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观科技金融读者群D4分享- 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偌大的世界中,由近而远形成自己的小世界,获得小确幸,与他人、自然和世界建立更多联系,探索生命更多可能,这样,也就获得更多乐趣了”。

另外,我们的读书群已经坚持了四天了。想要加入的朋友可以添加好友(centralbankobserve,注明加入学习小组)

1.自由—出路—节操—进化 (来自Tory Lee


自由的前提是自律,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得时代氛围发生转变,尤其是在邓小平92年南巡之后社会大环境更宽容。时代氛围的包容性使得人有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这些一步步推动着我们走向个人自由。

变化意味着出路和机会,我国几千年来的考试制度就说明了获取知识是找到自己人生出路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成功道路不止一条,当我们在某一个领域出现偏移时,我们不妨学学老罗的思维:换一个方向,也许就是进步。

记得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记载了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我想去改变世界,可后来我发现我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我可以先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然后影响身边的人,根据信息层级传播理论,身边的人又会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经过无穷层级的传播影响世界也未可知。作为一个用知识来创造财富的创业者,他把知识当成一种服务,永远对时间充满着焦虑感,并用勇猛、精进的精神去拥抱社会新趋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断探求知识的新边界,这种精神有无穷的力量。

时代的进步会导致商业模式的进化,老罗提出的“知识付费内容”模式特别有意义,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铺天盖地的广告,同时可以让消费者有针对性地学习感兴趣的内容,而愿意为知识付出成本的消费者无疑是“高含金量”消费者。

碎碎念:

知识的路途永无止境,无论对待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应该有一种严谨的态度,同时不要加入任何战派,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发现任何理论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反而是进入了一种“猜想式状态”。我们必须理解社会趋势,热情拥抱新生事物,随着社会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要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同时拥有一种“Don’t judge me”甚至是“Don’t judge anybody”的心态,在习得性进化中不断进步。

2.笔记(来自Jane)


要点:

勇气是特定情况下的运气,运气是特定情况下的不得不。战略都是成功之后才总结出来的运气。

电视节目的价值集中在个人身上。

时代气氛的变化,就是个人的自由,可能性不断出现。选择变得多元,个人不断地变得自由,谁也不敢说一定比谁过得好。

驱动力

读大学学知识是为了积攒财富,但是哲学杜兰特给了知识的魅力。

创业像小老鼠穿迷宫,一步一步地,但是总看不到终极的真相。

创业浪潮2014-2015年,12年的时候创业者不是出于主动,而是不得已。

很多人说创业是不确定的,但是基于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否能做成这事。人是世界上最靠谱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资本。

所有价格只要是市场定价,都是市场博弈的一个均衡点。网红正在成为商业的入口,怎么把商业的流量从网红身上实现。

做生意的人的人格是给市场释放确定性。

喜欢是大家点赞,尊重是即使别人不喜欢你也要认真地反驳你。

做生意的本质都是信用。

40岁是一个中点,向死而生,你对时间的感知不一样了。

商业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永远没有终极。

创业做生意有进度条,估值市值营销等会告诉你进度,像游戏,做好了就长血,做差了就掉血。

不犯懒 不犯浑 不犯倔。

由近及远来构建自己的世界。有能力做改造自己身边的事。

历代大师都是高雅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切内容本质上都是社交。

把灵魂和自我的升级作为自己的工作。

不主动 不拒绝  不负责 。

生意人的聪明在于认知层次比你高一个维度。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寻找提升认知的可能。

心得:

当一些人站在反罗振宇的一边的时候,慢慢地发现自己没能像罗振宇那样每天早上的语音坚持播报而渐渐累了疲了倦了,而罗振宇还是像以前那样死磕自己。这好像印证了那句老话,只要我活得比你长就赢了。

十三邀,让罗振宇从主持人变为被采访者,成了另外一种主角。第一期许知远采访他,一个是当时唤醒许多忧伤年轻人的精神领袖,一个是前不久引领脱口秀和自媒体潮流的前央视员工。许知远会“勾引”他说出一些故事,虽然大多数都是罗胖在诉说,还是像罗辑思维一样地介绍一个人介绍一个团队介绍他的事业,评论过去现在未来,评论文化商业等,但是许知远会提出一些问题,让这些叙述更加深入,让我们更能抵达他的内心。

有人批判罗辑思维是二手知识,但是他说所有的知识都是迭代发生的,没有哪个原著不是结合了他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汇总得来的?他说他在为大家打开纯粹知识的大门,这就是趣味所在,是知识趣味化,而不是知识实用化。这是知识的魅力,“只需要站在门口进行一次赞叹就把人吸引进去了。”这是他最自豪的事情。

想起以前看过一期罗辑思维,讲的是某个数学家奇特的一生,要是看传记,我估计读到数学家还在读书就可能放下了或者可能因为其他事情不读了,但是听了那期罗辑思维,我虽然饿了但是还是想一直听下去,听听这个数学家奇特的一生,包括他怎么进入数学这个世界,怎么提出问题猜想,解决推理,后来计算草稿又被搞丢了,他重新开始计算,然后他的生活,他的爱情,他的不幸早逝等。可能是人们都喜欢听故事,我听了之后竟然对微积分感兴趣了,大学学的微积分似乎有趣了。

就像有人说,找工作最重要的是找上司,然后是行业和工作单位。一个愿意为你打开知识的大门,引导你去探索更多可能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体验生命,感悟生活。每一段经历都是有价值的,不管它给你带来了运气和欢乐,还是它让你倒霉让你受挫。罗振宇说他们那个时代就是要靠读书多学点东西,知识不是精神食粮,而是真的为了积攒财富,考上大学离开办事找关系的小城市,去更加公平和竞争的大城市。其实每个环境都有好的坏的方面,我们觉得这儿不好,就要努力去更好的地方。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如果不能适应,就离开,只要你有离开的能力。在今天许多体制内人员辞职的环境下,有很多体制内的人也羡慕嫉妒恨,但是有多少人具备跳出体制的勇气和能力。

未来的风险在于未知,但这也是精彩之处。罗振宇40岁创业,他说这像生命的中点,如果活80岁的话,40岁是一个节点。40岁之后的日子会比以前缩短,过一天少一天,所以他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和生命。我们也在奔三奔四的路上越走越快,如果能有这种向死而生的紧迫感,也许会有更多积累。

每个个体有生命的结束,但整个人类、自然、宇宙世界的发展进程不会停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偌大的世界中,由近而远形成自己的小世界,获得小确幸,与他人、自然和世界建立更多联系,探索生命更多可能,这样,也就获得更多乐趣了。


3.道德自信(来自婷婷)


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朋友转发来自逻辑思维公众号的文章,慢慢对逻辑思维有了耳闻,却从没有用心的想去了解罗胖,以为不过又是一碗鸡汤,贩卖着情怀的人罢了。

而看完罗辑思维十三邀第一期,听完许知远与罗胖的对话我觉得受益匪浅,两个小时没有白花,建议大家可以一看。

罗胖提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需要社交,阅读,观赏电影,与人打交道其本质都是在社交。对于这一观点,我深表赞同。看完这个视频,像和罗胖对话了一次。他的许多观点确实能够给予我们的心灵力量。

从一个三线小城市离开家乡,外地求学在外“闯码头”,到创办罗辑思维。年轻时经历过贫穷绝望,到现在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罗胖坚持着努力工作,给自己设定一个个目标,然后完成,实现财务自由之后,罗胖认为要不断提升自己。贯穿着他的是死磕精神。财务自由之前,他死磕着自己的一个个目标,财务自由之后,他死磕着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

他称自己为生意人,做知识服务,并以此为豪。他认为,专注自己,对自己,对亲人,对同事负责,这便是幸福人生。与此同时,坚持道德自信。我想这也是他真正具备吸引力的原因吧,吻合大众的价值观,坚定,勇猛,精进,自信强大,追求美好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文荐读 | 罗增儒:数学教育视角下的三个世界和四种数学形态
接纳是份修为,接纳是份对生命的责任,接纳让我们获得自由
每个人都应该活在趋势中
我眼中的知识体系
魔鬼数学:揭示混沌的世界表象之下隐藏的数学思维之美
【2017-01-01】罗辑思维“得道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