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
《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
        1月8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大型科技下乡现场培训活动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了《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以期为全国各地的池塘养殖环境修复与标准化池塘改造提供技术参考,为我国池塘养殖生产模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水产品供应的重要保障,是最高效的优质蛋白质生产方式。我国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40%以上,长期以来,淡水池塘养殖的产量和面积一直处于不断的增长状态。

  据水科院院长张显良介绍,我国的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主要依赖水源和增氧机等要素来保证集约化养殖生产,养殖设施抵御环境水质变化和水域污染事故的能力很差,养殖生产自身存在着水质劣化、池塘老化、用药过度等问题,养殖过程富营养物质的排放还增加了日益脆弱的自然环境的负荷。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环境亟待修复,池塘设施迫切需要改造,养殖管理需要规范。

  张显良告诉记者,现代社会发展对淡水池塘养殖生产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产”是生产方式转变的目标。推进池塘养殖环境修复和规范化管理是改变农村面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举措,可以提高池塘优质、高效生产的能力,需要行业管理部门的组织引导,以及必要的财政支持,更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根据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针对现代养殖生产的要求和生产力水平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据悉,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下属各所的有关科研人员,围绕池塘养殖模式的转变,开展了较为全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模式构建工作,确立了以池塘养殖生态工程技术修复养殖水环境,以生态工程设施技术改造传统池塘的研究重点,建立了池塘养殖生态工程技术研究的集成平台和示范点。为了满足全国各地相继开展的池塘养殖环境修复与池塘标准化改造的技术需要,配合农业部即将推出的淡水池塘养殖环境修复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了下属的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淡水渔业中心、长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所的相关科研人员,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各地在池塘改造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编写了《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内容包括系统模式、场址条件、布局、养殖设施、水处理设施、生产设备、养殖管理等技术内容,基本涵盖了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环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水减排最高80%,提高饲料效率8%以上!养殖做这项工作,优势太多
今日话题 | 《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出炉
珠江所专家受邀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示范与培训活动”演讲
【报告】2017年全国草鱼养殖分析报告
非“涸泽而渔”IPA 可持续的池塘养鱼技术
项目名称:淡水池塘生态化养殖方式研究与推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