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玉器琢艺技法及演进(1)
userphoto

2023.07.28 天津

关注

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来看,人类任何时期的治玉都是采用了相同的方法。这个基本的方法就是减法,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通过“切”“磋”“琢”“磨”的工艺使玉料减少进而成为作者思想中的艺术形象。在治玉工艺层面,从来没有改变过,稍有改变的是治玉工具的变化,进而产生治玉效能的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我认为玉器鉴定并不难的一个原因,也给我们玉器鉴定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证据支撑,通过查证古代手工治玉的工艺痕迹特征来进行辨伪。

从第一件玉器制作开始到电动工具的出现,一直都是利用砣具和解玉砂相互作用于被加工的玉料上,一点点去除玉料的多余部分,进而成为作者想象中的艺术作品形态,这就是过去玉器的加工办法。从新石器晚期开始,我们发现最早的玉石器加工工艺是凿击成型,这样做出来的玉石器表面不够平整,不利于使用,于是我们的先民把凿击出来的玉石器进行了磨制,所以打磨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玉器加工工艺。

那么鉴定新石器时期的玉石器,只能从查证打磨加工工艺的角度,鉴定光素无纹的玉石器进行辨伪。其实古代先民在打磨玉石器的时候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使用一些竹、木、牙还有其他的石头,蘸上一定的解玉砂,用来磨玉石。这和过去的磨刀、磨剪子的原理是一样的。至于说从玉料的哪个部位开始磨制,从哪里先打磨到哪里结束,从哪个方向开始,从哪个基本面开始,打磨多少次,打磨到什么程度,每次打磨的行程幅度是多少,表面的光细程度等问题,我们认为大可不必过于拘泥,求真较真。非要考证古人治玉的每个细节,这对我们辨伪并没有现实意义,反而容易让我们钻入牛角尖而不能自拔。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上经常出现的打孔工艺。应该说砣具的出现,催生了玉器制作工艺效率的提高,而打孔就是用俗称“程钻”或者“管钻”的钻头蘸解玉砂进行琢磨孔道。关于钻孔,最开始同样是凿击,然后用木棒或者石棒蘸解玉砂进行扩磨,用以消除凿击成型的孔道的尖刺和不平整。 后来出现了程

钻和管钻,结合绳索制作出类似掬锅、掬弓这样的工具来实现打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石器晚期制玉工艺发展简述——王建泉
古人给玉器打孔竟然是用这种方法,看完恍然大悟
新石器时代玉器是最容易鉴定的高古玉
妇好墓圆雕玉器工艺研究
简述中国古代玉器的断代与鉴定方法——王建泉
在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完全掌握了玉石切割技术!太震惊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