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畏浮云遮望眼,皇家气派看天坛

北京皇家园林有很多,风格迥异。
故宫最为壮观和神秘,它代表着皇权,是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是帝国的神经中枢,又称紫禁城。
颐和园与圆明园相当于皇帝的后花园,有山有水,亭台楼阁,景色宜人,代表着休闲娱乐。
而天坛和地坛,则是皇帝以天子身份祭天拜地的地方,对外昭示皇权的合法性,这里的建筑恢宏大气,代表着正统和威严。
从方位上讲,以紫禁城为中心,天坛在南,地坛在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并且四个坛与紫禁城的距离都差不多远。古人讲究对称之美,在皇城的建设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阴阳学上讲,南边对着太阳,南为阳。所有的皇帝御座均是坐北朝南的。天坛公园的建筑处处体现着阳刚之美,采光最好,阳气最重。而且是走遍天坛公园你会发现,别说没有湖,连个小池塘都没有。这一点与颐和园、圆明园相比则大相径庭。为什么呢?水为阴,若有水则与天坛的功能定位不符,因此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水。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天坛公园近似为正方形,东西南北各有一个门。象这样方方正正、中规中矩的公园,在北京城里实不多见。

天坛的西门为正门,皇帝祭天都从此门进入。也曾经是唯一的门,对着天桥。天桥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时必经之路,后来这一带逐渐发展成为集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平民休闲区,汇聚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民间艺人,成为“老北京”的象征。
多说一点,古时北京有“贵族北京”和“平民北京”之分,泾渭分明,北边比如什刹海周边住的都是王公贵族,而南城比如菜市口、磁器口、珠(猪)市口、闹市口均为平民百姓集散地,连几幢像样的建筑都没有。只是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南北城的地域差距才逐渐缩小。
南门是清代乾隆年间为便于祭天才修建的。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天坛公园,建议走南门,自南至北参观游览,因为主要景点都在中轴线上,这样的路线选择非常方便。
而东门和北门则是在解放之后才修建的。东门和西门都紧临地铁站,交通非常方便。北门出去是祈年大街,再往北对着王府井。

天坛在京城五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之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占地面积273公顷,也是最大。
天坛公园的主体建筑外廓都是圆的,处处体现着天圆地方的概念。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而人又正好是汲取了天地万物之精华。
天坛内的主要建筑有三个,自南至北分别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
圜丘是祭天用的祭坛。在最南边,相当于离天最近的地方。圜丘实际上是三层圆形平台,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太极石台,名“圜丘“。太极石外面则用9块扇圆形石头圈圈相围。圜丘下面外围的围墙亦为圆形。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有皇天和皇帝牌位。檐顶有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看起来非常富丽堂皇,精美壮观。皇穹宇外面的圆形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祈年殿是皇帝祈谷的大殿。是整个园子里最宏伟的建筑,也是天坛公园的logo。在过去的时代更是靠天吃饭,每年的正月,皇帝会在此殿举行祈谷大典,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座落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也为砖木结构,没用一个钉子。大殿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鎏金宝顶,蓝瓦红柱,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呈伞状。
祈年殿用28根金丝楠木大柱作支撑,内圈的4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外围两圈各12根分别寓意一年12个月和一天12个时辰。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处处彰显着皇家气派。

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
主要建筑均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相连。甬道的中轴线,是由一条条长方形的大青石铺就,应该是专供天子行走的道路,别说黎民百姓,就是王公大臣,也决不可踏上半步,否则犯上欺君,是要砍头的。这样的大青石,具有典型的皇家特点,我也只在天坛地坛等少数几个皇家园林看到过。
外坛则是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天坛内有古柏约3600多棵,是北京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柏林海”。天坛的古柏树非常有名,分“古树”和“准古树”两类,古树按树龄又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种。每棵古树都挂有金属牌子,有等级和树龄等标识。
古柏的树龄通常为四五百岁,有几株竟在800岁以上,堪称文物。为什么天坛公园里有这么多古柏呢?因为柏树常青长寿,木质芳香,经久不朽,故为吉祥昌瑞之树。历代帝王们,就把柏树种植在各种祭祀的皇家坛庙以及帝王陵寝周边,以示“江山永固,千秋万代”之意。

这些年,据说在天坛公园的柏树林里,有猫头鹰在此出没。猫头鹰是对自然环境极为敏感的动物,它的出现正说明北京自然生态环境的好转,是北京市民之大幸!
除了古柏树,这些年来园林工人又种植了无数棵新柏树,有的已长大至碗口粗。置身于天坛公园的柏树林中,仿佛进入树林的迷宫,前后左右皆为古树环绕,遮天蔽日,于闹市中寻得这一幽静之所,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天坛公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公园里人工草坪很少,更多的是自生自长的野草。人工草坪很娇气,需要不停的浇水和打理。而野草丛生的环境则更接近于真实的大自然,更让人感受到天人合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发展理念。
不畏浮云遮望眼,皇家气派看天坛。

作者简介:刘尚钞,男,45岁,社旗县大冯营乡人。1999年3月研究生毕业,现定居北京,在一家科研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爱好写作,擅长散文随笔、古体诗词。乡土赊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作者文章导读:

1.端午节   刘尚钞

2.  刘尚钞

3.【童年趣事/刘尚钞 】 逮爬叉

4.【乡村记忆】红薯颂

5.【过年记忆】 拾炮-刘尚钞

6.【“豫是乎”丛谈】人生何处不相逢

7.【“豫是乎”丛谈】  人生若只如初见

8.乡村记忆‖    又是一年槐花香

9.母亲节专题‖ 母亲节探母

10.“豫是乎”丛谈‖  快慢人生

11.又是一年麦收季‖割 麦

12.又是一年麦收季‖打 场

13.岁月如歌◇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校   (初中篇)

14.岁月如歌◇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校(高中篇)

15.【岁月如歌】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校(小学篇)

16.刘尚钞‖故乡的味道

17.刘尚钞‖老北京炸酱面

18.刘尚钞‖蒸面条的故事

19.刘尚钞◇小街锅贴香满楼

20.刘尚钞 ◇雨季遐想

21.刘尚钞◇老家的宅子

22.生活感悟◇来日方长,其实并不长

23.刘尚钞◇我只想理个最简单的发

24.至美玉渊潭,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25.诗情画意道不尽,人间大美颐和园

26.踏遍青山人未老,阅尽沧桑北京桥

27.繁华过后终是空,玲珑塔下话玲珑

28.最是荷花惹人爱,莲花池畔踏歌声

29、龙潭虎穴谁潜伏,西山有幸埋忠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篇:天坛公园游记
北京天坛公园古柏
天坛的门 肖复兴
同为北京市树:一个抱着一个上百年,今年怀里这个又生了一个!
皇帝说的“京城一绝”:现在仅仅是个公园,但人气碾压故宫
北京足迹:九坛——皇家祭祀文化重地(1)圜丘坛、祈谷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