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山村的日子里

在山村的日子里

郭建江

1975年初,隆回县城一批刚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在伟大领袖“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精神鼓舞下,向邢燕子姐姐学习,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带着一身的书生气和城镇生活习惯,上山下乡到了北山公社。在这70多位知青中,我和另17位青年一道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大伍大队。在大伍,我们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日子。
“十八棵青松”
大伍大队上靠罗家大岭,往下十余里便是资江,在这山与水之间的偏僻山村中,居住着640多名敦厚老实的村民,分成两个自然村落。村中人绝大多数姓马(因此又称为大伍马家)。大伍马家均系一个宗族的后人,据说是马家兄弟老三、老五的后代,于是这两个自然村的名字就叫做“三行里”、“五行里”。“三行里”是大伍大队一、二生产队,“五行里”是三、四、五、六生产队。这里虽然离县城只有20多里地,但交通不便,人民生活贫困,是民风朴实,热情好客的地方。
热情的村民敲着锣,打着鼓从公社接来我们18名下乡知青(8男,10)。由于经济落后的原因,无现成的住房,大队将我们安排在6户村民家中居住,每个生产队一个居住点。

也就在这一年,大伍成立了园艺场,18名知青和5位村民在东茅山上安营扎寨,正式建场。
8个男青年,有书生气重的鸣俭、力伟、泽民,有急性子健民、阳初,还有稳健持重的泽君、建北;十位女娇娃,有辣妹子兆真、湘兰、桃鸣,有大家闺秀宇星、宇红、冬莲、江南,有小巧玲珑的桂华、立新。最大的19岁,最小的还未满16岁。他们抱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理想来到山村。
十八个青年英姿焕发!
十八个青年雄心勃勃!
白天,砍荆棘,茅草,烧荒垦地;晚上,看书学习,走村串户,了解民情。
山头的野蜂、毒蛇,不知名的蚊虫,夏天烈日的暴晒,阵风阵雨,铸造了知青们的胆魄;开荒垒埂,开塘挖渠,插秧、割麦、栽百合、种果树,练好知青们的农家技艺。
脸晒黑了,身子骨壮实了,知青们在山村一天天长大成才。

就在刚来大伍不久,青年们就发现,大伍及邻近的大竹、抱溪阮家等大队,这里的人习武成风。不是为猎取功名,而是求生的需要,健身的需要,更是这里的一种传统,一种民风。他们凭自己的拳头,惩恶扬善,护卫家园。这里的民间中广泛流传着名拳师和武术名家的种种传闻,从岳家军、杨家将到吴天保、杨再兴、李三保、李源发,从抗击官兵到抗击日冠,经过千人口,万人传,津津乐道,教育后人。近朱者赤,似乎有一种潜移默化,18名青年也受到了影响,自然地也投身于练武之中。每天清晨,偏僻山林的山坡村间、山场边,特别是园艺场刚刚完工的晒坪上,成了青年们练武的好地方,女青年学的是木兰拳和健身拳,而我们8个男青年学的则是流传于新化、隆回一带的“梅山拳”、“梅山棍”,每人备了一根齐眉棍,到了5月份,天气渐热,8个伢子剃成8个光头,早上在晒场上8棍齐舞,8个光头在晨曦下反射着太阳光,极是威风。
18个知青练武的消息先是传到大伍村民之中,随后传到公社,又传到一同下放在北山的其他知青那里。开始,这些知青不相信,有的竟一大早跑十里路到大伍来看,才相信是真的。于是便戏称大伍18知青为“十八武士”,叫了一段时间,变成了“十八棵青松”,随之这个名字不翼而飞,“十八棵青松”取自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郭建光的唱腔中,18个沙家浜养伤的新四军战士,迎着抗日的风雨,成为18棵傲雪斗霜、迎风斗雨的“青松”。于是,咱们18个知青也被公社书记戏称为“北山上(《红灯记》中有北山游击队)的十八青松”,移植有据。

“十八棵青松”开始在江北一带有了名,并成为大伍民兵营的一支有生力量,可不是,大队民兵营训练少不了他;园艺场开荒种地离不开他;大队将封山护林的任务交给他。原来,外村少数人到已禁封的山中偷偷砍树、砍柴的事经常发生,自从“十八棵青松”轮流护山护林之后,这些人不知是畏惧还是害怕,反正再也没发生盗砍盗伐之事了。就是本村里社员吵架,或是与邻村偶尔有打架行为,只要大队干部喊来“十八棵青松”中的8位男知青,打架的就自然停止了,“十八棵青松”还真有点名气呢!记得在计划经济年代,化肥供应有限,为了保证园艺场用肥,“十八棵青松”在园艺场场长带领下,步行20多里到县城环卫所挑大粪。环卫所的粪肥是有计划供应的,但听说是县城下放在大伍的“十八棵青松”来购肥,每次二话没说,都是足额供应。18条罗布汗巾捆在腰间,18副粪担子排成一列,忽闪忽闪挑回山村,那情那景,至今历历在目。
书迷·戏迷·影迷
山村的生活是平静的,山村的文化生活又是贫乏的。那年代还没有电视,更没有VCD、卡拉OK,也没有录相,没有收录机,就连袖珍收音机也极少见。而在比较贫困的地方,我们刚到大伍时,晚上点的还是煤油灯。
如何打发乏味,没有文化生活的日子,成为知青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我和建北住在马友良家中。在这个地处山村,又处于贫乏的年代,除了学生的教科书和墙上张贴的宣传标语,很少看到有字的东西。大概物以稀为贵,那时代的我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见了书就不要命。大队小学用报纸在墙上写着标语,我要在报纸边站上半天。非看完不可。若是偶尔借得一本好书,那就不得了,除了出工,一定得吃饭时看,睡觉看,有灯看,没灯到人家家里去看,总之是不看完绝不罢休。在我居住的房子不远就是一个外号叫“麻子”的回乡青年的家,这个大龄回乡青年隔一段时间,不知从哪里弄了一本书回来。“麻子”家也就成了我经常去的地方,有时为了书还要和建北、“麻子”抢来抢去。就在这山村,伴着油灯我看完了《珍珠塔传奇》、《七侠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静静的顿河》等书籍,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有书看就行了,兆真、泽民、宇星他们则经常在一起唱歌、聊天来打发日子。“知青下乡时,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吹口琴。”去年,我碰上在法国读国博士后,回家探亲的泽民,见面时说的这句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18个知青,原来就力伟会吹口琴,下乡后,理所当然他成了“力伟”老师。18个青年加上村里几个回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人人都学会了吹口琴。我们最喜欢唱、最喜欢吹的首推《沂蒙颂》、《我站在金色的炉台上》,还有《游击队之歌》、《闪闪的红星》,其次就是京剧选段。入夜,带着满身的泥土芳香,顾不上一天的劳累,从知青点传出来青年们的欢快的笑声、歌声和口琴声:
“蒙山高,沂水长,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
重返前方……
这歌声,琴声引来广大回乡青年,引来村童,各个知青点成为当时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为了丰富文化生活,青年们千方百计找乐趣。大队有时要搞庆祝活动、开会,有时要参加公社的一些活动,因此,我们找到大队书记软磨硬磨,要求成立大队文艺宣传队。书记是个戏迷,平日里也爱哼几句歌,唱几句戏,经不住我们的缠磨,终于同意我们成立大队宣传队。大队小学的教室成为宣传队排练的场所。当时独揽文艺天下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我们当然也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和戏迷。京剧样板戏的唱腔艺术,凝聚了京剧近百年来的集体智慧和造诣,听一段“二黄”、唱一曲“西皮”,声音悦耳清脆,余音绵绵,令人心潮起伏。《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要把那反动派一扫光》等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8部样板戏选段,谁都会哼上几句唱上几段。你是“李铁梅”,我是“杨子荣”,她是“江水英”还有柯湘、少剑波、郭建光、阿庆嫂……在学唱京剧的同时,我们也自编自演了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节目。逢宣传队演出,大队小学并不宽大的操坪上挤满了父老乡亲,有的拿着短凳,有的带条长凳,有的搬几块砖头,有的干脆就站着、蹲着,男女老幼都来了。虽然没有什么精彩节目,也没有什么名家名曲,大家还是看得蛮起劲的,不看完是不会回去的。每到了这个时候,支书那刻板的脸上,总是露出得意的笑容:“怎么样,大伍宣传队,不错吧!
大队园艺场马春堂场长是个30多岁的汉子,别看他平时做事那认真劲,他可是个铁杆影迷呢!一听哪里有电影看,一脸的笑,饭可不吃,不管刮风落雨,电影非去看一看不可。铁杆影迷带出来一群新影迷,我们18个青年,加上一个年轻一点的场员都成了影迷。公社电影队隔一、二个月巡回在各个大队放映一次,放的都是一个片子,我们只要得到消息,在本大队看了一次,到邻村放映时,追着电影队一村又一村,连续看几场都不厌烦。大队离068805厂只有6里地远,马场长只要风闻厂里放电影的消息,下午出工就会派人去打探消息。如果确有其事,就提前一点散工,让大家准备看电影。

隔上十来天没看电影,马场长心里又痒痒的了。选择一个没下雨的天,派一个知青回县城到家里看一看,花1.6元钱买上20张电影票,在电影院门口等着。场里趁早散工做饭,然后,急急忙忙走上20多里路,赶到县城看电影。看完电影,不管是10点钟,还是11点,20个人又顶着月色,或冒着寒风,或不顾酷暑,连夜赶回村里,因为第二天还要出工,不能耽误。在浓浓的夜色中,大家不知苦,不觉累,一路上,不是讲着电影中的故事,就是唱几句电影插曲,一路欢快一路行。多少次,不小心摔到田埂下,爬起来又走。凭着这股子劲,我们20个影迷在三年中先后看了数十部影片,至今我还记得的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海港》、《红灯记》等现代京剧、舞剧,有《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春苗》、《杂技英豪》、《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故事片,还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等外国影片。
砖瓦匠与知青点
我们一同下放在北山的知青有70多人,分在10多个大队,只有大伍大队人数最多,有18个,其他大队的知青全部集中在公社园艺场劳动,并在园艺场修建了知青宿舍(知青点)。而大伍18个知青没有知青宿舍,只好在6个生产队每个队租一间民房供知青住,居住分散,到大队园艺场出工不方便,知青之间也不好相互照顾。生活上不便的事就更多,女知青砍柴不会捆,男青年缝被子缝不好……有的住房还可以,有的就住在牛栏猪栏边,蚊虫成群,气味难闻,卫生条件极差。怎么办?是这样马马虎虎过下去,还是艰苦创业想办法解决困难?

“我们是来建设新农村的,要拿出创业的精神,学习铁人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18个青年一齐到大队党支部要求建知青点。在县驻大队工作组和公社的支持下,大队同意知青的要求,修建集体知青点。
万事开头难。第一难是没有砖匠师傅,请专业基建队又缺少经费。在知青家长和县工作组帮助下,8位男知青为了创造明天的幸福,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到县建筑公司当学徒——学做砌匠。于是,8个知青成了隆回电力公司工地上的学徒,每天跟师傅学砌砖。头几天,不是砖砌歪了,就是摸不稳砸了脚,半个月过去了,大家的手磨出了血、起了茧,但砌砖速度达到每人每天600块,吊线、挂角、抹缝,还象模象样的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大伍有了自己的砌匠。
第二步,做砖。在马场长的带领下,18青年分成4个凼,和泥踩泥,做好砖模,双手捧起一大块和好的砖泥,往放好的砖模上猛力一砸,用砖弓刮去多余的泥,用手将砖模摇动,起完模,一块砖就做出来了。经过摸索和苦干,由最初每天人平的80块砖坯,做到一天做砖达400块。做好砖坯,请来一个师傅指导,上窑烧砖。这样大家又成了泥瓦匠。

第三步就是建房。总不能让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们一开始就修住房吧,还要实践实践,先从小的开始,8个砌匠先建一个抽水机房,几天后建成了。公社、大队干部一看,还行,没问题,这些土砌匠还顶用。接着,砌大队百头猪场。这是一个近800㎡的建筑,圆拱顶的合面建筑物,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青年们用辛劳和汗水,精心组织,认真施工,又修好了,积累了经验,又请来两个正宗师傅,在大队园艺场,18个知青为修建知青点而拼搏。挑砖、担沙、挖基脚、筛灰、和浆、搭脚手架,青年们顶风冒雨,挥洒汗水,精心施工,吃住在工地上。砖墙一寸寸往上长,大伙的劲一天天向上鼓,心中充满着希望。这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播种着希望,一定会成功,一定能成功。当下乡第二个春节过去之后,青年们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建好了知青点。
住在这并不很漂亮、粉刷的墙壁还很粗糙、地面是“三合泥”填平的房间里,闻着飘荡在空气中的石灰气味,大家心中无比欣慰。是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享受着这劳动的成果,能不高兴吗?一群原本年少的青年学生,从学做砖,学砌砖开始,最后建成新房子,成为有为的青年,能不欣慰吗?
“园艺场的梯田是我们开,果园的桔树是我们栽,盘山机耕道我们修,知青点的房子是我们建。我们的汗水浇灌着茁壮的秧苗,我们的双手描绘着大伍的未来!
我们的日子就在这山村艰苦磨炼中度过,我们的青春就在平凡的农村生活中闪闪发光,让人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郭建江,隆回县人。出生在雪峰山区,一直在湖南邵阳从事司法和城乡建设工作。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民主与法制》、《湖南日报》、《邵阳日报》、《新花》等报刊和网上新媒体。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李云娥 罗东成 刘慧球 杨国安 李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云湘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实 粟蒋 刘长军 周前锋

执行编辑:唐白甫 陆秀

投稿邮箱1058105799@qq.com陆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连——庄河
【散文】温暖寒冬的油印机‖罗学娅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俩知青临危搜救遇难者
2015年滦镇公社新二大队知青聚会合影照
第27篇| 知青岁月小故事:参加工作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