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日期间,日本死活攻不破的三个省,专家:小鬼子没那个本事
userphoto

2022.09.04 上海

关注

抗战时期我国有许多地方被日军侵占,但唯独有3个省份,日军即使拼命也始终无法攻破,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

对此,专家一语道破真相:不是日军不想,而是日军根本没有那个本事!

首先,日军始终攻占不了的第一个省份,就是湖南。

按理来说,以湖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首当其冲会遭到日寇的觊觎。

可事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从全面抗战正式开始到结束。整整八年的时间,日军分派出大批兵力进攻湖南,是抗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可他们却从未成功占领湖南。

其中的一大原因,便是湖南的水文地貌极其复杂。此多山多水,丘陵盘错,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寇的机械化部队在此处难以施展拳脚。

在抗日战争前期,湖南浏阳河一带的老百姓们便自发地组织起来,将自己的庄稼地灌满了水,让日寇的装甲部队无法通过,极大地延缓了战争的形势。

湘军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便已踏上战场,是淞沪会战的绝对主力。在战斗正式开始前,湘军子弟们总会习惯性地互道一声“来生再见”,接着就义无反顾地为国捐躯。

淞沪会战几乎打空了湘军的所有兵力,失去编制番号、幸存下来的湘军子弟们,加入了回防湖南的其他地方军,继续为守卫家乡而战。

武汉沦陷后,湖南便成了华中战场抗击日寇的第一线。在长沙、常德、湘西、衡阳等地先后爆发了七次重大会战,歼灭日寇数量是整个抗日战争的一半以上。

在这些战役中,衡阳保卫战可谓是最惨烈的一战,血腥程度震惊中外。

1944年,我军以1.7万人的兵力独守衡阳,日寇以6倍以我方的兵力,10万大军兵临城下,狂妄宣称将在一天之内占领衡阳。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攻防战。可湖南汉子的血性在此刻被激发了出来,没有一人提出要撤退,誓死守卫自己的家乡。

日寇在步炮空部队的三方协同作战下,对衡阳城内展开了连番轰炸。我军将士依托战壕工事,优先剿灭敌方软目标,利用高度优势将日军先头部队变成了活靶子,抵挡住了前期攻势。

第一次攻城失败,日寇恼羞成怒,居然动用毒气弹进行攻击,并乘着夜色发动偷袭,悄悄潜入了衡阳城中。

尽管劣势如此巨大,我军上下依旧死战不退,硬生生顶着毒气的侵扰,与数倍于自身的敌方展开白刃战。双方皆展开了阶梯式冲锋,厮杀声地动山摇,阵地中尸体无数。

这场看似一触即溃的保卫战,坚持了整整47天,在湘军将士们的勠力同心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军战至最后只剩下了1600人,且大多都已负伤,取得了杀伤敌军7万余人的耀眼战果,战损比高达一比五。

这一战,是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日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西方军事学家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日军进攻衡阳保卫战的惨败,直接促使当时的首相下台谢罪。至此,被打怕了的日寇再也不敢大举进犯湖南,这个省份如同定海神针般,就此成了我军位于前线的“大后方”。

而接下来日军始终无法攻占的第二个省份,便是陕西。

如果说日寇没能占领湖南是因为“打不下”,那么陕西能够坚守如此之久,就是因为他们“不敢打”。

陕西不仅有着革命圣地延安,更是八路军最重要的军事重地,甚至还存在着一众顶尖军事学院,源源不断地为抗日前线输送着人才。

按理来说,陕西是日寇眼中最痛恨的省份,他们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个“眼中钉”拔除。可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侵略者始终未敢向陕西派出一兵一卒。

与湖南一样,陕西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敌人望而生怯,黄土高坡纵横交错,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进入,即使他们真的有这个胆量,星罗棋布的地堡、壕沟等军事设施,也够他们喝上一壶。

还有一大重要原因,便是山西抗日力量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日寇想要进犯陕西,势必要先完全掌控山西,可他们始终未曾做到过这一点。

老蒋曾经指示过下属:自己最害怕的事,莫过于日寇通过陕西直接抵进四川。因此,国军在山西派出了大量兵力,目的便是拱卫陕西。

在太原会战结束后,八路军在山西各地不断地对日寇展开袭扰。

即使恼羞成怒的日军发动过多次扫荡行动,却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更加激起了山西老百姓抗日的决心。

日寇在山西寸步难行,还先后遭遇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的重大失利,根本抽不出身染指陕西,极大地缓和了西北地区压力。

如果日军真的胆敢不惜一切代价,出动大军进犯陕西,局势便会瞬间倒向我军有利的一方,位于山西的部队会立刻转守为攻,配合陕西方面两面夹击,彻底歼灭日寇位于华北地区的有生力量。

还有一点原因,便是进攻陕西不符合日寇的宏观战略。一直以来,丧心病狂的日寇奉行“以战养战”政策,靠着不断掠夺我国利益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

为了这个目标,日军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此时的日寇有心无力,根本分派不出多余的兵力进攻陕西。

更何况,陕西拥有着其他省份难以比拟的防御优势。作为十三朝古都,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日军如果胆敢进攻,势必会被卷入泥潭之中。

而且,此处作为我军大后方,不仅战略物资储备十分丰富,战略意义更是极为重大。

日寇心里很清楚,一旦对陕西挑起战争,势必会遭到我军的猛烈反扑,这将意味着最终大决战的开启,此时抗战形势已经进入相持阶段,他们早已没有了战争刚刚开始时“三个月灭亡我国”的嚣张气焰。

此举会大量消耗日军残存兵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战局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日寇偏要攻打陕西,那么我军抗战胜利的时间或许就会提前了。

而最后日军无法攻陷的第三个地方,就是重庆。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成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大后方。

重庆的意义极其重大,作为名副其实的战时首都,老蒋安排在此的部队都是嫡系中央军。

1938年武汉战役结束后,华中、华南除了零星抵抗外,大部分地区已落入敌方之手。日寇总司令部决定对我国大后方城市展开轰炸,重庆正是重点目标之一。

为了攻下重庆,日本空军曾对城区发动200余次空袭,即使造成了严重的伤亡,这座城市也从未失守,究其原因,在于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

素有“山城”之称的重庆,地势蜿蜒陡峭,导致日寇根本没办法出动大规模的陆军进犯,摩托车、坦克等等现代化地面器械根本开不进来,这也是为什么日寇只能发动空袭的原因。

日本长达6年的轰炸,造成了将近3万名无辜百姓的伤亡,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城重庆却从未被攻破,让全世界为之震颤!

重庆军民从未屈服于日寇,不但一步不退,甚至主动出击,在拱卫重庆的石牌要塞,与敌人爆发了二战中最大规模的白刃战!

日本陆军的作战经验来源于日俄战争,他们的刺刀曾让俄国人头疼不已,连美国大兵见了都不敢硬碰硬,白刃战能力堪称世界第一,却在石牌保卫战中被我军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镇守重庆的部队决定主动迎敌,前往三峡水域,支援鄂西战役,誓要将强敌拒之门外。

在抵达石牌要塞时,我军第11师、18师与日寇先头部队迎面相撞,双方当即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战斗持续了整整3天,期间两军从未停火,我军部分枪炮甚至因为过热而炸膛,足以见此战炮火密集程度。

战斗爆发的第三日下午,两军阵线交织在一起,双方的炮弹库存都已经打空了,我军将士直接拔出大刀,怒吼着冲出壕沟,向侵略者冲去。

这场白刃战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我军与日寇反复拼杀,一座山头往往会争夺数十次,双方部队扭打在一起,为了不误伤友军没人敢开枪,这一战极其惨烈,打得日月无光,鲜血流满了整个石牌要塞。

中国军队前赴后继,用大刀与生命硬生生地撕开了日寇的防线,日军最终因承受不住压力,仓皇逃走。

此战我军用伤亡1万余人为代价,歼灭敌军近3万人,取得振奋人心的大胜!

自此之后,日寇只要看见我军将士背着大刀,就会下意识地想起石牌要塞包围战,不自觉地两腿发抖,战意全无,也就很少有日军敢于正面进攻重庆。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地面部队也未能抵近重庆,作为我国最后的大后方,这座山城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为我军留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对最后的战略反攻阶段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为什么说广西是战斗力最强的省?
【历史】抗战70周年:日本鬼子为什么在湖南投降?
抗日战争14年,中国8个省日军从未占领过,3个省让日军闻风丧胆
1944年,在湖南衡阳,爆发了著名的中日...
湘军在甲午战争以弱战强重创日寇,令李鸿章及淮军众多逃将羞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