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孝故事新编(上)

第一回:孝感动天
5000年前,有一个叫shùn的帝王,他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氏,所以又叫虞舜。相传他的爸爸是一个瞎子老头,叫做sǒu,舜的妈妈死了之后,他父亲娶了他的继母,继母又生了一个异母弟弟,名字叫象。舜的爸爸妈妈对象很好,所以多次想害死舜:有一次,他们家的谷仓漏水了,瞽叟让舜去修补谷仓仓顶,舜一爬上去,他们就撤掉梯子,在谷仓下纵火,想烧死舜,可是舜很聪明,他手持两个斗笠当降落伞,跳下来逃脱了;还有一次,瞽叟让舜去挖一口井时,等舜挖到地下去的时候,瞽叟和象就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在井里,害死他,还好舜聪明,掘了一条地道逃脱。虽然舜的父亲、继母还有弟弟对舜很坏,但是,舜是君子,有博大的胸怀。事后舜毫不怨恨他们,仍然对父亲恭敬孝顺,对弟弟慈爱、关心。他的这种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就派人帮他,舜在厉山这个地方耕种,天帝派大象替他耕地,派鸟代他chú草。当时的帝王yáo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他;后来,又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当了管理天下的帝王。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弟弟象做了诸侯王。

第二回:戏彩娱亲

25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时期,在楚国有一个著名的隐士,叫老lái子。什么是隐士呢?在古代,有一些读书人,他们有学问,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做官,到农村或山里隐居起来,这些人就被称为隐士。还是说老莱子吧,他不但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著名的孝子。他为了让父母开心,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据说,他养了好几只长得漂亮又叫声悦耳的鸟给父母,让老人家有空的时候去散散步,溜溜鸟,而且,每天都在父母面前逗这些鸟,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他父母听了非常开心,老莱子自己也就非常开心。

由于老莱子很孝顺父母,所以他父母的身体很好,老莱子七十岁的时候,他父母都还健在,算算,至少也快九十岁了。有一天,他父母看着老莱子花白的头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年纪,叹着气说:“儿子都老了,咱们这两个老东西也没几天活头了,离死不远了啊!”说完之后,就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老莱子看了,害怕父母心情不好,就找人定做了一套婴儿的服装自己穿上,这件衣服做的五彩bānlán,非常好看。老莱子穿上,装成小孩子的样子走路、说话、做事,他父母看了之后就非常开心。还有一次,他端了一盆水给父母,一不小心摔倒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就躺在地上,像婴儿一样哇哇地哭,还在地上打着滚撒娇,他父母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去哄他,把他扶起来,一家人非常开心,其乐融融。

就这样,老莱子一直对父母非常孝顺,直到父母去世。他也成为了孝子的模范!

第三回:亲尝汤药

西汉是咱们中国最辉煌的朝代之一,那个时候咱们中国不仅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像飞将军李广,大将霍去病、卫青等,他们在和当时的匈奴的战争中带领士兵,把匈奴兵打得落花流水。西汉时的几个皇帝也非常出色,有非常会用人的汉高祖刘邦,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不过今天,咱们讲的是事母至孝的汉文帝刘恒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皇帝,他的母亲是薄太后。刘恒做了皇帝之后,虽然每天日理万机,批奏折、见大臣、处理各种国家大事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对母亲非常孝顺。

薄太后身体不好,常年生病,一直卧床不起。这让汉文帝非常着急,每天处理完国家大事之后,他都来到母亲的身边,陪着她。还亲自煎汤熬药,更重要的是,每次药熬好了之后,汉文帝都要亲自尝一尝,感觉不烫了才让母亲喝,喝完了之后,他就待在旁边,等母亲睡着了之后才趴在床边睡一会儿,据说,他连续三年伺候母亲,晚上睡觉都没有脱过衣服,随时准备着母亲有需要就立刻照顾她。后来,薄太后的病好了,他自己却累倒了。

汉文帝作为一个皇帝,能够这样孝顺母亲,真的是大家学习的典范!

第四回:卧冰求鲤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王祥,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又给他娶了个后妈。后妈对他很坏,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俗话说“谎话说一万遍就是真理”,慢慢地,他父亲就觉得他很坏,一点也不喜欢他了,还经常打他骂他!

不过王祥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虽然父母对他都不好,他仍然对父母很孝顺,悉心照顾父母的生活。每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王祥都是衣不解带,在病床前照顾他们,而且像汉文帝刘恒一样,每次药煎好以后,都要亲口尝一下烫不烫,苦不苦才给父母喝。有一年冬天,他的后妈身体有些不舒服,同时,也也想再刁难一下王祥,就把王祥叫到床边说:“祥儿啊,伪娘想吃鲤鱼,你看看到外面找两条新鲜的鲤鱼给我吃吧!”王祥说了句“好”就走出了家门。可出了门,王祥就傻眼了,外面刚刚下过大雪,天寒地冻的,到哪里去找新鲜鲤鱼啊!

于是王祥来到了河边,看着结了冰的大河,突然有了个绝好的主意。他走到河中央,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趴在冰上。王祥想:“我用身体的热度把冰融化了,就可以抓到鲤鱼了!”现在咱们看来,王祥真是傻啊,但是他的这种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刚刚卧在冰上不久,两条大鲤鱼就从冰里跳了出来,落在王祥的身边,王祥赶紧抓起鱼跑回家,给后妈做熟了吃。后妈吃了之后,病立刻就好了。

还有一次,他后妈想吃烤麻雀,就对王祥说:“你去给我抓几只麻雀回来给我烤了吃,抓不到就别回来了!”王祥心里这个急啊,我怎么办才能抓到麻雀呢?想着想着,就坐在那里哭了起来。就在这时,有好几十只麻雀主动飞到了王祥的家里,乖乖地让王祥抓。王祥也不忍心伤害他们,就抓了两三只,给母亲烤了吃。

王祥的乡亲们知道了这些事,都被王祥感动了,把他作为孝子的典范!

第五回:芦衣顺母

春秋时期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孔子,他一生收了3000弟子,出名的有72人。今天这个“芦衣顺母”的故事,讲的就是孔子的弟子闵损。闵损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颜渊在师兄弟之中都是因为德行著称。孔子曾经称赞闵损说:“闵损真是个大孝子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事情是这样的。

闵损很小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生病去世了。于是,他的父亲又娶了新的妻子,还生了两个孩子。他的后妈很疼爱自己的两个孩子,对闵损不好,经常虐待他。冬天的时候,她给自己的两个孩子用保暖的棉花做了厚厚的新棉衣,穿上之后又舒服又温暖。但是她给闵损做的棉衣里面放的却不是棉花,而是芦花。什么是芦花呢?就是秋天的时候芦苇的花,这种东西看上去摸上去都很好,但是做衣服根本起不到保暖的作用。有一天,闵损和父亲一起出门,父亲坐在牛车上,闵损在前面牵着牛缰绳。可是天太冷了,闵损一打寒战,绳子掉在了地上,闵损的父亲很生气,拿起赶车的鞭子就把闵损暴打一顿,一边打一边骂:“我给穿着厚厚的新棉衣,给你吃着好吃的,你这么大了竟然连牵个缰绳的小事都做不了,我养你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啊!”。这时候,闵损的衣服被打破了,芦花漏出来,被寒风一吹,四处飘散。他父亲看到这个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受到了后妈的虐待,就对闵损说:“儿子啊,为父对不起你,是我搞错了,我不知道你受了这么多苦!我们现在回家去,我立刻休了这个恶毒的女人,从此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对待你的!”闵损听了父亲的话,连忙跪倒在地,对父亲说:“爸,我虽然受了点苦,但是,您千万不能休了后妈赶他走!现在有后妈在,只有我一个人受苦挨冻,如果后妈走了,就是三个孩子受饿挨冻了啊!您一个人,怎么能照顾三个孩子呢?”父亲听了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他带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后妈讲了,后妈听了之后很惭愧,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连个孩子都不如,就决心改正,从此以后,他对待闵损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闵损在后妈的精心照料下,慢慢成长,后来拜孔子为师,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很有才能的人!

第六回:啮指痛心

上一回咱们说了孔子弟子闵损的故事,今天,再说说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曾参的故事。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中除了“复圣”颜渊之外最著名的人,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宗圣”。

他小的时候,家里也很贫穷,为了帮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小小年纪的他经常要到山上去砍柴回来卖了钱补贴家用。有一天,曾参又去山上砍柴了,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可是曾参的父亲出远门不在家,她的母亲因为不知道如何接待客人,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她母亲想到了母子之间心灵感应的说法,就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血都流出来了。与此同时,在山上砍柴的曾参突然感觉到心脏疼痛,他一想,知道肯定是母亲在家里出了事情呼唤他,赶紧背上砍好的柴火,匆忙跑回家里。一回到家,曾参就跪下问母亲:“儿子不在的时候,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他母亲说:“咱们家里突然有客人来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不知道怎么接待,就咬了手指叫你回来!”曾参说:“母亲放心,我来接待好了!”于是曾参就出去接待客人,按照当时的各种礼节,把客人照顾的很好,客人对曾参很满意,不停地夸奖他。

后来,到曾参16岁的时候,就拜了孔子为师,他认真学习,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第七回:百里负米

今天还是要讲一个孔子弟子的故事。这个弟子叫子路,字子由,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他算是最有名、成就最高的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别说是鸡鸭鱼肉了,就是想吃点米饭之类的简直就是幻想。不过,子路可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他为了让父母能够吃得好一些,自己就去采些野菜、野果之类的充饥,每次都把省下来的米积攒起来,等有空的时候,就从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来给父母吃。

后来,子路跟着孔子学习有了成就,做了大官,那真是风光无限啊:有次他要到南方的楚国去给国王办事,光是随从的马车就有上百辆,随从的人员有几百人。不但如此,子路还储存了几十万斤的粮食,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可惜,这时候他的父母都去世了,所以每当子路坐在柔软舒服的坐垫上,吃着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时,他都会想起自己的父母,留着泪说:“我现在就是再吃野菜,再想给父母从百里外去送米,也是不可能了啊!儿女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能好好地照顾他们,等他他们不在了,说什么也没有用啊!”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就赞扬子路说:“你这样的孩子真是孝子,父母活着的时候你尽力伺候了,去世之后还一直这样的思念,真是值得大家学习啊!”

第八回: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郯子。当然,子可不是他的名字,这是古代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咱们现在“先生”的意思。这个郯子可不是一般人,据说孔子曾经拜他为师请教问题呢。他小的时候,聪明好学,孝顺父母,今天我们就讲一个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

郯子小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得了眼病,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白内障之类的病吧。郯子看到父母每天因为看不清东西而痛苦,就非常着急。他四处寻找名医给父母治病,后来,有个医生给开了个药方,说要用鹿的乳汁来治疗,一方面用鹿的乳汁清洗眼睛,一方面可以喝一点。这可把郯子难住了,到哪里去找鹿的乳汁呢?鹿这种动物跑的快,就是是老虎也难抓住它,猎人也不容易射中它,何况是一个小孩子呢?郯子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跑到一个猎人家里,买了一块鹿皮,改造了一下,披在身上,把自己打扮成小鹿的样子。每天他都跑到山上去,混进鹿群里,偷偷地靠近母鹿,把乳汁吸出来,再吐在罐子里,带回家给父母治病。有一天,郯子又去山上的鹿群里偷鹿的乳汁,这时候,突然跳出来几个猎人,拿着弓箭长矛。鹿群见了猎人,立即四散而逃,可是郯子是假的啊,逃不了,眼看猎人搭弓开箭就要射他了,他急忙一跃而起,站直了身子。猎人们呆住了,还以为是鹿成精了呢!郯子连忙喊:“别射箭,我是人!”猎人们看是个孩子,就问他是怎么回事?郯子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们讲了,他们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就对郯子说:“孩子,你真是个孝子啊!从今以后别这样了,一来危险,二来你弄的那点鹿乳也不够治病的啊。我家里养了一头母鹿,从今天起,你每天到我家来挤鹿乳吧!”郯子感谢了猎人,每天用鹿乳给父母治病,很快,他们的病就好了!郯子孝顺父母的行为也广为传颂!

第九回:怀桔遗亲

三国时期吴国有个著名人物叫陆绩,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但这样,当时的吴国领导人孙策还封他为将军,可以算是文武全才了。今天我们就讲一个陆绩小时候的故事。

陆绩六岁的时候,就因为聪明好学而闻名天下,有一回,当时著名的大军阀袁术为了看看这个小神童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邀请陆绩到他们家做客,并请陆绩吃桔子。那桔子很甜,陆绩自己吃完了以后,又偷偷的拿了两个塞进了怀里。等到要走的时候,陆绩下跪拜别袁术,可是,那两个桔子却从怀里掉了出来。袁术看到了,就和他开玩笑说:“小陆啊,你吃就吃呗,干嘛还偷几个桔子回家呢?这种偷东西的行为可是不太好的啊!”陆绩面不改色心不跳,给袁术施了一礼说:“大人,您这桔子实在是太甜太好吃了,我吃了之后会终身难忘,可是,我家里的母亲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桔子,我这两个桔子,是带回去给母亲吃的啊!我母亲吃了以后,也一定会跟我一样感谢大人的!”袁术听了这个话,大吃一惊,深深地为陆绩的孝心所感动,就对陆绩说:“你回家路途遥远,到了家,这两个桔子也不新鲜了,这样吧,我派人给你快马加鞭多送一些去,以表扬你的孝心!”

于是,陆绩的母亲在几天之后,就品尝到了美味的桔子,陆绩的孝心故事也广为流传。

第十回:埋儿奉母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郭巨。他小的时候,家里面很有钱,后来他父亲去世了,兄弟三人在分家的时候,郭巨觉得自己是老大,所以就把所有财产都平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分文不取,还主动提出自己来养活母亲。

开始的时候,郭巨靠着自己的努力,家里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郭巨挣的钱越来越少,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甚至到了家里人都吃不饱的境地了。当时郭巨有个儿子才三岁,小家伙长得聪明伶俐,非常可爱,郭巨的母亲很喜欢他。为了让孙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郭巨的母亲经常把自己的食物省下来给孩子吃,郭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他就跟老婆商量:“母亲年纪这么大了,也活不了几年了,让她老人家挨饿省下东西给儿子吃,这实在是我们的不孝啊!可是现在挣钱不容易,凭咱们的能力短时间也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最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吃饭的人。母亲最大,如果让他饿死了咱们在别人面前也没脸活了。儿子嘛,还小,咱们也还年轻,没了以后还可以再生。干脆,咱们就把儿子给弄死吧!”

她老婆听了之后,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咆哮着对郭巨说:“放屁!你怎么能杀自己的儿子呢?你干吗不把咱们俩弄死省下粮食?”

郭巨说:“咱俩死了是可以,可是上有老的下有小的让他们怎么活呢?不照样饿死?那咱们岂不更是不忠不孝,对不起祖宗了?你有比我更好的办法吗?“

老婆说:“那也不能杀儿子啊,干脆,到院子里挖个坑把他活埋了吧!“

郭巨说:“这个办法倒是好,也不能让别人看到,毕竟杀人是犯法的啊!“

说完,郭巨就走到院子里,拿起锄头开始挖坑,他老婆抱着孩子在旁边看着。儿子看爹在挖坑娘抱着他哭,就问:“娘,爹为什么挖坑啊!你为什么哭啊?“

老婆说:“爹是给你造房子呢!造好了房子,你就不饿了!“

郭巨使足了力气挖坑,挖着挖着,感觉到锄头碰到了什么硬东西,连忙低下头去看,还真是有个像缸一样的东西,再往下挖,真就挖出了一口缸,缸被一个黄色的盖子盖着,郭巨扫去盖子上的土,看到上面写着几个字:“天赐郭巨,官不得夺,民不得取“!里面是什么呢?郭巨连忙打开盖子,大声惊呼:”老天爷啊,你开眼了!孩子他娘,是黄金啊!是黄金啊!老天爷赐给我们这么多黄金啊!“整整一缸的黄金摆在夫妻面前,老婆说:”孩子啊,这次真的可以盖房子了,你真的可以不饿了啊!“

孝心会感动天,所以郭巨的孝心得到了上天的回报!

第十一回:卖身葬父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董永,他还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只好跟着父亲,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可是,天不如人愿,那时候,正是各地诸侯混战天下纷争的阶段,为了躲避战争,董永的父亲只好带着董永逃难到了南方的湖北一带。父子俩在这里举目无亲,孤苦无依,只好靠着给当地的有钱人打零工勉强度日。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有过几年,董永的父亲得了病,没几天就死了。这可怎么办啊!董永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连埋葬父亲,操办后事的钱都没有,更别提给父亲买块墓地了。

于是有人给董永出主意,卖身到大户人家家里做奴仆,一来可以有钱给父亲办后事,二来也可以勉强活下去。董永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找到了当地最有钱的人,说:“老爷,我父亲去世了,家里穷,没有钱办理后事,您看这样好不好,您发发善心,给我五千钱,我去办理父亲的后事,完事之后我到您家为奴,直到还清这些钱为止!”

有钱人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好,我答应你,不过五千钱不够啊,你还得买块墓地吧,再加五千,一万钱吧!以后每月我给你一百钱工钱,管你吃饭,你还完这些钱之后才可以离开我家!”

董永答应了,拿着钱给父亲办理了后事,从此后,就成为别人的奴仆了。

董永评审不住在主人家,每天都经过槐荫这个地方到主人家去上班。有一天,他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坐在路边哭,董永就过去问:“姑娘,你怎么了?”

姑娘说:“我是逃难到这里,父母都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真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过,我想死了算了!”

董永说:“原来你和我一样都是可怜人啊,我也是父母双亡的人,这样吧,如果你不嫌弃我家里穷,就先住在我家里好了,什么时候你有去处了,再走!”

姑娘说:“你真是个好人啊,反正我也没有去处,你人又这么好,干脆我就嫁给你好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织女!”

董永说:“我叫董永。你叫织女,是会织布吗?”

织女说:“以后你就知道了!”

董永和织女回到家里,两个人看着破破烂烂的房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织女说:“我这里还有点钱,你去买个织布机回来,再买点吃的,咱总要过日子啊!”

从此以后,董永白天去上班,织女在家里织布,她真是个织布高手啊!一个月的时间,织女就织出了三百匹精美的布匹,这些布拿到城里,立刻被抢购一空,卖的钱不但足够还债,还可以买两亩土地的!董永真是高兴啊!两个人就一路有说有笑地往家走,走到槐荫的时候,织女突然不走了,她对董永说:“现在是告诉你真相的时候了!其实我不是人,我是天帝的女儿,因为你卖身葬父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我父亲派我来帮助你,现在,我的人物完成了,该走了!你是一个好人,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了!”

说完,还没等董永说话,就飞了起来,到天上去了!

董永虽然很伤心,但是也没有办法。很快,这个故事被当地人知道了,他们就把这个地方改名叫“孝感”,来纪念这件事!

第十二回:刻木事亲

东汉的时候,在现在的河南省有个人叫丁兰。他幼儿的时候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还好父母给他留下了些财产,让他不至于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可是,即使这样,丁兰的日子也不好过,没人做饭给他吃,没人做衣服给他穿,每当这时,他都会嫉妒羡慕那些有父母疼爱的爱着,他总是想:“如果我的父母健在该多好啊!就会有人疼爱我,就会有兄弟姐妹陪伴我,可惜啊…………”

于是,丁兰就找来两块大圆木,找来斧子凿子等工具,想象着父母的样子,刻成了两尊雕像。丁兰把雕像摆在厅堂上,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对待他们: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要先摆在雕像面前,等一会儿觉得他们吃完了自己才吃。不论大事小事,他都要到雕像面前请示,和他们商量一下之后才做决定。早上出门的时候,要告诉他们自己到哪里去,晚上回来的时候,要汇报今天一天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即使是娶了妻子之后也一直没有改变过。

可是,丁兰的妻子却觉得他的行为举动很奇怪,简直就是个神经病嘛!开始的几年还可以忍受,越到后来,越觉得丈夫的行为不能理解,所以有一天,趁丁兰外出办事的时候,她拿来一根缝衣针,狠狠地刺了几下丁兰母亲的雕像。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雕像被刺的地方竟然流出血来!这可把她吓坏了!难道见鬼了吗?再试试!她又用针刺了几下丁兰父亲的雕像,真是见鬼啊,这个雕像被刺的地方竟然也流血了!这次她可真是吓坏了,连忙跑到屋里多了起来,看都不敢多看一眼雕像!

晚上的时候,丁兰回来了,按照习惯,他先到雕像面前汇报自己一天的事情。这时候他发现,今天父母的雕像竟然在流泪!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急忙跑到屋里把妻子找出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妻子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这可把丁兰气坏了!“你这个女人,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你这是大逆不道忤逆不孝啊!我要你这样的女人干什么啊!你给我滚回娘家去,从此咱们一刀两断,不再有任何关系了!”

说完,丁兰就跑到父母的雕像面前磕头谢罪,第二天,就找来一位教书先生写了一封休书,把妻子休掉了,从此,自己和父母的雕像一起过日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孝与假孝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分类汇编:敬老孝亲篇
第一章 子女启蒙宝典 林渔樵
二十四孝
父母不慈见真孝
盘点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