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尊敬的李玫瑾教授为什么曾被人攻击谩骂

李玫瑾是谁?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专家,育儿专家,这是我目前比较佩服的育儿专家之一。我经常看她网上的关于育儿的视频,每次都很受启发。

今天我要说的不是她育儿方面的内容,而是想结合她曾经被人骂的经历,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分析某个杀人犯的犯罪心理时,因为触发了大家的敏感神经,引起众怒,被网上很多人攻击谩骂。

李教授当时很委屈,也很痛苦,但是,她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她为什么这么快就能让自己内心恢复平静呢?

这固然与她是学心理的有关,但是,她分享的一些观念,值得每个人去借鉴。

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误解、被他人斥责甚至被骂,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自己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需要。否则,有些人可能就会长时间郁闷,有的会憋出病来。

那一次,对那个杀人犯的犯罪心理的分析,李教授并没有什么错,后来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时攻击她的人,有的在若干年之后也从网上发文向她道歉了。

当时李教授很郁闷,觉得我是为了谁啊?我也是为了这个社会,为大家啊!为什么大家还攻击谩骂我呢?

确实如此,李教授进行犯罪心理研究,就是为了让这个社会能够避免更多犯罪,避免大家被伤害,但是她被误解为替罪犯开脱,这真是冤枉李教授了。

但是,李教授长期以来坚持一个原则:当你和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一定不能先去外面找理由,一定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注意,是先从自身找原因,不是简单自责,搞自我否定(那样的话,也会陷入郁闷不能自拔),而是寻找到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够周到,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李玫瑾教授坚持的这个原则,说起来轻松,但是,做起来很难,因为大多数人的内心会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都强大不到这个程度。也许是因为李教授学心理的缘故,她真的就做到了。

经过对自己的反思,她深刻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分析没有错,但是,自己只是从专业角度研究了犯罪心理,没有注意去照顾到大众心理,因为当时她是在一个电视法制节目上进行分析的,是面对广大群众的。

后来,李教授说:既然自己在电视上有这个话语权,那么对这个权利的使用,就不能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说出大家的想法。自己只顾专业的解读,只是从犯罪心理来与大众交流,这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的群众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自己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反感,这是很正常的。

李教授由此得到了一个教训:与外界发生冲突,只有更多从自身找原因,才能让一个人考虑问题时更加周到,才可能将问题化解。

人心理的痛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只去认识或分析外界的人或物,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会减少很多痛苦,或者能做到不痛苦。发生冲突后,外界的事物,你分析得再正确、再透彻,如果不去认真分析自己,你也解不开内心的那个疙瘩,于是,你就会陷入纠结、郁闷、烦躁中,甚至会变得抑郁了。

这样看来,李教授无疑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心胸宽广,这是需要修炼的,这种修炼,首先是你必须学会如何全面(外界与自身)地去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还要克服那种自我中心主义——凡是不符合我的要求的都是错的。并且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总结出经验教训。

说了这么多,我是要告诉各位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反思自己的问题,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唯有如此,家长才会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前进,孩子也才能在家长的进步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当然,如果我们暂时做不到,也可以理解,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即使像李玫瑾教授这样的心理专家,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之后,才渐渐开始走出来的。

但是,我们始终不要忘记作为家长应该努力的方向。要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感到了痛苦,那一定是家长的问题”。

对了,还有一句: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这些话不大容易让人接受,但是,确实如此,真相就是这样。我们要努力向这个方向靠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犯罪心理教授李玫瑾:很多真相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李玫瑾教授【17】:高材生犯罪的心理解析
这段107分钟的视频,涵盖孩子0~16岁成长的所有难题
李玫瑾教授谈“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方法 ”完整版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今晚“开讲”:面对校园暴力,该不该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主讲的“孩子性格的养成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