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磊:初四,我的复读生活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初四,我的复读生活



作者 |贺磊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第一次中考的时候,我的成绩距离社旗县一高中的录取线,差了50多分。于是,我就成为了一名中三复读生,也俗称初四

我就读的初中叫郝寨一中,在郝寨镇,该校的复读班远近闻名。三(5)班和三(6)班就是复读班,在教学楼的二层最西边。除了本校中考失利的学生,还有附近其他初中慕名而来的。

所以,一个标准的45人教室,我们的复读班却坐满了120人。我在大学毕业后,和别人讲起这件事,大家都会表示不相信,于是我就把毕业照片拿出来,去数人数,确实有120多人。
一个教室如何坐下这么多人呢?
那时候,上初中我们是自带桌椅。家里找木匠,做一套桌椅。但是在复读班,如果一人一张桌椅根本没有空间摆放。于是,就成了两张桌子,三个人用,其中一人板凳留下,桌子拿回家。
我清楚的记得每个人只有能摊开一个大课本的面积,两张竖着的A4纸大小。而且桌面上,还需要堆积初一、初二、初三的各个科目课本,考试卷之类的东西。
所以我们写字的时候,基本上是不能把胳膊放在桌面上的,需要夹着肩膀写字。

教室卫生怎么打扫?
因为人太多,教室内走道狭窄,地面上倒掉的茶水,丢掉的纸屑,还有脚底的尘土,混在一起,就让狭窄的走道上出现了很多凸起的土疙瘩。
卫生不用每天打扫。我们每周大扫除一次。需要用的工具有铁锹,箩筐,一根绳子,装垃圾的架子车。
周六中午放学后,值日生就开始打扫了:洒点水,用铁锹把走道上的土疙瘩戗掉,把纸,土,和各种垃圾打扫到一起,用箩筐装满,用绳子吊着,倒在楼下的垃圾车上。
一周,就能有半车的垃圾。
这么多人宿舍能住得下么?
对很多初中来说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是我们从周边农村来的学生都是要住宿的。宿舍一个床铺住2人,还是位置不够,需要一部分男生晚上住在教室里:把桌子上堆积成小山的书本,挪到角落里。把课桌拼在一起,铺上被褥。早上早读之前,再把教室恢复原样,把被子堆放在教室后面。
所以,每天早上就会有人找不到书本,发现书放错了地方。
这么多人,夏天怎么度过的?
没有空调,那个年代,空调还很少见,我估计现在也不能有空调。只有4座吊扇没日没夜的转着,开到最高档。我一直担心一件事:就是吊扇会不会突然掉下来?好在,等我毕业也没发生。
人挨着人坐着,室外是35度,甚至40度的高温。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我的衬衫很少会干,一直是湿透的状态。脸上会流汗,手背上也会渗出汗滴。
女生肯定比男生更难熬。
最可怕的还不是酷暑,而是根本没有水来洗漱。
食堂附近的水龙头,只有在三餐时段放水,用来洗碗筷;宿舍楼下的水龙头,有时候晚上自习结束有水,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水。
晚自习结束后,我们会四下找水。
想洗把脸,擦擦身子,洗洗袜子。有时候,不得已跑到教师生活区,才能找到有水的龙头。
早上起来,同样需要跑很多地方才能找到有水的龙头,洗洗脸,刷个牙。
洗澡?洗衣服?那是不可能的。周末回家洗衣服。
夏天的晚上,为了能凉快一点,一些同学就会去操场上睡觉。和酷暑比起来,蚊虫不足为虑。但是,体验到夏夜的凉意,付出的代价就是第二天早上,被褥上会有一层黄色的灰尘,那是昨晚的风,扬起了操场上的尘土。所以宁可热,我也不去操场睡觉。可是,我的被子,还是被一个同学踩了一脚,上面就留下来一个黑脚印。
学校食堂吃什么?
冬天,菜是萝卜面糊,白菜面糊,主食馒头或者包子。
夏天也是。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啥不直接炒萝卜丝或者炒白菜,而是里面要加很多的面糊(勾芡)。
冬天和夏天最大的区别是:夏天的馒头,菜,面条里面,一不小心就能吃到一个大苍蝇,或者是菜青虫,而冬天没有。
吃完饭之后,需要自己去洗碗筷,那是另外一场噩梦。
食堂区域的水龙头,很多是坏掉没有水的。有水的龙头,都是围了四五圈的人。
你需要拿着碗先挤进圈内,双手把着碗边,朝着水龙头的方向按下去,在一大堆的饭碗里,挤出一条血路,再使劲把碗按在水龙头下方,还没接满水,就会被下一个搪瓷饭碗给挤出去。
洗一次碗,要反复挤进人群三四次,一日三餐都需要这样。
在日后从事的销售工作中,我觉得自己心态好,有斗志,可能就是从抢水洗碗开始锻炼的吧。
如果想改善伙食,我就会偶尔去校外的小食堂吃一顿鸡蛋烩面之类的,一般是1.5元一碗,或者在学校门口买个火烧夹点菜,甚至不夹菜我也能一口气吃下两个火烧。
那时候,我一个月的零花钱是10元。
如果能买一包白象方便面,放在搪瓷饭缸,加上开水,加入调料包,盖上盖子。再配上两个馒头,两张辣皮,那简直就是一顿大餐了。
尽管伙食条件差,但是我的身高却是在初中发育起来的,现在180CM的身高,估计初中时我有175CM高。
关于学习氛围:
没有了以前初二升初三的兴奋和新鲜感。大家既然复读,就只有一个目的:考上县一高。
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学习。因为教室在二楼最里面,每天早上早自习的时候,我们根本听不到下课的铃声,大家背书的声音,持续不停,高亢,激烈,此起彼伏。
教务主任,会在楼下喊:三(6)班,下楼吃饭!
不会有人出去吃饭的。
一直等到教务主任上楼,站到我们讲台上,大吼一声:下楼吃饭。大家才会安静下来。默默地收好书,走出教室,拿起摆在窗台上的搪瓷饭缸,去食堂吃饭。
我们早上2节课,上午4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2节课。我们每周六下午休息,周日晚上就开始上自习。把初一,初二,初三的课程全部再学习一遍。“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说法有点覆盖不住——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有考试。
历年的中考题做了一遍又一遍,做错的题都会抄下来,背题、背答案,英语要背,语文要背,历史要背、政治要背,数学、物理、化学也要背……
这种填鸭式,死记硬背,靠刷题的教学方法,对我们这样的一所乡镇初中来讲肯定是有用的。大家的成绩,在一次次刷题中提升。
最后,第二次中考,大家应该基本都上了高中,县一高或者二高。现在回想起初四的生活,就像做了一场梦。我和单位同事讲起这些场景时候,没有人相信。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
我们好像生活的不是同一个时代……
但是,对我来讲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时刻的警醒我:我们不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多远,我们只能用最笨的方法,靠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在比赛中赢一次。

作者简介

贺磊,男,社旗县苗店镇老贺庄村,现居大连市。

爱好读书和跑步,读书,可以让心灵平静;跑步,可以让身体放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7年的泰和二中
转学,这个话题不轻松
击壤歌
我理想中的初中生活(二)(6篇)
【威武】江苏这些高中简直逆天!重本录取率近100%,盐城这所高中位列前十
一个70后记忆里的丰县老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