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幕后故事◇我和乡土赊旗的缘分,是这样开始的

我有一段情,说给诸君听

  01一次关注开启了一段缘分  

今年五月的一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侄女萍发表在乡土赊旗上的文章《追忆我的奶奶》,禁不住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她的奶奶就是我的二娘。

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如此感人?

我一边感叹萍的文笔不错,一边关注了乡土赊旗公众号。

从此,阅读这里的文章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02一篇爆文助推了一腔写作热情
 

我试着给乡土赊旗留言,系统立刻回复:谢谢关注,这里是咱们乡土赊旗公众号,发布家乡风土人情的文章。

挖掘家乡历史文化,展示乡村美景,寻找家乡的记忆,弘扬家乡真善美,寄托在外游子思乡情怀。欢迎参与,点赞,留言。

如要供稿,请联系我,加我微信或qq,号码446396340。

语言朴实如挨门邻居。

我怦然心动,上学时候作文写的还不赖呀!我是不是也可以写写试试?

抱着投石问路的心情,我写了一篇《我的启蒙老师》,发给了微信446396340。

原来这就是乡土赊旗赵华胜老师的微信号,他收到后回复我“可以发”。

人生第一次往公众媒体投稿,我真地是彻夜难眠了。

他们公众号每天零点以后更新,我要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文章发出。

我得到即将发表文章的消息当天,强忍睡意熬到零点,等看到自己的文章出现在公众号里,就激动得睡意全无了。

处女作的发表大大鼓励了我,我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转化成笔下文章了。

于是再接再励,接连写了两篇,把多年的心里话一吐为快。

那是我记忆中的初中生活和高中生活。

没想到《我的社旗一高》阅读人数很快超过3000,创下了乡土赊旗短期内点击量之最,我一不小心成了“神人”。

感谢乡土赊旗这个文化平台,给了我这么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我可以尽情展示家乡美景,找寻童年记忆,寄托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社旗新变化,赞我大美新社旗。

 
03一次误会结交了一帮朋友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公众号给《我的社旗一高》开通了赞赏功能,赞赏金全额打给了我。

这里还有个“美丽”的小插曲,不吐不快。

我“领赏”高兴之余,第一时间截图告知“美丽”同学,因为她说通过公众号赏我一个大红包,试一下看我能收到多少。

谁知她看截图后说,我赏你的是200怎么变成100了?

为了一全同学心意,更为了乡土赊旗的信誉,我必须问问清楚。

于是乎,我托担任公众号编辑的侄女萍帮助查询。

后台的来往记录表明,是我那“美丽”同学记错了。

她翻看过手机,打趣我说:我明明要赏200的,怎么点成100了?不要说我老眼昏花,都怪你的文章让我心猿意马,手指发麻……

哈哈,我笑弯了腰!

为了表达我们的歉意,我发了一个小红包给赵老师,希望他能收下。

况且赞赏费,他们原本不用全额打给我的。

可他硬是不收,24小时后红包自动退回。

细微之处见精神,乡土赊旗的精神,真是纤毫毕现。

乡土赊旗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唏嘘再三,唯有挽起袖子加油干!

 
04一则留言圆满了一个美丽人生
 

我发表的几篇文章后边的读者留言,比文章更精彩!

一些点评让我受宠若惊,而且受益匪浅。

有位读者不但认识我,还了解我的家人。

她夸我,“文笔真好,心态更好!你们一家人都是文采极高的!”

我看了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

一直以为我们一家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哪来的好心态呢?

却原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福中不知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我可以开怀大笑!还有读者留言,“…… 很风趣的文章。”
原来我的生活很有趣啊,我原本就是写实的,没有丝毫加工:我不生产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更有诗一般留言:继芬“奇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大家的万千思绪/一个个心底深处/那丝丝绺绺的怀旧情愫/如涌泉似溪流/汩汩翻腾淙淙流淌……

这是我们高中政治老师,也曾当过我班主任的鲁明有老师在群里的留言。

老师虽年逾古稀,却宝刀不老,愿您青春永驻。

05一段缘分成就了一个人生梦想

在乡土赊旗这个无声的大家庭里,期盼每天凌晨日更原创,已成为一种习惯。

作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不仅有成就感,更觉得我年轻了,我回到了青少年。

这段奇妙缘分,真的让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段奇妙缘分,成就了我的文学作品让更多人看到的梦想。

这段奇妙缘分,有了让我鼓励更多文学爱好者加入到其中的梦想,我要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与君共享。

作为一个初涉写作的“大龄青年”,我有两点体会。

1

我们活在世事繁杂的世界里,生命里充斥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有闲情逸致写诗做文致远方。

我也曾怀疑我心乱如麻,静不下心来写文章。

不成想构思起文章来心无旁骛,心静如水,任时光静静流淌。

如此,妙不可言。

2

怀揣文学梦的大有人在,付诸实施写作的却很少。

常感叹写文章“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不敢动笔,恐人嘲笑。

殊不知只要心中有生活,下笔真有神助,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何乐而不为?

最后,用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中文有无限可能,每一个玩文字的人都可能有一个新的发明。

成千上万的汉字摆放在你面前,哪天当你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字时,每一个字都不是新,但它们完成了一种全新的组合,你就又一次发明了中文。

作者简介:侯继芬,女,社旗县大冯营镇侯庄人,赊店酒厂退休工人,C位姥姥一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自留地”的缘分
今生,来世!
散文伴我忆乡愁
​看读《一缸专访浜镇陆安心》视频随笔
生命无法承受之痛
【在社旗】社旗:美得不要不要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