑞典被罚,其他国家什么情况?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轻声唱歌巧运用
浅谈PPT课件幻灯片的制作原则和技巧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梨花声音课堂的选择,我有自己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