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邺城兵变:叛军1小时22分速通汴州,石敬瑭一战封神!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6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在历史上,为了镇压兵变而准备的军队,反而加入叛军背刺朝廷的事不是没有。比如曾经一个戍卒赌博输了钱,心怀不满掀桌子造反,这看上去是一个小事儿,基层军官就能把他压下去,结果一个小事儿导致了更大的兵变,最终让一代枭雄死于非命。

这次兵变就是五代时期的“邺城兵变”,这次兵变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今天就来聊聊话题。

◇ 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名亚子,沙陀族人,晋王李克用之子,五代时后唐皇帝庄宗

这位倒霉的枭雄,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年轻的时候特别能打仗,把朱温的后梁军队打的节节败退,朱温也说:“生子当如李亚子,至如吾儿,豚犬耳!”这李亚子就是李存勖,意思是说跟李存勖一比,自己的儿子猪狗不如。

朱温的眼光还是非常准的,后来李存勖建立了后唐,并攻灭了后梁。当时他打出的口号是“中兴唐朝”,大有荡平天下,一统江山的气魄。

◇ 后唐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可是李存勖有几个致命的毛病,比如喜欢唱戏,宠信伶优,比这个更过分的,是他为人刻薄,猜忌心极重,对于手下将领和士兵,稍有怀疑就杀掉,这让每个人都人心惶惶,不知道第二天屠刀砍向谁。

李存勖这样,皇后刘氏更过分。士兵欠着军饷不发,国内又遭遇旱灾,有人奏请李存勖要不拿出宫里的金银绸缎来发饷赈灾吧。结果刘皇后就跑到李存勖面前哭穷,说宫里就剩几个盆了,把它们给卖了吧。她这一闹,李存勖根本管不住,发饷赈灾的事情也就只能无限期拖延。

就这样,在他的各种骚操作之下,后唐立国才几年就已经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变天的可能。当然,李存勖也隐约感觉到了这点,为此他恢复了唐朝的太监监军制度,想着靠心腹太监监督军队,军队就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来大局何愁不稳?

但局势坏成这样,一点小小的事件就可以导致无法收拾的结局。

◇ 唐朝骑兵

公元926年,邺城的一个士兵皇甫晖夜里跟人赌博输钱了,心生郁闷,而周遭兵士也都垂头丧气,原来他们隶属于魏博军镇,这算是后唐最精锐的边军,按理说应该被养的好好的,但李存勖已经克扣了他们很长时间军饷。既然横竖没有活路,那不如反。皇甫晖一嚷嚷,周围军士群起而响应,拥立当地军事长官赵在礼,邺城兵变爆发。

叛军很快占领并劫掠了邺城,他们这一反,算是戳中了不少人心窝子,皇帝都这个鸟样子,不如我们也反了吧,很快就有两三位将军接连造反。李存勖知晓之后那是一个头两个大,连忙派人先去把邺城的动乱平息下来再说。

本来这群叛军没啥长远的规划,看到朝廷大军来了顿时吓破了胆,赵在礼表示造反是被逼的,实在无奈,一旦免死,肯定改过自新,官军主将也知道天下多事,不如赶紧安抚了再说,也就答应了招抚,但事情坏就坏在太监监军之上。

◇ 宦官监军乃大唐军制传统 图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郭利仕

这太监对李存勖无限忠诚,对叛军无比仇恨,破口大骂要把叛军碎尸万段,还给李存勖打小报告,这么一来,叛军绝无可能投降,反而坚守城池。李存勖一看前线僵持,就让自己的宗室李嗣源带着另一支部队赶到邺城,而且还下命令,绝不宽恕叛军,屠城那是必须的。

当然,李嗣源的部队也带了监军,这监军仗着李存勖撑腰,也是什么昏话都敢说,对那些兵士喊着:你们这些人都该死,等屠了邺城,把你们一个个都给活埋了。

如此一来,士兵们要想活命,唯一的希望就是李嗣源,他们直接跑到李嗣源帐下山呼万岁,希望他带兵和邺城的叛军合兵一处,杀奔洛阳,夺了鸟位,反正李存勖姓李,李嗣源也姓李,凭啥他能当皇帝李嗣源当不得?横竖比这样受监军的鸟气强。

◇ 动画《不良人》中的李嗣源形象

李嗣源一开始根本没想到底下会来这么一出,还哭着跟监军随从说自己绝无反心,要不我就抛下军队自己单独回洛阳找陛下讲理去吧?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的女婿石敬瑭劝住了他:“乱兵在外,你一个人跑回去这不是找死么,现在皇帝都这样子了,不反还等什么?”思索再三,李嗣源终于同意造反,同邺城叛军合兵一处,并派石敬瑭为先锋,迅速渡过黄河,直扑要冲汴州,也就是开封。

李存勖听说李嗣源也反了,非常震惊,自己手下能打的军队要么已经叛乱,要么在出去平叛的路上,自己就算御驾亲征,能带走的军队实在不多,横竖凑够两万五千人,带着这点军队就从洛阳进军汴州,但到中途的时候,手底下的士兵早就对他心怀不满,已经逃散了一大半。而且,他又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震惊!叛军一小时二十二分速通汴州,石敬瑭一战封神!

这么一来就彻底坏菜了,李存勖仰天长叹,说自己彻底完了,收拾残军返回洛阳,点点人数,还没打仗呢,跑的剩一万不到。手底下人看着李存勖如此落魄,纷纷指天发誓,说自己绝不可能反。但这话谁当真谁傻,等一回洛阳,李存勖宠幸的一个伶人眼见他大势已去,唆使近卫军兵变,史称“兴教门之变”。李存勖被弓箭射成重伤,不久就咽了气。一代枭雄,就如此以戏剧性的方式落幕了。

李存勖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算是罕见的,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北宋的欧阳修写《新五代史》的伶官传时,感慨万千,写了个序言,这段序言还是中学语文课的必背篇目。

在文章结尾中,欧阳修写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那意思是李存勖要不是贪图享乐,下场未必那么惨。不过只要仔细一推敲,这结论实在是有些问题,李存勖之所以败亡,绝不是他贪图享乐,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为人刻薄寡恩,而后唐政军体制又放大了这一点,最终这样的性格缺陷弄的后唐上下隔阂,互不信任,这种人有好下场就怪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存勖为何无力镇压魏博兵变?
司马师的危机│562三国时期
泾原兵变, 一次危害不亚于安史之乱的叛变
最惹不起的赌徒:输了就敢煽动杀皇帝!
李存勖的中年危机:一场兵变成就别人,自己却被最宠的伶人要了命
大将替皇帝干完脏事以为自己该升官了,谋士:不赶紧造反命就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