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要“清明”,感念曾师告诉我的人生大智慧

文/良云化雨

又是一年清明时,翻看教授的《人生是阶段性调整》纪念相册,看着教授的相片,也回忆起了祖父,是那么慈蔼,有心灵相通的感应。

曾师舍弃贵体,归于大道,从未离开。

他化作中华文化升腾的一股灵气,在书里、在网上、在视频里,在人们心里。

一杯苦乐酒

和许多曾学之友一样,是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在大脑中堆积满满,处在自我混沌世界无法前行之时,学习曾师智慧得到启发。

教授没有给我们直接的关怀,但所授之道却直抵心灵,启发心灵,安抚心灵。

教授说,人生就是两杯酒,一杯是甜酒,一杯是苦酒。让我重新认识到人生磨练是必须的功课。

如若甜酒一杯杯的喝完,剩下的就是苦酒;如若刚喝点苦酒,就受不了,又喝甜酒,这样的人生就浑浑噩噩。

只有年轻的时候把苦酒喝完,年纪大了就剩下甜酒了。

苦的东西尝过后,会回甘。不公和不幸其实都是好的,就看自己如何应对。

人生的修行无非就是让自己清明。

为什么会不清明,就是人活着有七情六欲,受到外部的诱惑就是不清不明,不清就是脑袋糊涂,不明就是眼睛模糊。

去祭拜祖先,就能清明了,因为我们跟祖先连线了。

教授还提醒要去扫墓一定要带第二代去,不然你去也是白去的。没有圣贤,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延续。

每个人生都有使命。每个人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都不可能强求,也不必去太在乎别人的意见。

知易行难,曾师用一生的践行,为我们阐述道德的力量,留下来无尽的智慧财富、精神食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修行,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一念五千年

教授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把易经说得通俗易懂。

解除了许多人对易经的种种误解,使易经这个中华文化总源头中蕴含的深厚道理为现代人了解,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

一次次不同的场景,听到教授说,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好的。

从听而不觉,到有所感悟,到心神领会,顿时开悟,才真正理解易经说的,成之者善也,继之者性也。微言大义。

从易经、道德经、论语到姜子牙、郑和、范蠡、曾国藩、胡雪岩、三国人物等等,大量中华民族历史天空中明星,教授一一指明方向,为现代人架起了与之沟通的桥梁。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教授的讲解,就像处在沙漠中,进入了中华文明的大森林,理解中华文化能如此轻松愉快。深深感受到作为现代中国人的幸运。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授汇通中外,连接古今,通达宇宙,让人们体会道就在身边,就在各行各业,各种人生,不同的文化背景里。

行道有所得,就是道德。“赞天地之化育”是人生业务。

遵道贵德,人类才能继续发展,生生不息。

孔子说,无可无不可。教授告诉我们是非分明人际关系不好,是非不分就稀里糊涂。

孔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君子,可是很多人也会以君子的名义行小人之事,也可以小人的名义行君子之事。

区别在于内心的动机,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投机取巧就是小人,持经达变就是君子。

曹操就是要行曹操的计划,刘备就是要做刘备该做的事,关羽他就要表现出义气,他们行使他们的天命,没有说他们一定要怎样,但是他们做的事,后人会联系在一起,再评论忠奸正邪。

历史一再重演,只是场景不同,人物不同。只要有人类,就逃不出易经的道理。

千年一瞬,人生可爱。千年文明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身上,理清思路,还本正源,纪念先人就是找寻自我人生。

一觉了死生

在曾师通达宇宙的学问中熏陶了十余年,就像一股真气,打通了任督二脉,从一个人的一口气到世间的风气变化,都在曾师的学识思想中,慢慢得到觉悟。

十年来天天都在曾师的思想学问中成长。曾师如孔子、老子、观音佛祖化为一身。

近两年来,有胆量去读《黄帝内经》原著,也正得益于在曾师引领下学习了多年的易经,在自我的世界里获得了很大的能量,有信心把中国文化重要代表读下去。

时间消失的越来越快,想做的事并没有减少。人生行百里者半九十,活100岁的话90岁才过半,想想还是很多时间的。

教授说人生最好的结局就是死得心安理得。生前要把死后的事情想清楚,做好自己这辈子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回去。

教授把中华文化对死的态度说得很直接又耐人寻味。

曾经在梦中与教授及师母谋面,教授是那么和霭可亲,笑容满面,可我愚钝木纳,竞然不能把心中的疑惑表达出来,只是不知所措。

2016年,痛失与恩师见面的机会。订好与女儿7月在西安参加有教授讲课的夏令营,可临行前几天,被告知教授无法参加,一再追问下,才知教授生病。

2018年12月2日,和全国许多易友一起,来到罗浮山国学院,参加曾师告别仪式。

现场迸发的情感氛围,恍若眼前,唏嘘不已。

近三年的时间里,也从未停止过学习曾师的各种课程。曾师的声音富有慈爱的感情,没有广大深远的天人智慧,难以达到。

这种智慧归于大道,归于中国人的灵性,不灭而长生。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

学天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中华文化的引领下,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用不完美的人生,成就完美的结局。

END
作者简介:

赖志祥,字良云,学习曾师智慧十余年,体会天地自强厚德,人生不易美好。人生遇一天地之师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仕强:人生就像一杯苦酒,一杯甜酒,看你怎么喝!
《易经》的64个人生智慧!绝对值得收藏!!!
《易经》中的24个人生智慧,7000万人...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 | 国学专家张其成教授在青解读《易经》的智慧
人生非苦酒,岁月成佳酿
读易经怎么读。#人生感悟 #智慧人生 #中华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