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父母最应该补的一节课,这样做,孩子受益一生!
userphoto

2024.05.07 北京

关注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4080戳上方蓝字关注

父母应该教导子女养成反省的习惯。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79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俗话说“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父母们都盼望着子女长大有出息。这种期望会一直贯穿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

但是有件事其实比这个更重要,那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貌似都知道关心,但有时候往往就不经意忽略掉了。

把这件事做好,将成为孩子终身的财富。

怎么可以使子女的心理正常?当然这可以说得很多很多,但是我们把它归纳成几点,这样大家比较容易抓住重点。

01

不要羡慕他人

第一点,不要让子女老是羡慕别人。一个人羡慕别人会痛苦一辈子。

你再怎么样,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统,你老羡慕他买房子,老羡慕他买豪车,你羡慕他干什么?

而在生活中,子女看到隔壁的孩子有一架玩具飞机,就吵着也要有一架。

孩子常常抱怨“别人都有,我为什么没有”,要求“别人有,我也要有”。

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多半赶快去买一架以满足子女的需要。

但是也有的父母坚持不买,认为子女不可以养成羡慕别人的坏习惯,更不应该老要和别人比。

为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这样比下去,迟早会比出问题,不如早一点让子女死心不要羡慕别人,也不要同别人比来比去。


可是又有人来说,让孩子觉得样样不如人,是不是会自卑呢?

孩子的心理,是喜欢新的,喜欢自己所没有的,有的孩子自己的玩具已经很多很多,却偏偏要玩别的孩子手中的玩具。

父母再有钱也不可能买尽所有的玩具,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更不可能让子女要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

这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子女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以冲淡子女的羡慕心理,增强他的分享心理,有东西和别人分享,当然不必羡慕别人。

02

不嫉妒他人

羡慕、嫉妒其实是让自己最痛苦的事情。

但是我们经常避免不了,人家有好处是人家的事情,跟你自己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要孩子不嫉妒别人,也许相当困难

父母大概只能教导子女,对别人的特质、财务或运气感到嫉妒,其实并不是问题,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但是嫉妒到想要把他伤害,这就成为心理上的一种问题。

嫉妒别人,不一定要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却能够转换成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的积极性念头。

因为嫉妒而伤害别人,会让别人对自己的自私产生反感,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不嫉妒他人,尝试着去学习他人的优点,或者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欣赏他人的成就,心理就正常了。

03

不说人长短

父母在子女面前批评别人,很容易养成子女说人长短的坏习惯。

最常见到的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批评其他的家人,批评学校的老师;

或者批评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子女耳濡目染,也喜欢在人家背后说人长短。

母亲在子女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同样会使子女觉得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孩子在家里批评老师,说同学或邻居小孩的长短,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应该教导子女,可以批评事情,不要批评人。

某人某事做得不好,不见得某人就样样都不好。

如果对某人真的有异议,最好在适当的时期,以合适的方式当面说明,避免在背后批评人家。

04

时常自省,有过必改

父母应该教导子女养成反省的习惯,把每天所接触到的种种事物,加以归纳整理,并且进一步类推,以寻找更为妥善的处理方法。

这种自省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的。可惜一般父母,只知道教导子女记忆某些事情。

譬如说教孩子识字或者认识某些东西,却很少做深一层的启发,让子女从单纯的记忆提升到对事物的分辨整理和分析。

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拿一些共同的活动来进行分析、比较和检讨,使子女在对谈中学习分析、思考和表达;

逐渐养成子女反省的能力和习惯,并且教导子女有过必改,而不是害怕犯错或者一错再错。

05

乐观进取

心理健康的子女,既然觉得父母喜欢他,他也是一个好孩子,当然觉得很开心。

开心的孩子心情好,就会减少一些防卫性的行为,包括撒谎、闹别扭、惹是生非、畏缩、抗拒、攻击等,因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这时候父母应该特别小心,因为开心的孩子可能耽于逸乐而变成穷开心。

父母的责任,便是将孩子的欢乐心情引导到学习、读书上面,不要让他们一路玩耍、嬉戏下去。

使乐观的子女加上进取的行为,心中充满了希望,不断地求取上进。

06

心理不健康要设法辅导

父母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最大贡献,其实就是培养子女的自信心,对生命充满热爱。但是父母的过分担心,往往使子女失去自信。

自信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所养成的。

自信的孩子,喜欢与人共处,不喜欢一个人躲起来,遇到问题时会热心地去解决,不愿意回避。

但是,父母的过度警告和过分严厉的指责和规定,常常伤害了孩子的自信,这是一般父母不知不觉中伤害自己的子女常见的现象。

父母的态度,应该鼓励重于责备,多让子女勇敢地尝试一些没有安全顾虑或者做好安全防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子女的自信。

如果观察再观察,发现子女的心理有一些不健康,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必须冷静地请教专家,给予适当的辅导。

父母自己辅导当然很好,不过一定要找对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心理不健康,愈早辅导愈好,而且调整过来就会恢复正常,既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没有什么不敢开口请教的忌讳。

健康的心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一个积极、乐观、自信的孩子,才是父母们最应该期望达成的教育成果。保证好心理的健康,才能更有希望地面对未来。

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心理不健康?那是你忽略了这5个素质的培养
曾仕强教授:你可曾有过嫉妒之心?
亲子理财五篇
【教子日记】:我们最应该给孩子的是-----自信
做父母这辈子不是要留给子女多少钱,而是教导子女做好一点就够了
父母如何与成年子女相处(二)转换角色和教养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