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就是去“乞讨”,从社会受益群体中去乞讨一点残羹冷炙,从权利拥有者手里去乞讨权利的庇护。他们有改变现状的渴望,但是没有改变社会的勇气。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剧,除了可怜兮兮的乞讨外,没有任何动力来让他们改革社会。 

    现在,中国的国企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等,都绕不过一个问题,就死事业单位的性质。没有人事制度上的变革,股份制改造就是空话。如果管理者连最起码的聘用和解雇的权利都没有,这个企业的效率会高吗?这个企业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吗?别说央企多少亿的利润,离开了政府的补贴,什么利润都化为乌有,甚至为负数。国企在出卖资产时总要求带上一大批工人一起卖,这么沉重的人员负担,谁会来买?国企不用改革了。 

    公立医院也一样,改革了这么多年,还是什么都没动。所谓的非赢利机构改革就是个空话。2000年的时候,所有的公立医院一夜间变成了非营利机构,但是基本是个名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可是,还有很多没有事业单位身份的人还在往里挤,因为只有事业单位最安全,只有事业单位最有保障。躲在事业单位的龟壳里,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农民呢,也只一条心的往城市挤,有个户口,有个身份今后的生活就好了。中国的国企人员越来越臃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可是,他们有没有想到,这样的体制是很不公平的?世界发达国家无不是所有国民一律平等?不管你在哪里就业,不管你在城市还是农村,你都能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因为你是国家的公民,因为你也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你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去乞讨那个权利的保护,也不是尽力的往权利集团中挤。 

    我和外国人谈起了中国农村养老的缺失,农民老了没有养老金,现在仅有不到100元/月的所谓养老,外国人都感到很惊讶,100人民币怎么生活?算欧元才10个欧元。他们不是应该进城市,当城市户口,而是应该知道他们自己应该也是个中国公民,应该必须享受和城市人同样的待遇。 

    他们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个意识,没有那个概念,没有那个需求。 

    现在不但是农民,就连曾经的外企白领都希望到事业单位的龟壳里找到躲避风雨的港湾。中国人难道就没有一丁点社会观念吗?难道就没有一点改革社会的意识吗?难道中国2000年的封建制度已经把人锻炼成了胆小的麻雀吗? 

    中国社会进步很慢,还是在于中国社会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太奴性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改变现状,改变现状不是说往那龟壳里挤,而是建立全社会的安全网。我不躲在你的权利下寻求庇护,而是我要求我应该得到的权利。 

    要是说中国没有经济能力这样做,也太冤枉了,谁不知道中国拿财政去补贴国有企业了。制度问题吗?制度是什么?制度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你连博弈的勇气都没有,制度怎么会去公平呢?如果美国当年任凭英国的压榨,如果美国是个奴才,如果美国也躲在英国的“事业单位”的龟壳中,那么世界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就不可能有制度创新。 

    一个国家的进步,其实反应的是这个国民的素质。林肯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中国有奴才样的国民,当然就有不公正的政府。 

    文化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制度形成,制度反过来又影响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