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亚迪,回归现实才能实现理想|聚略


2007年8月,王传福在F6下线仪式上语出惊人:“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他预计2015年比亚迪汽车的年产销规模为150万辆。

1失之传统汽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4年结束时,比亚迪的销量为43.8万辆。2015年上半年销量为22.8万辆,预计全年销量不超过50万。这个数字只是八年前预测的三分之一。

当然我们不能据此而否定比亚迪,毕竟以中国汽车行业的波谲云诡,连国际专业的咨询机构都无法准确判断下一年的走势。只是,对于曾经名列前茅一度成为自主标杆的比亚迪来说,这八年在销量上的滑落是一个不争事实。

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在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仅含轿车、SUV、MPV,不含微面)上的市场份额为2.3%,与去年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名列所有乘用车集团的第13位、自主品牌的第5位。它前面的自主品牌分别是:长城、长安、吉利、东风。

这个成绩离王传福“中国第一”的梦想也渐行渐远。

2收之新能源汽车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王传福的判断又是对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409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10%,名列全球第三,紧随日产和特斯拉之后。而且,如果只看6月单月销量,比亚迪已经以5,037的销量问鼎世界第一。

如无意外,比亚迪在2015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世界销量第一。

而如果仔细翻看一下王传福八年前的原话,他的豪言壮语是基于一个重要判断,即“未来的天下是混合动力、电动车而不是汽油车的。” 只是说,这个未来比他预想的要晚来一些。

王传福当年的依据是,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年轻企业,在手机电池领域凭30%的成本优势就击败了松下、索尼等巨头;在汽车模具上,它的成本比日本对手少400%。他说,“难道400%的优势还不足以击垮对手?”他当时还透露,比亚迪另一个法宝是 “速度势不可挡。”

3比亚迪输在哪里

现在看,问题在于:汽车不是手机。除了成本优势,还要具备设计、品牌、渠道等体系力,以及好的时机。造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科出身的王传福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以上这些微妙而至关重要的软实力。

比亚迪的外观设计,一直因模仿而被诟病。近年努力开发了新的造型,特别是在以秦为首的新能源车上展现了相当的原创水准,并与之后上市的唐形成了家族风格。但在整体设计的格调与细节上,缺乏一种消费者常提的”档次感“。这和由前沃尔沃设计大师操刀的吉利、前宝马首席设计师参与的长城、五国九地共同开发的长安,拉开了一定距离。

而外观和档次感,是中国消费者除价格外最关心的一个选车话题。

至于时机,也不能全怪王传福。整个行业,包括政策制定者都过于乐观的高估了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2012年制定的一个政策期望是,在2015年要达到5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规模。而截止上半年,这个数字仅约为19万辆。

消费者的固有用车习惯、充电设施进展缓慢、即使大力补贴后仍无明显优势的价格,是横亘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的三块巨石。仅凭比亚迪一己之力,很难扳动。

看上去,充满理想主义与工程师文化的比亚迪太乐观了。

4比亚迪潜能何在?

其实,比亚迪还是有很多机会重返荣光的。如果它把目光适当收回一些,看一下脚下的传统能源车,它还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是相当领先的。

比如2011年就推出的TID动力总成,集成了至今仍不过时的主流技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坦白说,这套系统就是重度“借鉴“了大众的1.4TSI发动机和7速DSG。唯一调整是把排量扩大到了1.5L,双离合的档位数减少到了6速。但无论理论参数值,还是实际市场表现,这套动力总成并不比世界第一的大众差太多。

曾有一家德国的变速器专业机构,在内测了比亚迪的DCT和福特的PowerShift之后,得出结论,各项指标与实车表现达到后者的80%。而车聚网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消费者投诉分析,在故障投诉率上,比亚迪的DCT也明显低于大众与福特的双离合。

业内一般认为,做出一款较先进的发动机不是最难的事,难的是造出一款较先进的自动变速器。有一位行业领导曾称:”自动变速器是自主品牌的最后一个堡垒。“而比亚迪继在自主中首次推出干式DCT车型后,又于近期推出了质量更稳定、扭矩更大的湿式DCT车型,从而成为双离合领域最早、最全、且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

即使放眼国际,目前也只有大众、福特、上汽等主流大企业具有同时量产干、湿两种双离合车型的实力。

5比亚迪的纠结

可惜,比亚迪似乎没有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传统动力方面的优势,而过于醉心于新能源。无论是思锐还是S7,从外观、动力、性能上都具备主流热卖车型的实力,但市场表现就是不愠不火。而被比亚迪寄于厚望的秦,因为电池供应问题产能一直跟不上,也拉低了比亚迪整体销量的增长。

这种传统优势没有充分利用,新能源瓶颈又没有顺利突破的状态,造成比亚迪目前比较纠结的心态。其实,对新能源的渴求,从内心深处反应了这家企业的危机意识。

这一点和丰田很像。这家和大众等量齐观的日系车企,因出身于资源匮乏的岛国,对新能源技术有一种强迫症般的焦虑,在本世纪初就开发成功了氢燃料电池,比其它主流企业早了至少十年。

也正是王传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理想主义情怀,才让比亚迪在新能源之路上一路狂奔。只是,时不我予。用一种短跑冲刺的节奏去应对一场马拉松,无疑是悲壮的。

车聚小结:

比亚迪的现状可粗暴概括为:技术是大众的,心态是丰田的,销量是奇瑞的。

不过,一切并不算悲观。这家企业好在还很年轻,虽然固执但不太折腾。几年前车聚君参加过比亚迪的活动,那些80后小伙儿们如今都陆续走上管理层,他们心态更开放,更务实,也愿意与媒体、消费者进行坦诚的沟通,甚至学会了直面批评时不再面红耳赤的反击。如果不是网罗了一大批自由撰稿人写过于软的软文,它的心态已经很成熟。

今年是比亚迪20周岁,还是一起看一下这个刚度过青春期的大男生如何Build Your Dream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亚迪500万营销出圈,中国车企集体起立!
【电驹眼】书福哥,请给造车新势力一个跳楼的机会
民营车企能扛起中国品牌汽车的大旗吗?
李书福困于“蓝色漩涡”
王传福速度与激情
旺材锂电: 关注 | 黎明前的转型:比亚迪走出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