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智慧更多来自教育情怀——北京育英学校印象(一)

    一

      北京育英学校,这所从西柏坡走来的近七十年办学历史的名校,让人感到的是浓浓的教育情怀,还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智慧。

      在这里,没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等这样的巨幅标语,甚至连类似的口号也没有。但是,从校园里走过,你又无时不在感受着学校学生才是学校主人这样的理念。他们不是大张旗鼓得去喊口号,而是在扎扎实实得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行动。

            二

         校园里一棵枯朽的老树被大风刮倒了,当工人师傅们要将这棵死去的大树清理出校园的时候,校长却把它留了下来,就放在校园里它曾经站立的地方。然后,让孩子们围绕这棵死去的大树写出自己的感受。

     其中,有个孩子这样写道:前面这棵百年柳树被5月20日的大风刮倒了,它再也不会摇曳枝条与我们欢笑了,我知道它的生命被时间带走了。我在伤感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每天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时间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收获却不同,我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我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好学生。

                                                           ——四年级七班  谢司特

      这段话写的很好,尤其是一个只有四年级的孩子说的,就更难能可贵。但是,令你惊奇的还不是这个,学校把这段话刻在了一块大理石上,这块大理石就放在那棵老树的旁边。

       我见过很多学校刻着名言的大理石,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话被刻在校园的大理石上。这不单是让学生得到认可和鼓励这么简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由我们老师来告诉孩子们珍惜时间,和以这样的方式从一个孩子口中讲出来,并且刻在这里,那种教育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是高明的教育智慧,我相信这种智慧绝对是来自于校长的教育情怀。

     二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事件,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类似这样的教育智慧比比皆是。

     在学校主楼的门厅里,这里一般是学校展示教育口号的地方,却有一块大大的版面挂在那里,内容竟然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的一篇作文——《尊重 尊严》。在这个叫做杜亦森的孩子写的是一个学校的清洁工阿姨的故事,文章表现了一个孩子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学校把这样一篇作文放在这样突出的位置,就是想告诉孩子们,要具有这样的情怀。正像校长于会祥所说:这篇文章让我感动,我感动于育英学子的悲悯、怜悯、同情之心。

      不用学校刻意去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这篇作文展示在这里,我相信每一个从这里走过的孩子,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包括我们的老师领导,从此对那些我们甚至连正眼都没瞧过的,为学校默默服务的看似卑微的劳动者们,都会多一份敬意、多一份尊重,也会维护他们似乎已经被自己遗忘的做人的尊严。进而,学生得到的是一种如何做人的更深层次的教育,我不由为这样的教育智慧拍案叫绝。

      三

     育英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是中有“关心社稷  勇于担当”,如何将这样的目标落到实处?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学校的独具匠心。

     以前在主楼迎门处是悬挂的是学校获得的各类荣誉,大多数学校都这样,这是宣传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阵地。但是,在育英学校,这样醒目重要的位置,却被两块版面代替了。在主楼大门的两边,两块版面上都写着“育英时评”。内容是对国内国际时事的评论,那么,这样的评论是哪位大家的手笔呢?

      我看到的现在的这两篇育英时评,一篇是高一的齐博文,另一篇是高三的李天歌。高一的是结合十九大召开写的时评,高三是对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感想,读来水平都不一般。

     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关心社稷,培养责任担当,无疑是更为有效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明显是学生是学校主人理念的体现。

     四

     育英学校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之高,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当你听到《国学大讲堂》的时候,你是不是首先想到的是老学究来校作报告?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国学大讲堂的主讲人,从四五年级的孩子到高中生都有,你是不是认为有些儿戏,孩子们能够讲得了吗?

      看看他们大讲堂所讲内容的题目:《红楼梦诗词解析》《中国古代陶器》《末代皇帝》《中外礼仪对比》《朱元璋传》等等。我们不是主张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吗?我们不是要求学生要开阔视野吗?这样的平台展示无疑是最大的激励。

     在与学校解说人员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表示了对孩子们能否驾驭这样内容的怀疑。解说员的一句话又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每个孩子背后还有好几个家长呢!我们不否认这些内容里面有家长的贡献,但是,我们再想一想:我们要求家长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时候,是不是家长会感到无从着手。然而,这样的方式不就是家长为学校发展做的最好的贡献吗?

     再想一想,如果家长单纯要告诉孩子这些知识的时候,孩子愿意接受吗?如果是因为孩子想上国学大讲堂,那么,他是不是会主动要求家长帮助他去了解掌握这些东西呢?并且,孩子要讲给他人听,这样掌握的程度不知道比单纯想了解这方面知识的程度要深刻多少。

          这,也是教育智慧,也是教育情怀带来的智慧。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幸福教育匹配最专业的校长
成绩单里的“人”回来了
恩阳区雪山中学举行“家校携手.共育英才”活动
倒下与成长
教育大师级专家的声音和真正教育家的情怀
温和而坚定地站在学生面前 ——读沈丽新《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