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有出息的是这种孩子,父母一定要看!
userphoto

2023.05.17 北京

关注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724戳上方蓝字关注

每一代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便会有每一代人不同的人生目标。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335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就是说,天赋予人的禀赋是叫作“性”,遵循天性而行动称为“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就是教化。

可见教育一定是先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家庭教育更是这样。

父母能够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天命,这种孩子一般都会很有出息。

那么,家长应该具体怎样做呢?

01

每一代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标


父母对孩子有所期望,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

尤其中国父母期望更大,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一个中国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十分高的期望。

于是为了培养孩子,让孩子未来能有出息,倾尽全力,事事参谋。

总是以一个长辈和过来人的身份帮你做规划,因为唯恐一步错就步步错。

比如,帮孩子参谋上大学选什么专业一事:

有人说现在学土木工程工作机会最多,可是当孩子毕业成了建筑师。也可能所有房子都建完了;

有的人说当科学家最好,于是让孩子拼命把理工科学得很好,长大以后却发现学文史的很吃香......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世界是会变动的,一方面很可爱,一方面很可怕。可爱的是因为变动,人才会进步;可怕的是人经常因为变动导致压错宝。

父母要明白,每一代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便会有每一代人不同的人生目标。

正是每一代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类才会不断进步。

父母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没有达成,那是父母自己的事情。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个体,长大后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见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代替父母实现未尽理想的工具。

家庭教育一定是顺其自然,不顾孩子的个性,强迫他往你希望的方向走,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权利。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要怎么做”的盲从的产物。

父母的任务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兴趣,向孩子提出建议,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不断灌输你的各种期望。

02

尊重孩子的自然差异性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又考了100分;你看看人家钢琴弹得多好;你看看人家怎样怎样......”

其实,家长们自以为的向上比较,不但无法激起孩子奋起直追的斗志,而且还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

甚至在孩子内心悄悄中下自卑的种子,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中。

比较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孩子本来有机会按自己的特长发展,却因父母的要求而被迫朝一个不擅长的方向较劲。

每一个孩子的体格、身高、体重、智力都不一样,连情绪也不一样,父母为什么勉强孩子与别人一样呢?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

家庭教育首先要承认孩子的自然差异性,把孩子教成不一样的人,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既是符合自然规律,也是符合“天命”的事情。

什么是天命?天就是指自然,自然给每一个人赋予不同的使命。所以很多人后天的反应、发展其实和先天有很大关联。

如果我们不讲天命,还可以用另一个科学理论解释“自然差异性”。

现代科学发现了DNA,DNA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存在于细胞核内,那么有没有两个人的染色体是相同的。

根据科学实验,这种可能几乎没有。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信息天然不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那么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孩子的个别差异一开始就是自然的安排,这种差异性也带来了不同的创造性。

每一个孩子都会对他遇到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反应和思考,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

现在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抹杀孩子的“与众不同”。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多有个性、有潜能的孩子活在大众化的标准里,独特的价值被掩盖。

作为父母,责任是引导孩子,用赏识与信任引导孩子认识和发现自己。

03

帮助孩子找到理想

既然孩子的禀赋各有不同,父母只需要以正常的态度、良好的方式、有效的方法给予适当的启发。

至于孩子将来如何发展,可能有哪些成就,那是孩子自己的福分,父母要顺其自然。

具体如何做呢?

第一、留心观察孩子个性中的闪光点

比如,父母接受孩子的调皮,而不是直接制止和否定,孩子可能会更容易获得自信和快乐。

爱好和兴趣都是后天能培养的,但个性通常难以改变,父母不要试图改变,要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教养方式,接受理解并欣赏孩子的个性。

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和想法,让孩子有选择自己爱好和兴趣的权利,作为父母不能随便强硬干涉。

比如,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父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意见。多问问孩子,多多观察,选择适合孩子个性并感兴趣的内容。

二、包容孩子的尝试和探索

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并不是父母放任不管。

父母要告诉孩子,让他自己去摸索喜欢做的事情,但这个摸索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且在应该做的事情上面,这样的引导才能事半功倍。

这个摸索的过程可能很长,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喜欢或擅长的事,还要经过反复的改变。

摸索的过程也不会都是顺利的,这就要求父母对于孩子要抱有包容的态度,不能在孩子一出现错误或偏差就马上反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成功不能复制,他的人生也不能任由父母安排,只能是他自己来走。

所以,做父母的把应该做的做好,不该管的一定不要多余去管。

就像一颗种子,最终长成什么,结什么果,不要现在做手脚,只需要给它好的环境,足够的阳光、空气和水,未来的成长就一定会不错。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今晚19:00

曾教授秘书李志峰老师&帆书

带你领略易学的风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起有出息,我宁愿让孩子啃老”,这是一代父母和孩子的悲哀
天命之谓性,修道之谓教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没有远见的父母,都有这个“通病”……
父母注意:这5种孩子长大了最有出息!尤其是第3种,太难得!
科学研究发现:这5类孩子长大后最有出息,尤其是第一种!
10年后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9种父母 你不得不承认,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