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腾讯刷新

作者:看懂君

题记:领导者必须同时看到外部的机会和内部的能力与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联系,并在这些洞察变得众所周知之前率先反应,抢占先机。——萨提亚·纳德拉(微软CEO)

  ◆  

一、云的“从上到下”

对于微软公司的员工们来说,2018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值得铭记。彼时,微软的市值超越了老对手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微软的“王者归来”,堪称商业史上的经典传奇,2014年2月,萨提亚·纳德拉出任微软CEO,在此后的几年,微软成功转向,在业务营收上,公司大幅减弱了对Windows产品的依赖,逐渐成为云计算市场最有竞争力的领先者。纳德拉的管理,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而微软成功的转型,也给了今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以深刻的启示。

象也能转身,关键是找到方法。

在纳德拉众多的关注者中,也包括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 CSIG)的总裁汤道生。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推进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汤道生成为了整合后腾讯所有To B业务部门的“老大”。这次架构调整对于腾讯来说有深刻的含义,这家以QQ和游戏起家的互联网巨头,在消费互联网之后,正在开辟产业互联网的第二战场。

2013年11月,马化腾发表“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的主题演讲,首次提出了 “互联网+”的主张,开启了腾讯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关注。三年之后的2016年,马化腾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的第一要素就是云。

云的逻辑简单而令人信服。它的出现,让全社会的IT服务和能力能够迅速积累、聚合和分享,在云端,企业既输出自身能力,也能使用他人服务,从而成为了整个未来互联网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腾讯云被寄予厚望。在腾讯2018年财报中,公司开门见山的指出,“腾讯云是我们智慧产业解决方案的基础”。

但是在腾讯的面前,横亘着阿里云这样的强劲对手,后者占据了中国云计算市场43%的份额,阿里对云计算的投入始于2009年,在早年研发阶段,阿里曾每年投入10亿元巨资,从2014年公布云计算营收开始,阿里云的收入曾连续12个季度翻番,与阿里竞争曾被看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8年阿里云的收入已经达到213.6亿元。

腾讯云要如何才能在云计算上立足?

汤道生经常说,CSIG手握两大利器,一个是积累多年的互联网技术,构建在云上的通讯、AI、安全与大数据等核心能力,结合腾讯丰富的内容资源与业务场景,形成强大的平台资源与服务。另一个是C2B战略,基于微信小程序、支付、扫码等服务终端用户的能力,降低了企业连接用户的门槛,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两个世界,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在媒体人雷晓宇广为流传的特写《为什么是他汤道生》中,曾经写到过腾讯云的策略。 用汤道生的话说,如果说AWS和阿里云的模式是从下往上走,那么微软和腾讯云所希望的模式,是从上往下走的。

什么叫从上往下走?

这要从云计算的架构说起。通常来说,云计算分为IaaS、PaaS、SaaS三个层次,翻译成中文叫做“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无论亚马逊还是阿里,他们最强的都是底层的技术,作为行业的开拓者,二者都是先把底层的平台打通,阿里云最早就是将5000台小型服务器连接起来,做成了“飞天”系统,自下而上进行打通,但是作为后来者,就必须差异化。

2011年1月,当纳德拉刚接手微软云业务时,当时分析师估算亚马逊等领先公司的云收入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但这里面并没有微软的影子。那个时候,微软的云服务收入可能只有几百万美元。

纳德拉就认为,要想和亚马逊竞争,就要利用好微软在PC和服务器端已有的优势。同时,微软也要打造自己差异化优势,其中就包括数据处理能力和人工智能。

汤道生也看到了这一点。云计算的竞争,正在从底层架构向需求端迅速转移,用户需要的是跳过复杂技术架构的解决方案,直接能够解决他们的业务问题。而围绕着这个思路,云计算的竞争手段以及云计算厂商本身,都要做巨大的升级。

一位金融行业IT服务外包公司的高层一阵见血的指出,光是技术架构难以体现巨额投入的价值,还需要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业务价值,结合客户的业务转型诉求,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以及解决方案。

说到底,云计算必须要给客户带来价值。

2018年6月,成立三年半的微众银行交出了惊艳的业绩。截至2017年年底,该行总资产817亿元,贷款和垫款总额477亿元,净利润14.48亿元,不良率0.64%。

在2018年最繁忙的一天,这家银行交易笔数峰值达到1.9亿笔;产品可用率达到99.99%;主流产品微粒贷平均贷款金额8000元,73%的贷款总成本小于100元;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超过53%的业务发生在非工作时间;更令人惊叹的是,每一个账户的科技运维成本仅为3.6元/年,不到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

在微众银行看来,这得益于数字时代的互联网技术,特别是腾讯云对微众银行业务的技术支持。在腾讯云的技术支持下,微众银行实现了三个开创:开创了第一家基于完全分布式核心系统架构的银行,开创了基于互联网技术并满足金融合规的安全体系,建设了完全自主可控的银行自用的私有云。


  ◆  

二、腾讯没有To B的基因?

“腾讯没有To B的基因”,畅销书作家、投资人吴军,在点评BAT等头部互联网企业时,对腾讯说了这样一句话。

由于吴军曾在腾讯负责过搜索业务,其本人又在互联网科技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此言一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舆论上为腾讯云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商业领域,基因论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企业是人的组织,论及一个企业,可以谈及它的创始人、资源禀赋和文化,但是说到基因,通常会语焉不详,环境会变,人会变,企业也会变。

企业的战略是目标与能力的匹配,而非似是而非的“基因”论。就拿全球云计算的老大和老二来说,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从西雅图的车库卖书开始了它的商业帝国,微软的比尔·盖茨靠给个人电脑提供DOS系统而一跃而起,他们都从To C服务开始,慢慢做到To B领域。

这其中有必然的逻辑。

20世纪80年代,微软、英特尔和苹果等公司引领的个人计算机革命,让计算在世界各地的家庭和办公场所中得以普及。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客户端/服务器时代,满足了数百万人希望通过网络而不是软盘分享数据的需求。但在一个数据持续急剧增长的时代,维护服务器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服务器的产出收益。云服务提供商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在世界各地投建庞大的数据中心,基于自助式的即买即付模式,弹性扩展或收缩计算能力。然后再以较低的价格租赁给每个用户,这就是云计算的革命。

今天,云计算的浪潮既发生在美国,也开始席卷中国,整个To B服务的巨大机会是任何巨头都不能错过的。

腾讯做云有它自然的商业逻辑。消费互联网的上半场,腾讯积累的内容资源、业务场景、平台生态和海量用户,一定会在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给它的B端用户带来价值。以终为始,在任何商业链条中,不管中间经过多少个环节,创造最终价值的都是C端消费者。

所以在C端用户具有重要优势的腾讯是一定有机会的。

图注:腾讯云全球基础设施

腾讯是可以做To B的。

但是,腾讯To B转型客观上是存在难度的,毕竟企业之前战略资源和组织架构都是基于To C目标而设置的,在人们的印象中,腾讯是一家针对C端用户的互联网企业,社交、游戏、内容是它的立身之本。这也是吴军等人对腾讯To B担心的根源。

以往腾讯各个BG一般以产品为核心来构建组织,现在腾讯需要纳入更多外部B端人才,开始以客户为核心调整组织结构。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腾讯一方面从外界招入大量熟悉产业和政府的人才,来搭建产品交付团队以及销售团队。另一方面,也在推动930这样的内部架构调整,以便在To B战场上更好的展开队形。

汤道生在接受《界面》采访时曾指出认为,在过去,腾讯很多To B的产品散落在不同的事业群,很多团队都会接触到B端客户,客户就给腾讯反馈:能不能集中在一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930调整的初衷。但是,腾讯内部也很清楚,930的架构调整完成,也不意味着内部整合的大功告成。

“从Pony(马化腾)的视角看是放在了一起,但是落到业务条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说,“就拿教育行业来说,腾讯内部做过教育产品部门很多,整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腾讯给出的解决方法简单“粗暴”。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把很多团队聚集到一起,“萝卜白菜也不知道怎么弄,大家先放到一个锅里。但不是乱炖,你要品尝一道菜,我们再搭配组合”。邱跃鹏说,不同行业的诉求不同,大家(各业务)先放在一起,腾讯内部再做资源整合与调整。

在业务架构调整之后,邱跃鹏花了很多时间去跟团队沟通,让更多人理解什么是智慧产业,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伴随着业务的整合,技术的整合也在加快。2019年年初,腾讯在技术委员会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统筹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推动业务在云上整合。

 “合作”正成为腾讯To B的内部基调。930调整后,为了更好支持腾讯云发展,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将IDC(数据中心)与设备采购、供应链管理都转到了CSIG。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TEG总裁卢山在很多场合都表过态,TEG要给CSIG“往死里帮”。

软在确定以云为先的战略时,也曾碰到和腾讯一样的内部整合问题。

萨提亚·纳德拉在他的第一本书《刷新》中,回忆了内部整合的不易,在他刚接手时,整个团队更像一个各自为战的团体。该团体中的每一位领导者,本质上都是其所主持业务的首席执行官。他们独立生存,独立运营,而且大都有着长期形成的习惯。

“为打破僵局,我与STB管理团队中每一个人单独见面,给他们把脉,问他们问题,并倾听他们的想法。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必须达成共识,云为先战略是我们的北极星。

慢慢的,纳德拉注意到一些新的变化,组织架构的调整改变了团队的看法,打破了全力发展云业务的壁垒。为满足企业客户需求,团队开始采取创新行动。

如果说团队整合是一个前提条件,那么To B也意味着服务文化的提升,腾讯也要过这一关。

雷晓宇在上述《为什么是他汤道生》一文的观察颇为中肯:

“腾讯公司和员工虽然被公认为温和如水,但员工内心却多少有着互联网公司领头羊的傲娇,现在,到了必须放下身段,倾听客户需求乃至教训的时候。

事实上,微软CEO纳德拉就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他认为,与客户会面,了解他们已表达和未曾表达的需求,是所有产品创新的关键。在与客户会面时,纳德拉通常还会请其他领导者和工程师一起参加,便于共同学习。

腾讯CSIG的一位副总裁林璟骅,在事业群年会上告诉员工,做TO B业务,出门前就要先把膝盖揣兜里,方便随时掏出来。

2019年1月,李昭出任邮储银行深圳湾支行的行长,除了负责支行日常经营业务之外。科技口出身的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作为对接人,具体落地腾讯公司与邮储银行的战略合作。

“昨天晚上我们图片服务器满了,他搞到下半夜两点多终于搞定。平时周末找他,也都一直在”,李昭对腾讯云的服务印象深刻,他们和腾讯云的客户经理有一个微信群,指派给他的客户经理基本上是24小时服务。

图注:李昭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湾支行行长

纳德拉也要求团队必须秉持“在线即时解决优先”的文化。在纳德拉眼中,运营文化与任何关键技术突破一样重要。为此,微软云曾专门建立了一个Skype群组,其中就包括数十名工程师和面向客户的现场团队,所有这些人都会聚在一起,负责协调和解决任何出现的问题。

成功没有偶然,路径总是相似。

  ◆  

三、给金融机构带来价值

和微软一样,腾讯已经成为云计算急速赶超的巨头。

在腾讯最新公布的2019年Q2季度888.21亿元的收入中,主要分为网络游戏、社交网络增值服务、网络广告与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四个核心组成部分。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至人民币228.88亿元,如果撇除备付金余额的利息收入,该部分同比增长高达57%,已经成为仅次于网络游戏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事实上,在2018年的年度财报中,腾讯就曾首次披露了云计算的全年财务业绩,腾讯云2018年收入达91亿元,这个数字令市场侧目。虽然当年阿里云的收入为213.6亿元,但是后者在云计算上享有巨大的先发优势。目前,腾讯云的营收增速已经超过了阿里云。

现在,邮储银行深圳湾支行的十多个应用挂载在腾讯云上,这其中包括互联网营销、聚合支付、信用卡等业务,而整个邮储银行与腾讯的合作总计有9大类23小项。其中,李昭最看重的是腾讯云的安全服务。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安全的含义已经超越了传统的IT意义上的安全,而进入到了更广泛的运营层面。如果过去提到安全人们就想到“堡垒机”、“防火墙”、“密码”、“U盾”等硬核的安全设备的话,那么今天的网络安全则更多与场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

目前全国黑产从业人员超过百万,整个产值超过1000亿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安全能力已经成为在互联网大海中游泳必备的救生圈。如果不具备的话,连下场参赛的资格都没有。

郭佳楠是腾讯业务安全产品“天御”的产品经理。在他眼中,“天御”的长处一是在大数据AI的能力,二是腾讯对用户的覆盖和对用户的理解,而这正是金融机构所欠缺的。

交易欺诈一直以来就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控风险之一,在传统的交易风控系统中,依靠专家经验通过风控的业务知识和经验,人工方式配置检测规则应对交易欺诈风险。然而,互联网的繁荣催生了广泛的交易线上线下应用场景,金融欺诈产业也因此被大量催生,交易欺诈模式也更加复杂多变。

在和中国银行的合作中,腾讯将机器学习引入来解决依赖专家策略的短板。通过移植互联网反欺诈的经验,利用机器收集到大量异构、多源化的风险信息,再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技术,可以从传统历史数据中量化抽取风险特征模式,建立人工智能反欺诈模型,从而发现欺诈者隐藏的蛛丝马迹。

“现在我们跟腾讯在两地三中心都有联系,就是要确保我们的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是实时更新的”,中行首席科学家郭为民说。

如果说腾讯与中行的合作,让中行减少了资金损失的话,那么与华夏银行的合作,则让后者挖掘出了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腾讯云基于天御反欺诈能力,协助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构建了先进的大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反欺诈模型,通过增加更多纬度形成独特的多维度价值模型,KS值(风控模型评价指标)超过业界平均的20%~30%,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出“好客户”和“坏客户”。

除了信用卡反欺诈外,腾讯也在联合华夏银行打造普惠金融信贷产品。2018年9月,基于天御的风险决策引擎,腾讯天御产品团队帮助华夏银行上线了一整套信贷整体解决方案。贷前阶段,用反欺诈和风控模型做客户准入;贷中阶段,通过在线的数据进行实时资产质量的检测;贷后,通过人工智能语音进行服务或者催收。从2018年9月份至今,累计放款数亿元,为超过两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腾讯云正在获得关键行业重要客户的合约。最新的2019年Q2季报显示,腾讯云在金融领域获得了保险、银行及证券公司的关键合约,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交通银行及海通证券。公开数据显示,腾讯云在金融行业的客户已经达到6000多家,其中还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

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年,腾讯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排名第二,并在全球市场位列前十。腾讯,正在云计算领域刷新人们对它的固有认知,向产业互联网的方向衔枚疾进。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热点热评来看懂!

7大领域资深专家重磅登场

深刻、独到、犀利的新闻解读等你来品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云退休启示录:第一代互联网创始人老去,谁来接棒
互联网创始人如何在艰难时期带领组织前进?
专治大公司病,纳德拉给微软开出什么“药方”?
微软转型:大象跳舞分三步
马云49岁退休,李彦宏为何也在49岁卸掉百度日常管理?
微软赵立威:云中开发 触手可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