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禁止炒作高考成绩,传递给家长什么信息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今年国家加大了对严禁宣传高考成绩的治理力度,并且效果很好,网上很难再见到铺天盖地的对高考状元以及高分学生的宣传。

然而,还是有人无视国家的规定,安徽省某高中违规宣传,政府对这所培养出高考文理双状元的学校进行了处罚,这所学校的校长被处分,五年内不得被评优,连带当地教育局也被通报批评。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国家会下这么大气力来治理学校对高考成绩的宣传呢?对培养出高考状元的学校校长做出这么严厉的处分,会不会太过分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不宣传高考成绩,怎么知道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家长怎么选择学校?

下面,我想就自己掌握的信息,和家长们交流一下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关于高考状元的问题:

在家长的心目中,一所培养了高考状元的学校,一定是很棒的学校。这种执念很普遍,每年高考结束,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高考状元出在哪所学校,如果没有状元,那么,也会关注最高分出在哪所学校?

至于这所学校高中招生掐尖的内幕,以及当年宣传的状元或高分学生后来发展得怎么样了,那就不得而知了,也没有谁去跟踪调查公布。

昨天早晨跑步时,我还和一个跑友交流十几年前一个省状元的现状,得知这个当年被追捧的状元,这么多年来,并没有表现得多么出类拔萃,远没有达到人们对她的期望。

其实,这并非个例。

上海一权威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极少能成为顶尖人才。他们如今大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那些社会上各行各业做出了重大成就的人,一定是在学校里学业成绩突出的吗?

这里也有一个统计:

有关机构对目前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的关系。

以前流行一个第十名现象,也就是说,最终成就最大的,往往不是学习最好的,而是十名左右的学生。这也说明了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单纯学习成绩能够决定的。

那么,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这个理论认为:智力的结构是多元的,各类智力是独立存在的,包括八种不同的智力: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通俗地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类型的智力,学习成绩好的,只是八种智力中的逻辑数理智能比较高,其他方面的智力水平不一定高。同样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其他智力水平不一定就不高。

既然如此,从未来发展来看,一所学校培养出高考状元或者高分学生,并没有多么值得炫耀的,更何况,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本来就智力超群。

比如,一所学校的甲同学相比另一所学校的乙同学,高考高了十几分,甚至二十几分,很难说甲同学就比乙同学将来更成功,或者做出更大贡献,将来就更幸福。

这个道理,那些送过毕业班的老师,如果一直和毕业了的学生还有联系的话,应该是非常清楚的。至少,根据我对自己毕业多年的学生的了解,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家长并不认可我上面的分析,在家长的心目中,分数才是硬道理,有了高分才有了主动权。

但是,高分并非可以压倒一切——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人天生不同,有的人适合做这个,有的人适合做那个,有的人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人有艺术禀赋,而适合读书深造、钻研学术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分享一下教育专家杨东平一个演讲中的部分内容(加粗部分):

我们看到,经常有一些大学的硕士、博士因为写不出论文而走上绝路这种悲剧性的事件。

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我相信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勉为其难——这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是做学术工作的材料,你逼着他们,他们硬撑了那么多年,最后非常痛苦,甚至痛不欲生。

不光在学术领域,在艺术领域也是这样。所以,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去实现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当作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利性的工具。

如果就是为了要一个名校的文凭,这不难做到,却是很不负责任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所要满足的只不过是家长的虚荣心。

学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毋庸置疑,但是,专家的观点,也说出了部分家长和考了高分的孩子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给了我们做家长的一个重要提醒。

总之,国家严禁宣传高考成绩的决策是教育回归正常的重大举措,家长们应该能够理解,并且支持国家的决定。重要的是,通过国家这项举措,家长们应该深入思考家庭教育的问题,到底我们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培养孩子?究竟要树立什么样的育人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校“重金悬赏”!状元争夺如此火爆为哪般?
高考史上排行前两名:一个满分750一个749,当初风光无限现在如何
一声叹息: 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为什么总是成为掩耳盗铃
状元桥上说状元
谁说状元一定选清华北大
2023年高考有状元运星座,哪些星座2023年学业运势旺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