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尚钞:大唐的那些公主们(上)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大唐的那些公主们(上)



作者 | 刘尚钞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前言

唐朝是一座丰厚的历史丰碑,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强大的国防、发达的科技、灿烂的文化是盛唐的符号。那是一个繁华似锦、万邦来朝、威震四海的伟大朝代,那是一个令后世封建王朝望尘莫及的伟大朝代,那也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伟大朝代。提起大唐王朝,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文从大唐王朝六位不同时代公主的命运入手,试图从一个侧面揭开一千多年前天朝上国那神秘的历史面纱。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几乎是大唐所有公主中名声最好、结局也最好的公主了。她青史留名,留下的全是赞扬溢美之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历史课本里,曾经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这一内容章节,还配有插图,这是中国古代史中的大事件,对此记忆深刻。

文成公主是唐朝贞观年间任城王李道宗之女,论辈分,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远房堂侄女。当然任城王李道宗也非等闲之辈,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武将,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有赫赫军功。

文成公主长得端庄秀丽,自幼饱读史书,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她虽然不是唐太宗的嫡亲血脉,但这不影响她作为皇室的公主远嫁青藏高原和亲。青藏高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但为了国家利益,颇识大体的文成公主还是接受了朝廷的旨意,答应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的历史贡献和觉悟水平,与她的那些皇室姊妹、侄女、侄孙女及诸多后代公主们相比,甩了不止十八条街。

话说回来,王朝强盛的时候,派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亲的公主,极少是皇帝的亲女儿、亲姐妹;而当王朝衰微的时候,派出去和亲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嫡亲女,去了还可能会受委屈,效果还不一定好。娘家的地位,就是女人在婆家的地位。国家的命运从来就是和国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古来如此。

不过,即便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和亲之前也都要被皇帝认作女儿的,这是惯例。这样做,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和亲公主的身份和地位,二来也可以堵住求婚者的嘴。没的说,这就是皇帝的女儿,不是亲女儿也是干女儿,你们可得把她照顾好了。

接到旨意后,文成公主为了了解吐蕃的风土人情,还亲自接见了吐蕃使者,进行详细询问,之后为自己的婚嫁精心准备了许多吐蕃稀缺的物资,希望能对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公元641年正月,在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之后,大唐的送亲队伍终于成行。对于这次和亲,唐太宗李世民极为重视,不仅为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派遣了规模宏大的送亲队伍,李道宗奉太宗之命持节护送公主入吐蕃。公主还未出发之前,太宗派遣的先行人员就已经到达青海南部的河源,专门为公主修建了一座行宫,用于公主中途休息。从长安到河源,竟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路上无数的官民都为公主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更是给吐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欢欣与鼓舞。为解除公主旅途中的疲劳,他们在很多地方都准备了马匹、牦牛、船只、食物和饮水,以表达他们对公主到来的喜悦之情。

松赞干布同样极为重视迎娶大唐公主这件事,亲自率兵早早地进驻柏海边,即今青海玛多县,然后到河源行宫去迎接公主。他见到李道宗之后非常恭敬地行了子婿之礼,当他看到大唐华美的服饰、隆重的礼仪后,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与天朝上国的大唐相比,自己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当时太宗给公主带去的嫁妆,丰厚得吓人:佛像,珍宝,金鞍玉辔,金玉书柜,经卷三百六十部,各种各样的金银饰物无数,装饰有精美图案的绫罗绸缎无数,三百种卜筮经典,六十种营造和工艺书籍,治疗四百零四种疾病的医方及多种医疗器械,还有无数的农作物种子。

在柏海稍作停留后,松赞干布便带着唐朝的工匠们率先起步,为文成公主一行开辟道路,即后人所称的“唐蕃古道”。当浩浩荡荡的队伍到达玉树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和宜人气候所吸引,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当文成公主到达逻些,即今天的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她的到来。松赞干布陪着文成公主从拉萨城的北门进城,引起城内外百姓一片欢腾,他们纷纷从帐篷里跑出来,争着去看大唐公主的风采。乐队高奏乐曲,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新建成的宫殿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松赞干布原来是住帐篷的,这是他们的民族习惯,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他决定不再住帐篷,而是在拉萨城建造一座华美的宫殿,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时至今日,布达拉宫里还保存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时洞房的遗迹,他们二人的塑像也被永久供奉在那里。

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实现了吐蕃人学习先进汉文化的愿望。很多贵族子弟被松赞干布派往长安学习儒家经典,同时邀请唐朝派人到吐蕃来为他们授课。文成公主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她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也信起了佛教。今天拉萨城著名的大昭寺,就是文成公主下令修建的。建成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一起到寺门外栽种了名传后世的“唐柳”。文成公主从长安城带去的释迦牟尼佛像被吐蕃人民世代供奉在大昭寺内。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联姻,极大地密切了吐蕃与内陆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吐蕃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使唐蕃之间关系变得十分亲善,此后三十多年双方没有动过干戈。此后两百年间,吐蕃凡有新赞普即位,必请大唐天子“册命”。所有这一切,文成公主功不可没。

公元650年,在唐太宗去世一年之后,松赞干布也去世了,文成公主则一直居住在吐蕃,尽其所能继续为吐蕃人民做贡献,直到公元680年去世,享年55岁。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人为她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大唐也派遣使臣前去吊唁。

文成公主获得了吐蕃人民极高的崇敬与爱戴,至今的拉萨城还保存有不少当年吐蕃人民为纪念她而建造的塑像,供后人凭吊。

可以说,文成公主出使吐蕃和亲,既是她个人的荣耀,也是大唐的荣耀,更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让国人扬眉吐气的喜事、盛事,关于这件事的历史记载有很多,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骄傲自豪。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圣明君主,威名远扬,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们尊称太宗为“天可汗”,那是不容置疑的天下盟主地位,宇宙第一主席,没有太宗皇帝的册封任命,首领们的地位就坐不稳。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后世的皇帝们再也难以超越。

如果你想要穿越到古代,一定要去盛唐,最好是贞观年间。因为那个年代政治清明,社会和谐,长安城里夜不闭户,外籍留学生比比皆是,所有外国人见到大唐的子民都是毕恭毕敬的。想一想,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国度与年代!

有一个强盛的国度,有一位英明伟大的君主,做其子民是何其幸也!





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从小就深受父皇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要星星不给月亮。

论辈分,高阳公主和文成公主同辈。不过和文成公主相比,她却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历史记住她的,是一笔风流债。

高阳公主含着金钥匙出生,是父皇李世民最喜爱的一个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当然不会舍得让她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亲。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高阳公主自然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刁蛮、顽劣不驯的性格。有皇帝老爸做主,当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了。

待高阳公主成年之后,唐太宗把她许配给了心腹大臣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皇帝之女配重臣之子,也是门当户对。这样的婚姻,自然就是让世人来羡慕嫉妒恨的。房遗爱对这个出身高贵的老婆,不仅仅是敬爱,简直就是敬畏。说实话,他还真有点hold不住。

高阳公主对这门婚事可是一点儿都不满意,对她这位丈夫是失望透顶,论相貌没相貌,论才华没才华,武力有余文采不足,咋看咋不顺眼。如果只是人世间的一个普通女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辈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谁的人生能没点遗憾呢。偏偏大唐的公主,都是个性极其张扬、女权思想极度泛滥的主儿,高阳公主更是那种追求自由、敢爱敢恨的类型。这一下,婚姻出问题就是必然的了。

说到高阳公主,就不得不提到辩机和尚,因为历史是把这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的。

辩机和尚何许人也?史书给这人的评价就八个字: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他十五岁出家,不仅精研佛学,经史子集更是无所不通。他是玄奘大师的得力助手,当年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教经典需要翻译整理,辩机和尚是朝廷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出来的九名高僧之一,学问高深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重要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就是由玄奘大师口述、辩机和尚编辑整理的。

辩机和尚不仅有才,相貌英俊潇洒那是一定的,要不然金枝玉叶、心比天高的高阳公主也不会看上他。就像一句歌词说的: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只不过高阳公主的这一眼,可真把辩机和尚害得不轻,连小命都搭上了。唐太宗的爱女岂是你一个和尚可以随便招惹的,话说你可是一个出家人啊!出家人的第一戒当然是戒色了。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那场偶遇,注定是辩机生命中难逃的一劫。只不过这一劫,不知道他的师父、功力更加深厚的玄奘大师,是否提前算了出来?如果算了出来,为什么没有及时提醒这位大弟子?

历史根本就不用夸张,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白描,就足以引人入胜的了。

话说高阳公主新婚不久,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这是那个年代女子婚配的普遍年龄,她还有她的丈夫房遗爱一起去长安城的郊外游猎。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莺飞草长,高阳公主被这春天的美好景色吸引,暂时忘掉了心中的烦恼。

突然之间,一座草房子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这座草房子,实际上就是一座茅草寺吧。带着好奇和无聊,公主走进了草屋。草屋之中,一位年轻的和尚正在安静地读书。此人正是辩机和尚。

想一想当时的场景吧。一位雍容华贵的美艳少妇突然从天而降,辩机和尚的第一眼,一定是猝不及防的惊讶,像触电般被公主的美惊呆了。人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辩机和尚不敢再看第二眼,此时的他也就二十岁出头,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过女人的他,脸上不禁泛起桃花般的羞涩。这种羞涩,以及那双明澈的眼睛,像春风一样吹过公主的心头。只这一眼,高阳公主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眉清目秀的和尚。冤孽从此开始。

高阳公主的做法太过于大胆泼辣。竟令人当场把床具搬进草屋,欲行苟且之事。辩机和尚在大脑短暂的一片空白之后,终于缓过神来,出家人该怎么做他心里很清楚,况且他还有着美好的前程和事业。他嘴里开始念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高阳公主更是狠角色,使出必杀技,直接宽衣解带,这一下,辩机和尚再也把持不住,就算佛祖也救不了他了,因为他破了色戒。

讲道理和拍板砖相比较,拍板砖肯定更占上风。感情和理智的斗争,感情往往更容易赢。没有办法,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此时房遗爱就站在草房外,作为公主的老公,他目睹了这一切,绿油油的青草成了他头顶绿油油的帽子。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冲进房屋,杀了这对狗男女。但是他马上想到了后果,如果他把太宗皇帝最宠爱的公主杀了,不仅他会死,而且还会给他的整个房氏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他最终忍了。

草房事情之后,高阳公主赏给丈夫房遗爱两个美女作为补偿。自此以后,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便双双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在男欢女爱的温柔乡里,什么戒律清规,什么礼义廉耻,统统都不要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竟然长达六七年之久,野史上说他们二人还生有子女,不过无以为证。

然而,纸究竟是包不住火的。不成想,长安城里的一个小偷却坏了他们的大好事。这个剧本,怎么跟现如今的蟊贼反腐有点类似?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御史破案,抓住了一个小偷,核对赃物时竟然发现了一个宫廷专用的皇家玉枕。这可不是小事,御史不敢自作主张,遂层层上报,直到唐太宗的案头。小偷经不住审问,承认玉枕是从辩机和尚的房间里偷出来的。

这一下,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奸情败露。这可是皇家第一丑闻啊!唐太宗知道后十分震怒,当场命令将妖僧辩机和尚腰斩。辩机和尚为自己的风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唐太宗把高阳公主身边的奴婢杀了十几个以泄愤,同时规定高阳公主自此以后不得踏入宫门半步。从此,高阳公主就恨上了自己的老爸,认为是老爸毁坏了自己的美好爱情,却不知道反思自己。

辩机和尚被腰斩这件事,发生在公元649年。辩机和尚活了31岁,他没有驸马命却偷走了唐太宗最宠爱的公主,他的悲惨结局是注定了的。

几个月以后,唐太宗驾崩,高阳公主竟然一滴泪都没有流。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这世上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就她的丑事,就算唐太宗赐她死,也一点儿都不为过。只不过,太宗当时还是舍不得。

太宗去世之后,高阳公主更加肆无忌惮,她开始勾搭一些和尚道士,放浪形骸起来。没有办法,她大约就好这一口吧。

高阳公主觉得生活已经索然无味,剩下的人生就是折腾了。后来她竟然鼓动房遗爱和自己一起谋反,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当皇帝。谋反是历代君主的头号禁忌,她的哥哥唐高宗李治最后实在是忍无可忍,下令杀了房遗爱,赐高阳公主自尽。

高阳公主这一生敢爱敢恨,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不管是非对错都已成为昨日传说。岁月无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太平公主


时至今日,太平公主差不多仍是知名度最高的封建朝代公主之一。论综合影响力,她在大唐王朝所有公主之中,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论辈分,文成公主和高阳公主都是她的姑姑。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有关太平公主的宫廷戏有很多。

太平公主更是史上出身最为高贵的公主,没有之一,因为她的父母双亲都是皇帝。她爸爸是唐高宗李治,妈妈是女皇武则天。要是从世上找一个最像武则天的人,则非太平公主莫属。不仅仅是因为长相,还包括脾气性格和政治手腕。同样的如花似玉,同样的杀伐果断,同样的野心勃勃。

武则天是非常宠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的。其实武则天本来还有一个女儿的,只是因为当时她还未掌权,为了争夺后宫,不惜亲手掐死才刚刚满月的女儿,然后嫁祸于当时的王皇后。正因为此,武则天对后来这个唯一的女儿格外宠爱。

但武则天的这份厚爱并没有给太平公主带来幸福,反而给她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害。这世上,什么都要适可而止,爱也一样。

武则天爱自己的女儿,当然是以自己的方式,这和天底下的母亲似乎没有什么两样。虽然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女皇,但她一路上为扫清障碍,干了多少的丑事、恶事,别的不说,光被她无辜杀掉的人头就有多少?她自己心里清楚,一个女人若不能安分守己,醉心于权力场,日后将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武则天不希望太平公主复制自己的人生,在皇位继承人的名单里,从来就没有把太平公主列入其中。

武则天希望女儿做一个快乐的公主。一辈子快快乐乐,平平安安,不要再与政治和权谋联系在一起。然而,事与愿违,太平公主的一辈子,都是醉心于政治和权力,简直就是武则天的翻版。她的身体里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立志要成为第二个女皇,像她母亲那样垂帘听政,君临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结局却从不雷同。同母亲相比,太平公主在各方面能力都不逊色,但历史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虽然名叫太平公主,可她的人生一点儿也不太平,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唐高宗李治挑选的,驸马是世家子弟薛绍。薛绍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薛家可谓是驸马世家。但武则天对这门亲事却并不满意,因为薛绍兄弟的妻子出身于平民阶层,她曾经用嫌弃的口吻说:我女儿乃金枝玉叶,怎么能与田舍村妇做妯娌呢?大约是因为太平公主的名声太过于张扬,后来吐蕃王朝再次提出和亲要求时,竟然点名要娶太平公主。武则天当然舍不得女儿远嫁,因此只好仓促答应了和薛家的这桩婚事。

公元681年,太平公主下嫁薛绍,皇室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后两人恩爱有加,育有四个子女。这场婚姻维持了七年,应该也是太平公主一生之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太平公主的平静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在这场灾难性的变故当中,她失去了丈夫和家庭,从此心如死灰。而毁掉她美满人生的,不是别人,正是宠爱她的母亲。

薛绍因为自己的哥哥被控阴谋造反而受到株连,被投进大牢。武则天铁面无私,任凭太平公主如何为自己的丈夫求情,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薛绍在大牢里竟被活活饿死。其实武则天处死薛绍,是为了让太平公主改嫁。改嫁的人选她都已经替女儿选好了,是自己的侄子武攸暨。

在武则天看来,日后必然是武氏的天下,女儿只有傍上这棵大树,才可以尊享万世荣耀。而在太平公主看来,却是母亲把自己当作筹码,用她的第二桩婚姻来加强武周的势力,故而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武攸暨,她的心里只有死去的薛绍。太平公主誓死不从母亲的安排,愤而出走,甚至用逃婚这种方式来挑战和抗议母亲的权威。

母女俩斗来斗去,相互伤害,都有些厌倦了。太平公主最终选择了妥协,她擦干眼泪委曲求全,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武攸暨。在她的第二次婚姻中,因为骨子里的倔犟,太平公主逐渐堕落成了一个放浪形骸、热衷于权谋政治的女魔头,乖戾凶残的本性逐渐暴露了出来。她要向权力的顶峰冲刺,把整个世界都要踩在脚下。

太平公主做起了女皇梦,并且再也醒不过来。公元705年,太平公主参与了宰相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逼迫母亲武则天退位。公元710年,她又与侄子李隆基联合,发动军事政变,诛杀韦后,扶植哥哥李旦上台。唐睿宗李旦在位的这段时间内,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当时七个宰相中有四个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哥哥李旦对她也是言听计从。

随着形势的变化,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逐渐由政治上的盟友变成了竞争对手,两人之间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斗。不过,尽管太平公主的实力很强,但她还是没有斗过势头更猛的侄子李隆基。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败给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被侄子以皇帝的名义赐死于家中,享年48岁。

可以说,整个武周时期,直至开元年号之前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大唐宫廷之内的诸多政治纷争,都有太平公主参与其中的影子。她简直就是为政治权术而生的。

太平公主虽贵为金枝玉叶,却一生身不由己,权力的介入毁掉了她的家庭和幸福,也扭曲了她的心态,使她走上了一条疯狂的不归路,最终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可以说,生为武则天的女儿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注定不能摆脱母亲的光环和阴影,注定难以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也许,做一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儿,要幸福简单得多。可是世上那么多的人,贪图的却都是荣华富贵,宁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刘尚钞,男,47岁,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乡人。现居北京,在一家科研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生活,擅长散文随笔、古体诗词。乡土赊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乡土文学《乡土赊旗》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著名的公主有哪些?唐朝公主列表
摆一摆古代那些名气很大的公主
中国历史“四大人物”之“四大公主”篇
唐朝十大公主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唐朝有多开放?
她是两次求娶和亲的大唐公主,最终却染天花而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