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多与这14个因素有关,别再胖下去了

人发胖在于摄入的热量超标,长期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多余的热量就变成脂肪一点点储存起来,慢慢我们就变胖了。总之,你是多吃还是不运动,只要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你就一定会长胖。

蓝豆豆营养师说:很多人一开始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有的时候到网上随便收集一些减肥的知识跟方法就开始减肥,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所不同,锻炼的方式都大同小异,但是往往你对自己身体的不了解,将别人的减肥方法一层不变的套用在自己身上,先不说这减肥方法正不正确,别人适用的减肥方法,到你这边不一定就适用。所以健康减肥你的找专业的营养师对症调理,才能拥有好身材。看看让你发胖的原因是哪些?

1.吃得太多

吃得太多的真实意思并不一定指食量大,而是摄入的热量太高。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的时代,食物唾手可得。然而现代食品工业提供的食物,虽然花样品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吃,但同时也越来越高热量。略举几个例子(以100克为单位),巧克力600千卡,奶油超过850千卡,泡芙400千卡,东坡肉550千卡。另外水果经过改良,变得越来越甜,还有商店里各种五花八门的饮料。如果没有热量控制的观念,普通人一天的热量摄入值是非常惊人的。有人专门统计过,参加一次火锅聚餐,人均摄入的热量超过2000千卡。如果了解到辛苦长跑1小时也只能消耗掉500至700千卡时,就知道“管住嘴”在某种程度上比多运动更重要。

2.遗传

根据研究发现,肥胖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双亲是肥胖者,子女中有80%的可能属于肥胖。双亲有一人是肥胖,且是母亲,则子女有40%的可能属于肥胖。父母都是瘦的,子女仅10%的可能为肥胖。遗传因素中肥胖的发生概率总体在20%-40%。遗传因素发生肥胖的原因主要是体内缺少分解脂肪的酶,还有人物的性格等一切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3.生活习惯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好多地区的生活条件好,食物丰富,所以导致能量摄入高于能量消耗。现在的人们对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情有独钟,对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还有膳食纤维开始疏离,这样的生活方式肯定会容易引起肥胖。

4.吃饭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快

吃饭速度快是罪过吗?你以为不是,其实它也是让你变胖的原因之一。吃饭速度快也会直接导致你吃撑,因为有时候肚子已经饱了,而嘴却还不满足,接着吃就会吃撑。吃饭刷手机也是让我们吃饭变得麻木的根源,边吃饭边玩手机时我们感知能力会被大幅度占据,当满足感以强烈的信号传到我们大脑时其实已经吃多了。吃饭还是专心点,这样的饭菜才更香不是吗?况且手机已经占据了你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了,也不差一顿饭的时间吧!

5.偏爱有味道的液体,不爱喝白水。

我可以这么说,有味道的液体大多数都没那么健康。诸如奶茶,果汁,速溶咖啡,碳酸饮料等一个比一个好喝,但也一个比一个糖多。糖是比脂肪更可怕的让我们变肥胖元凶,尤其是液态的糖,身体吸收更快。因此,如果你有常喝饮料的习惯,一定要改改,从少喝到不喝为宜。常喝水能够加速身体的代谢循环,也能有效阻止一些饥饿感。至于那些说喝水都会变胖的,你还是一笑而过吧。

6.内分泌调节异常。

下丘脑是机体能量平衡调节的的关键部位,有各种食欲调节的神经元,外周血循环中参与能量代谢的激素,如瘦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神经-内分泌调节中任何环节异常,都可导致肥胖,而且这种肥胖减肥难度较大。

7.炎症。

肥胖是一种低度的炎症反应。肥胖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升高,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脂肪组织中炎症因素也升高,尤其是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促进炎症细胞在脂肪中浸润,引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引起肥胖和2型糖尿病重要机制。

8.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菌群大致分为3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健康人群有益菌占据优势。肠道菌群对肠-脑轴有调节作用,参与调控能量代谢,参与体内脂肪合成与储存。肥胖症病人常发生肠道菌群改变,有益菌有害菌比例失调,与非肥胖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肠道菌群失调促进代谢失调原理未完全了解,与促进炎症有一定关系。

10.食品加工

科技的发展,推动工业社会的发展,又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不用过过去的苦日子,家庭在食物支出方面越来越多。而且食物的加工方式的改变,使得食物的种类大大丰富,外卖现在也是挺火的,好多人在外就餐,快餐。加上现在广告的宣传导致人们沉迷于美食的梦里。

11.盲目节食

于是有人就问御行君了,“我控制饮食了啊,怎么还胖”。问题在于,到底是怎么控制饮食的?是不是这样的,第一天决定减肥,第二天开始就不吃晚饭了。还有人戒掉早餐,还有人戒掉主食,还有人全部以水果代替,节食的方法五花八门。最后形成两个不好的结果,营养失衡,以及体重反弹。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的身体可不笨,它是世界最精妙的仪器,没有之一。当我们用盲目的饥饿(节食、不吃饭或者只吃某种食物等)的方式来减肥时,它会快速做出反应,启动保护机制,以避免让身体饿死。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制造和存储脂肪的效率反而会大幅提升,也就是让人变得更胖,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饥荒”。所以,盲目节食者多半以损害健康和体重反弹来收场,一点也不奇怪。

12.年龄

年龄大了,就会发福,特别是三十岁之后,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宿命。虽然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是完全可以做到延缓这一过程的。许多长期规律运动的朋友,可以表现出完全优于同龄人的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甚至超越年轻时的自己。也就是说,长期来看衰老不可避免,但“肥胖”却完全可以绕行。

13.运动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问世,现在的交通工具代替了很多步行,人们不用体力活动就可以上班下班回家。娱乐模式也在增多,好多人宁愿喜欢看手机,看电脑也不愿意去运动,导致每天的能量摄入剩余,且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进行能量消耗,还可以提高基础代谢,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更好的发展,提高免疫力。

14.睡眠不足

睡眠的减少与人们变胖是否有关联?一些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按照“美国国家健康营养讯问调查”收集的数据,一夜睡眠少于7小时的人比睡觉多的人倾向于有较高的身体重量指数(BMI)。与此类似的是“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经过16年对68000名妇女的跟踪研究,发现在研究期间,那些每天平均睡5小时的人比睡6小时的人增加体重多,而睡6小时的人依次又比睡7小时的人增重多。

对此的解释是,睡眠缺失会改变代谢。瘦素是一种显示过饱的激素,当指示饥饿的胖素增加时,瘦素水平会下降,这时候,人的食欲大开。睡眠缺乏的小鼠比正常小鼠吃多两倍。对人的研究也是一样,在一个睡眠实验中,连续两晚只允许睡4小时的人,其瘦素水平就降低18%,而胖素增加28%。参加实验的志愿者报告说他们感觉很饿。显然,人们的睡眠真的在减少。上个世纪美国人均每夜睡眠是8。5小时,而2002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调查的平均数已经降到了7小时以下。

生活压力大,焦虑化饮食

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饮食成了现代人缓解焦虑情绪的日常方式,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只是零食吃得太多,更有人会通过暴食、酗酒来排遣内心的压力,情绪化的饮食习惯为肥胖埋下了隐患。

蓝豆豆营养师说:吃是入的方面,还有出的方面,那就是消耗太少。吃得多,但不怎么运动,体力活动太少,久坐,自然就容易能量过剩。其实这一个相对的东西,如果吃得似乎挺多,但你消耗多,也可能不会有能量过剩,而如果你吃得尽管并不算太多,但基本很少运动,也还是会有能量过剩的问题。

所以,才有“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好的习惯”的说法,这不只是说说,而是确有科学依据的,其实这很简单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你要付出行动,能不能做到。

有的人会说,我既管住了嘴,也迈开了腿,可还是发胖,有的人再怎么吃也不发胖,这怎么回事?确有这种人,有一句话是“有的人喝水都发胖”,有的人怎么吃都是瘦。这种情况有,但不多见,从医学上解释,可能跟基因有一定的关系,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这有点像是:有的人吸烟不得癌,有的人不吸烟却得癌,这除了还其他方面的原因,有的也可能跟其基因有一定关系,但你不能因此就说吸烟不吸烟都没关系,那你就是傻了,有的人天生就是富二代,你还和他一样不努力学习工作?那你就更没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别人狂吃不胖,而你喝凉水都长肉?
新发现!少吃饭可以重塑肠道菌群与免疫衰老
肥胖原来是炎症
摄膳科普专栏 |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的关系
益生菌同行,减肥行不行?
为什么说胖人全身都是炎症?看完这点你就明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