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坏事变成好事,有时候只需要改变解释框架

     一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句“好一棵大树”,身边大臣宇文士及赶紧附和,引经据典把这棵树夸到了天上。

    李世民变色道:“我听魏征说要提防花言巧语的佞臣,看样子,应该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吧?”

    如果你是宇文士及,这个场子要怎么圆?说魏征乱讲?说皇上多心?说自己没这意思?

   都不对。

   你应该做的是改变对方的“解释框架”。宇文士及是这么回答的:“臣每天见皇上在朝堂上跟一群直言敢谏的官员议事,甚是辛苦。今天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如果再不顺着您的意思讲几句好听的,那您贵为天子,岂不是太少乐趣了吗?”

    太宗转怒为喜!

    二

   “解释框架”是个什么东西?就是你选择的对一个信息、一件事情的描述方式,这种方式是基于一定情境或者假设之下,我们称其为解释框架。

   花言巧语,可以解释为是迷惑人的,也可以说是为了逗你高兴的。朝堂议事,要直言相谏;但是,在休闲玩耍之时,那就可以顺着哄皇帝高兴。正是因为宇文士及转换了解释框架——由朝堂议事转为娱乐休闲,才化险为夷,也让太宗转怒为喜。

   宇文士及个人品行是非功过如何暂且不论,但是他通过改变解释框架化险为夷的智慧值得学习。

   三

    当老师的,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解释框架和老师是不一样的,要及时让学生回到正确的解释框架上来,避免造成师生对立。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是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会被理解为专门和他过不去。

    比如,小李同学迟到了,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里严肃批评了他。小李很委屈,质问老师:上次小王迟到你为什么那么宽容,只是和他说了一声:‘下次注意啊’!你这分明是不公平。

   四

    老师听了小李同学的话没有生气,给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甲乙两个人都发烧了,去看医生,医生告诉甲,回家多喝点开水捂捂汗就行了;然后,却让乙住院了。为啥?病人乙也问了和你一样的问题。医生的回答是:因为病人乙身体虚弱,不住院是治不好的,而甲则身体强壮。

     小李同学听了,马上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不再争辩了,甚至感觉老师是对自己格外用心关照。因为人家小王同学自觉性比较强,那次是因为特殊原因偶尔迟到;而小李的自律性较差,所以老师才会这样对他严格要求。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老师对自律意识差的孩子付出的格外多,如果说偏爱的话,其实也是偏爱他们,要不,谁愿意惹气生恼啊?

    五

    老师的解释框架中,是把重点放在小李同学身上的毛病,而不是小李这个人。小李同学的解释框架则相反,认为老师厚此薄彼,是专门针对自己,偏袒小王同学。

    如果老师被学生的解释框架牵走了,只是一味地和小李同学辩解小王同学怎样怎样,你又如何如何,势必会起小李的反感,会觉得老师是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是歧视自己。

      由此看来,老师家长还是需要一些教育智慧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从网络等媒体中接触信息量大,懂得比较多,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也在增强,当然,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作为老师,如果固步自封,不经常充电读书学习,那么很有可能会在教育过程中面临诸多尴尬,甚至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给教育事业也会造成损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学生不“怪异”
你可真能装
校园第三篇
昆明卫校女生跳下3楼 自称被同学持钢管围殴
太酷了,美女老师用诗词教大学数学,优秀率全校第一!
爱搞笑爱猎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