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旗周边游‖千年古刹南召丹霞寺

早听说南召丹霞寺是豫西南地区现存三大千年古刹之一,与淅川香严寺、镇平菩提寺齐名。

而且,让我心向往之的还有它唯美绚丽又富有诗意的名字。查了资料,才知道它位于南召县留山镇北五公里的群山丛中,因此地属丹霞地貌,"每日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故名丹霞寺。

这些色彩斑斓的文字更深深诱惑了我,让我无数次想象着它古老又瑰丽的样子。终于盼到了十一假期,天高气爽,风轻云淡,也有了空闲,便赶紧去一睹它神秘的面容。

社旗去丹霞寺,可先到方城,走S331线,过云阳,到南召留山镇。镇西头不远的S331上有留山河大桥,在桥东头下路,向北有县道10余里,便可达该寺,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也可过南阳,走两广高速先到南召县城,再向东15公里达留山镇。

留山河是南召七大河流之一,该牌坊位于留山河大桥的东边不远,坐北朝南,非常醒目,提示人们丹霞寺的位置。如果你从大桥西头下路,同样向北走十多里,却是人迹罕至的关山大峡谷。根据作家韩华仁的描述,关山大峡谷山高谷深,奇险幽邃,在关山之巅,有原始味十足的万亩草场。

当天我游览了丹霞寺,下午便急切地去大峡谷一探究竟。在深山里的一个云绕雾罩小村庄,小水泥路到此为止。几个村民憨笑连连,直说我幼稚。他们说单单这大峡谷,身强力壮的人一天根本就走不下来,并且每年都有人因探险而失踪。我连连咋舌,只好悻悻地返回,盘算着下次做了严密计划再来。

在来时的县道旁,估计离寺院一里地左右,在寺院西南方向,看到一片面积达几十亩的古柏林,整齐划一,纵横成行。丛林中有历代禅僧之墓葬地,现尚存元代砖塔,清代石塔共十多座。据说古塔解放初尚有一百多座,其阵势之壮观,超出了当时少林寺塔林。

古塔耸立,柏林森森,看来,千年古刹,名不虚传。

塔林边有养蜂人的流动营地,感觉他们虽辛苦,却是全世界最潇洒自由的王者。一年四季,到处在诗意盎然、花儿烂漫的地方流浪。

据记载,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人到晚年的天然禅师(邓州人)已是名冠大唐的高僧,要选寺址弘法。游历至留山,被这里的奇异山水所吸引,遂留下开建寺院。因寺院建在具有丹霞地貌的丹霞山上,故取名丹霞寺。后来,留山便改名丹霞山。天然禅师又被称为丹霞天然。

其中详细过程,古籍这样记载:“天然初习儒业,待举进士第,道遇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天然悟,即谒马大师。大师曰:‘我子天然遇留即止!’后挂锡南阳。见山恋叠出,方四顾之。顷,忽见一老人,云:‘此大留、二留、三留之山也。’师忽忆大师之言,遂栖止之……”

如果说“选官何如选佛”是顿悟,是大智慧,“遇留而止”则真是一语成畿。佛法高深,岂我等凡胎所能得悟?这传说给丹霞寺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在寺院东南方向不远,也有古柏林,仿佛和西南方的柏林对称分布,但数量和规模更加壮观。根据柏树的粗细看,估计最晚的也植于清初。

由于行稠列密,它们棵棵笔直挺拔,高高伫立,遮天蔽日。十月天的中午,秋老虎尚在发威,走进林中却顿生寒意。

林中有四五处农家乐,感觉是世上最具古意最具野趣的农家乐。沿着农家乐前的水泥路上山,不远有一山村小学曰马湾小学。旁边也有古塔,却只有三座,一大两小,一石两砖,都有残缺,附近没有树木,孤零零的,无依无靠,看样子不知经历了多少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寺前有小河蜿蜒自东向西潺潺流过,叫九龙河。两处(不是两棵)高大的银杏树隔河斜对着遥遥相望,傲然屹立,直插云天,看树形绝对都在千年树龄以上。

山门东侧百余米的这处两株银杏是连理双株,当地人叫“夫妻树”。据说是一雌一雄,它们手挽手,肩并肩,真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处吸引了不少青年男女拍照。

两棵树让我想起了舒婷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九龙河对岸,和寺门隔河相对的这处,却是一丛银杏树,又称七星银杏。它们巨大树冠四散成荫,根部虬曲盘绕,紧紧相连。如果举家出游,在此拍全家福,意义绝非一般。古树成仙,树的魂灵庇护着家庭的和睦和各成员的健康;树的根脉相连象征着家庭成员的心相通,血相融;树的枝叶相拥象征着家庭成员共担风雨,患难与共。

十一黄金周,正处旅游旺季。尽管丹霞寺一直不收门票,寺院前占地二十来亩的广场却停车廖廖。一农家大哥身依桑叉,坐在树荫下边看手机,边看管他的一地黑漆漆的皂角。身处平原,平日里看惯了一地黄澄澄的粮食,此情此景,好不稀奇。

清代寺院达到鼎盛,许多诗人来此观光,留下大量墨宝,其中一首《游丹霞寺》写得最好:“山游访古刹,用棘苦蒙密。入寺眼忽明,当门拱丹霞。老柏翠参天,疏影露斜日。碑版多唐宋,斑驳映玉质。广庭岚气袭,单衣骤凛凛。何处发钟声,凉飚助萧瑟。”古刹悠久的历史,壮观的风貌,清幽的意境力透纸背。

可惜,感觉新建的山门和占地宽广的广场过于铺张排场。对比之下,让古刹原来的雄伟壮丽逊色不少,“深山藏古寺”的禅意也消退不少,多少有点过犹不及。

山门对联是:苦海渡迷津,老松绿盖千山树;  醍醐醒俗客,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间分两行:丹霞寺和禅宗祖庭。

寺门前有两座两三米高的石狮,分立山门两旁,威武霸气中透着几分狰狞。底座正面分别镌刻着"丹霞禅寺"和"十方丛林"八个大字,侧面彩绘精美。

丹霞寺现存的是清代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玉佛殿和后祖堂,前后依山势而建,排列在寺院的南北中轴线上。

留山河大桥处的“丹霞寺”以及此处的“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个匾额都是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前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

大雄宝殿

毗卢殿外对联说明了寺名来由:色若渥丹异彩起自山谷,燦如明霞佛光普照伏牛。

玉佛殿的前身是方丈室,曾是当家主持的住室。该室一丈见方,简陋至极,表示当家主持对生活要求极低:食能果腹,衣能蔽体,住能遮雨。上有对联这样称赞并怀念高僧天然大师:非名山何留高僧大德,是真佛首推丹霞天然。

玉佛殿(方丈室)前有两棵树龄逾千年龙凤侧柏,又称宋柏,姿态各异。左边凤柏亭亭如盖,如凤凰展翅,又如孔雀开屏。右边龙柏虬枝盘旋,如神龙摆尾,又如飞龙在天。它们古朴粗壮的躯干,两人牵手都难以环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最高理想,丹霞寺这两棵龙凤古柏,还了世人一个十全十美的心愿。

千年古刹,饱经沧桑,建于唐,盛于宋,焚于元,明代重建,清代屡建。后花园里,长长的五十八代方丈碑廊,完整地介绍了丹霞寺自唐以来的数次大起大落。

千年以来,虽屡遭焚毁,却总有高僧大德从一砖一瓦起步,从一棚一屋开始,矢志不渝,筚路蓝缕,经千辛万苦,百折不回,直到丹霞佛光再现。让人感叹世间唯有信仰的力量,才能让人意志如钢,蔑视一切苦难。唯有水滴石穿的韧劲儿,持之以恒,积水成渊,积土成山,才能终成正果。

在后花园休息时,听一位当地老者给众人讲解开山祖师天然禅师的两则典故,有趣又发人深思。

一天雨后,天然禅师和一位道友一起出行,他们遇见一位美丽的女子,穿绸布的衣服,系丝质的衣带,无法通过那条泥泞的小路。

天然禅师说:“来,我抱你过去。”然后就把那位女子抱过了小路。

后来他们继续赶路,憋到天黑时道友终于对丹霞说:“今天你犯了清规,为何要那么做呢?”

天然禅师惊异地说:“那个女人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又一次,天然禅师来到洛阳的慧林寺。正值冬天,天大寒,就把殿里的佛像烧了烤火取暖。

院主一看急了,训他说:“这是佛爷,怎么敢烧呢?”

天然禅师不慌不忙地用杖子拨火,说:“我在烧取舍利子。”

院主嘲笑他说:“木佛哪有什么舍利?”

“既然没有舍利,那就再弄他两尊来烧!”

如果给两则典故取名,我觉得分别叫“心魔难除”和“焚佛取暖”挺合适。看来,真正做到放下与解脱,很难,做到不拘教条,物我两忘,佛在心中,更难!真正的高僧大德,必是超凡出世,洒脱无边。

听了老者的讲述,想想在寺内不懂规矩到处讨人嫌的儿子,我怒火减消了不少。

丹霞寺后花园内,还有数棵巨大的青檀树,它们虽是植于明代,但是寺内外其它银杏、古柏动辄千年树龄,五百年的青檀绝对算是小字辈。

后花园东北角有一棵青檀最古,亭亭如盖,绿意盎然。或许是大自然的天然造化,树空心,巨大的树洞可钻人。另一说是空心部分产生在兵荒马乱之时,僧人为藏珍贵的经书所挖。

另一棵青檀主枝倾斜,树干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树疙瘩且错落有致,形如脚手架。好像寺院并不禁止游人上下攀登,好多人爬上去系丝带祈福。

从小不会爬树的我终于施展手脚,轻轻松松便高高在上,彻彻底底玩了一次酷。无他,天时不如地利也。

它和路另一边的一棵青檀作牵手状,它们相互合作,配合默契,构成了一个天造地设的绿色凯旋门。

金秋十月,嘉果飘香。数百年的白木瓜树上,硕果累累,紧依树旁,许下最美的心愿。

在各种小动物中,我对鸽子情有独钟。可能是游人稀少,还可能是习惯成自然,院中鸽子飞舞,檐角鸽子漫步,屋脊鸽子静立……赶紧拍照纪念。激动之余,连发感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好一个清幽修佛之地。

出了寺门很远,好像听到有人在议论什么“百里葡萄架”的事情。我一开始以为是认为当地政府引导人们规模种植搞得好,竟然有了百里长的葡萄基地,便想去园里采摘葡萄。

仔细打听,原来寺中有柏树、栗树各一,数百年来分翼并长,粗数抱,高数丈,参天入云。树下一丛葡萄架,盘绕在两树之间,故有"百(柏)里(栗)葡萄架"之说……

哈哈一笑之余,慨叹中国文化实在博大精深,也好不遗憾。可能对鸽子过于专注了,一不留心,错过了今天最具传奇色彩的景致。正所谓,错过的就是最好的,心中更加怅然。

当天住宿南召县城的玉兰印象酒店(如果当天回社旗,时间也绰绰有余),准备在这里痛游三天。该酒店高端大气上档次,价格还亲民。玉兰花冰清玉洁,幽香淡雅,是南召的“县花”,南召人也因玉兰而富,单这酒店名字就让人怦然心动。

晚上逛大街小巷,看到当地流行羊肉汤下片,很是新鲜,找了看似生意最火的一家叫乔记的。细品应该是方城烩面的升级版,不加肉的一碗二十元,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味道和烩面比绝对是出于蓝而胜于蓝。店外卖有烧饼,外焦里嫩,店里主打卤羊蹄,筋道耐嚼。这几样美食的共同点是实惠又解馋,适合工薪阶层。

睡前照例发朋友圈,以求吸睛。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作打油诗一首:

人潮汹涌,此地清净。千年古寺,门可罗鸽。

老僧闲坐,慈中藏乐。农夫所忙,一地皂角。

古柏森森,留水之滨。玉佛所立,丹霞旖旎。

百里葡架,忙中有失。柏分龙凤,终有一得。

然后开始翻阅好友们的朋友圈,看各地战报。一同事全家去了这两年邻县超火的某个山,遭遇人流如注、如灾。车停在山门两公里外,由于客流严重超员,晚上11点人还被困在上山,动弹不得,他对天发誓以后假日永不出游。

我看了暗笑,他这明显的跟风撵潮,不摔跟斗才怪。其实我老早就劝他这次跟着我跑,专找不要门票不炒作的地方,他非背道而驰,受点惩罚也好。




作者简介:苗松克,苗店中学物理教师,社旗县苗店镇大苗庄人。喜欢读书往往不求甚解,爱好写作常常辞不达意,自认为涉猎虽广,无一精通。向往无拘无束,恬淡悠然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河故事之六十一:南召丹霞寺
南召:丹霞寺,丹霞山,丹霞禅师号天然
河南南召:丹霞寺
千年古刹——丹霞寺
千年古刹青檀寺,尘溢于冰雪之中
盘点河南九个“第一”名胜古迹,各有特色!进来数数,你去过几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