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这个处世艺术,人生就顺了!
userphoto

2025.03.10 北京

关注




本专栏是一个曾仕强公众号写作团和粉丝共同打造的专栏,每一篇文章都源自作者的真实经历、独特见解和身边故事——

或许是朋友的一段励志经历,或许是生活中的温暖瞬间,或许是对某个话题的深刻思考……

每一篇文章都承载着他/她们的智慧与故事,希望每篇文章,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路。

本文作者:蓝千帆

曾仕强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曾经说到过:“中庸是恰到好处的效果”。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都因践行中庸之道,收获了美好的人生。

他们,成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在我们的人生前行中,如明灯般给予了我们指引和力量。

中庸之道,是一种珍贵的处世智慧和做人哲学。


1

我们立足在这个社会上,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还是打拼事业,往往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会面临许多不同的环境与场合。

而我们的言行,在这些关系、环境以及场合当中,都会产生或大或少的作用和影响。

妥当的言行举止,可以为我们带来积极的力量和赋能;失策的言行,失策的言行,则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负面后果 。

所以,我们应该秉持中庸之道,让自身言行产生的效果刚刚合适。

曾师所说的中庸之道,其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中庸的“中”实际上是恰到好处的意思。

这说明了,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萌生自己的言行时,需要遵循中庸之道。也就是说,我们在为人处世时,要懂得并践行恰到好处的原则。

中庸之道的另外一层意思,其实就是指“庸”所体现的用有效果。

我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时候,既需要恰到好处,也需要让它产生相应良好的效果。如此综合起来,才是曾师所表达的中庸之道。


2

曾师同样指出,我们所理解的中庸之道,跟所谓的“中间路线”是有区别的。

并不是说,在做任何事情时,只要折中考虑,就是中庸之道了。

恰恰相反,如果折中路线会导致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也理应不属于中庸了。

只有让自己的言行恰到好处地产生效果,让事情恰到好处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让我们的言行、以及我们所做的事情,都衡量在恰到好处的维度上,我们便不会产生过多的过失或失误。

阅读曾师的这个智慧,我的感触是非常深的。

从《易经》的原理去看,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庸之道,更多意义上是存在于阴阳平衡的基点上。

恰到好处,大概就是让我们的为人处世和做人做事,都考虑一个平衡。

所以,当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行进时,多考虑言行、为人处世等的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当我们学会以平衡的姿态,去生活、学习、工作、打拼事业或者追求理想时,它们便更多地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去发展了。

当我们的心灵和情绪,维持在平衡状态下、并实现中庸之道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会因此而收获康健与平和。

生命的厚重、生活的多彩、生机的活力,都会因为恰到好处的效果而生生不息。

这种趋于平衡与平稳的状态,或许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人与命运的幸福奥秘所在。

让我们学会并运用中庸之道,把人生之路过好吧!


作者 | 蓝千帆,本名陈远良,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若今天的文章,对您有所启发,点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经典品读】中庸之德
毛远骏画作欣赏
当代李剑人物油画
画家黄开前山水画欣赏
青年才俊盘虎杰工笔画“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徐裕颂笔下的“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